才子佳人 竜鳳再生緣   》 第十五回 為功名英雄苦練 圖美媳太郡進表      陳端生 Chen Duansheng

  卻說熊浩令傢人押轎起身,不多時,徐仰善同妻鬍氏已到,熊浩夫妻迎接入內拜見。茶畢,徐仰善曰:“賢婿喚我夫妻到來,有何事體嚴熊浩說明訪仙立功之事,“煩嶽父母不時到捨,代查帳目,“日後小婿若得寸迸,自當重謝。”徐仰善尚未答言,鬍氏吃驚曰:“賢婿身係武舉,自有正途功名出身,何必尋訪虛妄的神仙?丟下許多傢産,夫妻又無窮的恩愛,且小女身懷六甲,賢婿如何放心遠行?依我主意,還是在傢受享現成的富貴,何必拋妻離子,尋取非份的功名産熊浩曰:“嶽母有所不知,若照科製的功名,實難榮顯。若剿番寇回朝,封妻蔭子,豈不是一勞永逸,顯見大丈夫有驚天動地奇才?”鬍氏曰:“且待與小女相商定奪。”熊浩退出,鬍氏問徐氏曰:“女兒意見若何?”徐氏曰:“此乃榮宗耀祖的正事,女兒衹得任他前去。”熊浩進來,女婢進上酒看,嶽婿母女一齊同飲。徐仰善對熊浩曰:“賢婿既要訪仙學法,須要速回為妙。”熊浩曰:“小婿若遇異人,得些道法,隨即回來,求取功名,焉有耽擱?今已議定,數寸便要起身,再報二位大人知道。”徐仰善應允,夫妻上轎仍回傢中。熊浩即定五日後起程,矚托妻子好生照看傢裏,保養身體,又囑托掌傢傢人守分,凡有出入賬目,須要登記明白,侯我回來查盤有賞;又把傢用出入賬務,交與呂忠執掌,並吩咐小婢,小心侍奉主母。”
  次日,熊浩並少華道傢打扮,飽餐畢,別了衆人,自有許多叮籲。出門上路,免不得饑餐渴飲,夜住曉行;不數日已到武昌城南門外百餘裏,並無客店,就在村間藉宿。問起尋訪仙跡,村人曰:“雖此處有仙寄跡,我等不曾一見,這是難事,勸客官休尋苦辛。”皇甫少華、熊浩曰:“我等虞誠,特來訪道,雖有數月,辦無悔心。”村人曰:“我們好意勸你,你若不信便罷。”熊浩曰:“不是不信你言,實因訪道心切。”是晚飽餐宿歇。次早各備幹糧,往僻處尋訪,莫道有神仙,連行人也斷絶。饑餓吃千糧,夜間即在林中宿歇,不管虎狼蛇蝎,真是郊行野宿,並無悔心。但是一片曠土山林,哪裏去尋訪仙跡?糧盡即往林間再辦,一連訪了七八日,一日尋至中午,忽見前面有一座山,雖不高大,遠遠望見蒼鬆翠竹,清輿可愛。熊浩大喜曰:“連日尋訪,並無山嶺,今日忽有此山,莫非神仙憐我苦心,點化相會麽嚴少華曰:“你看此山景清幽,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必有異人寄跡此間。可速尋訪,必有奇遇。”
  二人踴躍嚮前,衹見半山中來了一位道童,年可十四五歲,頭梳雙譬,身穿水墨道袍,笑臉叫曰:“來者莫非熊舉人、皇甫少華麽嚴二人大驚,嚮前一躬到地曰:“正是,弟子喚熊浩、皇甫少華,望乞教導法術,以便破番,保國安民。”那道童閃過一邊,欠身曰:“二位貴人,休要認錯了。我因伏侍師父,忽命我下山來,說熊舉人、皇甫公子尋訪,可引來相見。我見二位,故來動間,實是傢師吩咐,與我無幹。”熊浩曰:“令師何名?此處是何地名叫童子曰:“此處地名黃鶴山,傢師人稱為黃鶴道長便是。”二人大喜曰:。我等特來訪尋令師,可引我進見。”道童曰:待我引路。”二英雄踴躍同道童上山,迂回麯折,早見一座觀門,院門上懸一匣,寫的“黃鶴樓“三字。從小門進內,見中間白石帝道,兩旁有着奇花異草,猿鶴往來,並不怕人。道童引到殿外,曰:“二位少待通報。”
  二人停了一會,衹見道童出來曰:“傢師有請。”二人整衣同進,轉彎拐角,來到一座樓,一張烏木柴樓梯。二人上樓,樓上金碧交輝,八卦座上,坐的一位老道,蒼顔古貌,鶴發童顔,兩眼炯炯,看着有光,頭戴七星道冠,身披白絞鶴鱉。二人下拜曰:“弟子等不量狂妄,欲求師傅傳授道法,以立功勳。”道人日,。二位請起,難得爾等忠心為國訪道,誓破番國立功,但你們時運未到,在此且訓練弓馬武藝兵書。候番寇該敗,貧道即贈爾寶貝下山,成就你等富貴,但可藉房中琴瑟別調。”按道人知熊浩之妻徐氏之壽不久,雖生子熊起風,後中狀元,奈産後即亡,不能與熊浩相會,故說此話。皇甫少華忙問道:“師父此言,莫非弟子的妻室改嫁他人麽?“道人曰:“孟氏乃貞烈女子,何必多慮。”熊浩疑而間曰:“依此看來,莫非弟子的妻室有失麽嚴道人曰:“非也,天機不可泄漏,久後便知,不必多疑。”二人亦衹得一心學道,並無異志。從此在山用心學習武藝,略閑暇,即講究兵法、道人衹傳二人六甲,趨吉越兇,奇門小術而已。
  自前日山東巡撫冒奏皇甫敬降番,差官奉旨往湖廣捉拿皇甫敬傢眷進京處斬,時劉捷已寫書差傢將墾夜飛報次子劉奎璧。奎璧見書大喜,閤府男女皆知皇甫傢滿門處斬之事。江三嫂一聞此言大驚,忙到曉雲閣密報劉燕玉說:“皇甫傢滿門處斬,誰知你生母陰魂顛倒,托夢叫與少華訂婚,豈不誤了小姐終身大事l“劉燕玉聞言,嚇得癡呆失措,停了一會,垂淚曰:“誰知吾母托夢,誤我終身!“江三嫂勸曰:“小姐不必多慮,且喜此事並無外人知道,日後國丈或是太郡定然與你配下良緣,何必憂傷?“劉燕玉泣曰:“三嫂差矣,奴幼讀詩書,豈不知婦人守一而終?我既奉母命與皇甫郎訂親,雖丈夫不幸滅亡,我不能同死已為不義,自當終身守節不嫁,方盡婦道:“怎肯改嫁負心?但不知孟小姐可能守節乎?”江三嫂駭然曰:“小姐非孟小姐可比,孟小姐乃明嫁正婚,守節易明,你乃私自訂婚,守節實難。國丈問你何事守節,你卻如何回答?”小姐曰:“萬一父親迫嫁,我惟一死,以明全節,斷不作失節之婦。”江三嫂知小姐節烈,恐其自盡,慰曰:“吉人天相,小姐如此節烈,或者天遣皇甫公子知風逃走,日後還有團圓之日。小姐不須挂念,聽天由命罷。”小姐日屍萬一不幸,惟有死而已。”
  光陰似箭,早是元旦,閤府文武官員多來與太郡賀喜。鬧熱數日,已是正月初六日,早飯後太郡與劉奎璧在後堂議論傢務,太郡偶然想起一事,對劉奎璧搖頭曰:“我兒今年已是十七歲,怎麽一些人事不曉得,豈不可笑。”劉奎璧曰:“孩兒何事不諸,請母親說明。。太郡曰:“我是公侯官傢,一嚮衹因你年輕,我係女流,府上從未曾點過花燈,以慶升平。今你年長,不日就是元宵佳節,亦當叫幾名燈匠,買新樣花燈,慶賀鬧熱,顯燭門梯纔是。你竟不思此事,明是不譜人事。”奎璧曰:“駭幾無時不思花燈熱鬧之事,但恐被人恥笑,說是我何等人傢,不自思量,敢點花燈廠太郡不悅曰:“滿朝富貴,半出劉門,我們慶點花燈被人恥笑,未知何人可點鏟奎璧曰:“衹因孩兒尚未定親,恐外人說我無力娶妻,還妥點甚花燈,故恐人談笑。”太郡聞言大怒曰:“吾屢欲與你訂婚,你俱推蒙不許,纍我至今無有媳婦,自覺有槐。我不怪你便好,你還敢說出此言,莫非為娘無力娶媳麽嚴奎璧曰:“非駭兒不娶,奈孩兒立願,若非孟氏為妻,孩兒情願不娶。”太郡尋思,皇甫少華如今滿門已亡,那孟士元乃詩禮之傢,女兒若要改嫁,恐人議論,倘不改嫁,誤了終身大事。我今不若作個好人,奏上朝廷,賜婚孟氏,亦免外議改嫁之羞,又使孩兒歡喜。主意已定,又對奎璧曰:“汝既迷戀孟氏姿色,待我具表與爾姊姊,求朝廷降旨,將孟氏賜兒為妻,孩兒心願若何廣奎璧大喜曰:“若得孟氏為妻,心願已足。但表內不可實言孩兒衹中二箭失臉,衹說兒與少華俱中三箭,駭兒先射,少華後射,孟士元因皇甫敬乃現任官,威風較大,將女兒許配皇甫少華,實為不公,如此啓奏,弦兒方有體面。”
  太郡即令人照奎璧言語,具了表章,另修一書付劉捷,說明求主賜婚事情,可將表章進與皇后,轉求天子賜婚。奎璧即叫傢人劉升,賞了路費,囑曰:“爾可備快馬,墾夜進京,若見國丈,衹說我先中三箭,孟士元敬他現任官威風,將親許配皇甫傢,切不可實言。”劉升領命,隨備快馬包袱,星夜趕路。直至正月盡,那一日早飯後,進了京城,直到劉國丈府,將馬縛住,來見把門人,說明來歷。把門人來見劉捷裹明,劉捷着他迸來。劉升進見劉捷,拜見畢,遂將表書一並呈上曰:“太郡有書表,請國丈一看。”劉捷將表放在案上,衹將書拆開看過,大喜曰:“如此賜婚,方顯國戚的勢力。劉升,你路上辛苦、可到後面飽食安歇,另日奏去。”劉升往後衙而去。劉鍵入內,對吳淑娘說出備細,“你來早可帶表入官,啓請娘娘,下旨賜婚。”吳淑娘應允。
  到了次早,吳淑娘梳妝畢,換了衣裙,執了玉勿,帶了太郡的表章上轎,來到後宮門下轎。把門太監迎見曰:“吳姨娘莫非要見娘娘麽?”吳淑娘曰:“正是,未知聖上可在官?“太監曰:“聖上在朝末回,娘娘現在正官。”吳淑娘步行,來到昭陽官前候旨。把宮門太監進宮奏曰:“啓上娘娘,今有國舅姨娘吳氏在宮門候旨。”劉後大喜。按劉後為人仁孝寬慈,即令宣進。太監出來對吳氏曰:“娘娘有旨宣召。”吳淑娘執勿進宮,至殿上俯伏奏曰:“臣妻吳氏朝見,願娘娘千秋。”皇后曰:“卿平身賜坐。”吳淑娘謝恩,坐在旁邊綉凳,宮女奉送茶來。皇后曰:“姨娘久不進宮,未知傢中母親、兄弟、妹子可好麽?哀傢甚是挂念,奈深宮似海,不能面見父母,未知滿門安樂否嚴吳淑娘奏曰:“仰仗娘娘福庇,國丈太郡壯健,滿門至親俱皆清吉,毋庸聖慮。衹因二國舅尚未定婚,太郡特請娘娘奏主賜婚。”說罷,就從袖內取出表章跪送。太監接表,放在案上,皇后着驚問曰:“太郡好無打算,大哥夫妻遠鎮北邊,二弟年已十七、理當早娶,以便伏侍太郡,因何姻緣未定嚴吳淑娘奏曰:“娘娘看表,便知委麯。”皇后拆表細看,心知二弟三箭必有不全,故孟士元許親皇甫傢,乃曰:“原來禦弟心戀孟氏姿容。但皇甫敬降番,全家罪在不赦,孟士元將女錯配,其女已誤終身。待哀傢奏準賜婚,以定孟氏終身,並滿禦弟癡念。你回見我父,早晚自有佳音。。吳淑娘稱謝辭別,皇后曰:“難得姨娘迸官,待賜宴回去。”吳淑娘謝曰:“多承厚恩,但國丈在府懸望,不敢延停。”皇后曰:“既如此,姨娘且回,改日再進宮走走。”吳淑娘退出,從後宮門上轎回府。劉後將表章藏在袖內,停了一會,內監報曰:“萬歲回宮了。”皇后便執玉勿迎接聖駕,成宗曰:“禦妻平身。”皇后立在旁邊,成宗下擎進宮,皇后朝拜畢,賜坐旁邊。侍女奉茶,各卸下禦服坐定。皇后笑而不語,成宗問曰:“禦妻為甚不言而笑嚴皇后立起欠身曰:“適纔老母在雲南傢中奏事進表,臣妄故此為笑。”成宗曰:“未知太郡所奏何事,禦妻可即奏來。”皇后曰:“請陛下赦罪,臣妄方敢續奏。”成宗曰:“赦卿無罪,衹管奏來。”皇后袖中取出表章,官女呈上御前。成宗接表看過,沉吟一會,微笑對皇后曰:“卿可看此表,乃是誰詞。孟士元乃兵部尚書,總轄文武官,豈不知國文官高,勝過皇甫敬?且爾弟先中三箭,孟士元將姻緣配與皇甫傢,豈不俘禮?至於後射之言,一發謊詞。”
  未知成宗如何發落,下文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宴蟠桃神仙謫世 徵土番英雄立功第二回 皇甫敬威鎮雲省 秦布政賭采朱陳
第三回 蘇大娘乳哺守節 孟士元訂期比箭第四回 劉奎璧貪色誤事 蘇映雪憐纔相思
第五回 蘇映雪夢訂良緣 劉奎璧詭托美意第六回 奎璧使計害忠良 燕玉訂婚放夫婿
第七回 後花園少華逃生 小春庭進喜放火第八回 皇甫敬忿心拷僕 江進喜詭詞復主
第九回 元城侯聽子薦賢 皇甫敬忠君報國第十回 漢元帥過海鏖兵 番軍師隱身擒將
第十一回 彭巡撫冒奏陷忠 尹御史通信保嗣第十二回 全忠義主僕逃生 盡節孝母女侯死
第十三回 念忠良義結芝蘭 全名節假求配偶第十四回 韋勇達拜認母子 熊友鶴尋訪仙師
第十五回 為功名英雄苦練 圖美媳太郡進表第十六回 成宗帝麯意賜婚 祁丞相孽緣強合
第十七回 孟小姐畫圖慰親 劉國舅備聘逞勢第十八回 貞清女男裝逃難 義烈婦代夫報仇
第十九回 蘇映雪行刺技術 劉奎璧奪妻中傷第二十回 孟尚書怒索人命 景夫人喜認義女
第二十一回 成宗主金殿勸和 劉皇后內宮賜妾第二十二回 孟小姐換姓改名 康若山移花接木
第二十三回 風流妾暗羨才郎 慷慨父厚待義女第二十四回 錯中錯二妾求歡 人上人三元及第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