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怕是风流负佳期:西厢记里的世情男女   》 第15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7)      侯虹斌 Hou Hongbin

  张生不仅对崔莺莺的聪明和才艺十分惊喜,对崔莺莺诗里透出来的信息更是激动不已。他的诗只是引玉的那块砖,而她却和诗告诉他,我久已寂寞,只待有情人,向张生发出了"available"(可行)的信号。张生就撞了出去。
  张生这边拽起罗衫准备行,崔莺莺那边已经陪着笑脸儿相迎。两人正要传情,红娘在旁一声:"姐姐,有人,咱家去来,怕夫人嗔着。"结果崔莺莺只好一边频频回头看,一边离开。撂下张生一个人在发呆。他忽听、一声、猛惊,"原来是扑剌剌宿鸟飞腾,颤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这个"玉宇无尘""花阴满庭"的幽静夜晚,忽然被红娘扯回到现实中来,扰得鸡飞狗跳,张生的美梦也破灭了。
  暂时失恋的张生又过了一个无眠之夜,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宁。"灯儿又不明,梦儿又不成;窗儿外淅零零的风儿透疏棂,忒楞楞的纸条儿鸣;枕头儿上孤另,被窝儿里寂静。"微弱的风声、窗纸声,更加衬托出夜的安静与凄清。但张生一点都不心灰;崔莺莺那首应和的情诗,已给了他足够的信心,他只等着终有一天海誓山盟,那些美满恩情,锦片儿姻缘终会定。
  他甚至因此决定:"再不向青琐闼梦儿中寻,则去那碧桃花树儿下等。"一种说法认为,这里用青琐闼来指代莺莺所居,表示张生经过酬韵之后,已知彼此有心,不必再梦魂颠倒地精神恋爱了;而元代有"碧桃花下凤鸾交"之谚,常用来指男女期约,张生只需等在碧桃树下,转向现实的肉体的男女幽会。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青琐闼是汉朝宫门,常用来指朝廷。这就是说张生不再向朝廷觅功名了,情愿与莺莺共度花月佳期。两种意思相去甚远。
  我推测,这里指张生宁愿暂时舍弃功名,转而追求莺莺,似乎更符合文意。
  6、张生百般做作,莺莺卖弄俊俏
  这第一本的题目正名里,就是张君瑞闹道场。可想而知,闹道场是这一本的高潮。所谓的"闹",只是调侃在这场法事中,张生这个局外人比谁都忙。张生已买通了法本,称要趁着崔相国的道场上,花五千钱带一份儿斋,追荐自己的父母。法本帮人帮到底,干脆声称张生是他的亲戚。在夫人和小姐还没来之前,这位先相国的法事倒先让张生拈香了;看来,张生那五千钱用得还真是地方啊。
  张生在佛殿里忙前忙后,一边却"候门不许老僧敲,纱窗外定有红娘报",不愿让老和尚打扰他,猜想红娘一定会在纱窗外报崔莺莺的消息。后面一句被黛玉吟诗时化用为"纱窗也不许红娘报",遭来薛宝钗的白眼,她也不顾了。张生拈香暗中祷告:则愿得红娘休劣,夫人休焦,犬儿休恶!佛啰,早成就了幽期密约。未曾提及崔莺莺本人,实则这种缺席是有深意的,意味着张生自信已夺得了崔莺莺本人的芳心,他需要处理的只是周遭环境和压力。也就是说,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目录第2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1)
第3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2)第4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3)
第5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4)第6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5)
第7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6)第8节:西厢源流:从始乱终弃到爱情轻喜剧(7)
第9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1)第10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2)
第11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3)第12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4)
第13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5)第14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6)
第15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7)第16节: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8)
第17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1)第18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2)
第19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3)第20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4)
第21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5)第22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6)
第23节: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7)第24节: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1)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