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 二刻拍案驚奇   》 捲十五 韓侍郎婢作夫人 顧提控椽居郎署      凌濛初 Ling Mengchu

  詩云:曾聞陰德可回天,古往今來效的然。
  奉勸世人行好事,到頭元是自周全。
  話說湖州府安吉州地浦灘有一居民,傢道貧窘,因欠官糧銀二兩,監禁在獄。傢中衹有一妻,抱着個一周未滿的小兒子度日,別無門路可救。欄中畜養一豬,算計賣與客人,得價還官。因性急銀子要緊,等不得好價,見有人來買,即使成交。婦人傢不認得銀子好歹,是個白晃晃的,說是還得官了。客人既去,拿出來與銀匠熔着錠子。銀匠說:“這是些假銀,要他怎麽?”婦人慌問:“有多少成色在裏頭?”銀匠道:“那裏有半毫銀氣?多是鉛銅錫鐵裝成,見火不得的。”婦人着了忙,拿在手中走回傢來,尋思一回道:“傢中並無所出,止有此豬,指望賣來救夫,今已被人騙去,眼見得丈夫出來不成。這是我不仔細上害了他,心下怎麽過得去?我也不要這性命了!“待尋個自盡,看看小兒子,又不捨得,發個狠道:“罷!罷!索性抱了小冤傢,同赴水而死,也免得牽挂。”急急奔到河邊來,正待攛下去,恰好一個徽州商人立在那裏,見他忙忙投水,一把扯住,問道:“清白後生,為何做此短見勾當?”婦人拭淚答道:“事急無奈,衹圖一死。”因將救夫賣豬,誤收假銀之說,一一告訴。徽商道:“既然如此,與小兒子何幹?“婦人道:“沒爹沒娘,少不得一死,不如同死了幹淨。”徽商惻然道:“所欠官銀幾何?”婦人道:“二兩。”徽商道:“能得多少,壞此三條性命!我下處不遠,快隨我來,我捨銀二兩,與你還官罷。”婦人轉悲作喜,抱了兒子,隨着徽商行去。不上半裏,已到下處。徽商定入房,秤銀二兩出來,遞與婦人道:“銀是足紋,正好還官,不要又被別人騙了。”
  婦人千恩萬謝轉去,央個鄰捨同到縣裏,納了官銀,其夫始得放出監來。到了傢裏問起道:“那得這銀子還官救我?”婦人將前情述了一遍,說道:“若非遇此恩人,不要說你不得出來,我母子兩人已作黃泉之鬼了。”其夫半喜半疑:喜的是得銀解救,全了三命,疑的是婦人傢沒志行,敢怕獨自個一時喉極了,做下了些不伶俐的勾當,方得這項銀子也不可知。不然怎生有此等好人,直如此凄巧?口中不說破他,心生一計道:“要見明白,須得如此如此。”問婦人道:“你可認得那恩人的住處麽?”婦人道:“隨他去秤銀的,怎不認得?”其夫到:“既如此,我與你不可不去謝他一謝。”婦人道:“正該如此。今日安息了,明日同去。”其夫道:“等不得明日,今夜就去。”婦人道:“為何不要白日裏去,到要夜間?”其夫道:“我自有主意,你不要管我!”
  婦人不好拗得,衹得點着燈,同其夫走到徽商下處門首。此時已是黃昏時侯,人多歇息寂靜了。其夫叫婦人扣門,婦人遣:“我是女人,如何叫我黑夜敲人門戶?”其夫道:“我正要黑夜試他的心事。”婦人心下曉得丈夫有疑了,想到一個有恩義的人,到如此猜他,也不當人子!卻是恐怕丈夫生疑,衹得出聲高叫。徽商在睡夢間,聽得是婦人聲音,問道:“你是何人,卻來叫我?”婦人道:“我是前日投水的婦人。因傢恩人大德,救了吾夫出獄,故此特來踵門謝。”看官,你道徽商此時若是個不老成的,聽見一個婦女黑夜尋他,又是施恩過來的,一時動了不良之心,未免說句把倬俏綽趣的話,開出門來撞見其夫,可不是老大一場沒趣,把起初做好事的念頭多弄髒了?不想這個朝奉煞是有正經,聽得婦人說話,便厲聲道:“此我獨臥之所,豈汝婦女傢所當來!況昏夜也不是謝人的時節,但請回步,不必謝了。”其夫聽罷,纔把一天疑心盡多消散。婦人乃答道:“吾夫同在此相謝。”
  徽商聽見其夫同來,衹得披衣下床,要來開門。走得幾步,衹聽得天崩地塌之聲,連門外多震得動,徽商慌了自不必說,夫婦兩人多吃了一驚。徽商忙叫小二掌火來看,衹見一張臥床壓得四腳多折,滿床盡是磚頭泥土。元來那一垛墻走了,一嚮床遮着不覺得,此時偶然坍將下來。若有人在床上,便是銅筋鐵骨也壓死了。徽商看了,伸了舌頭出來,一時縮不進去。就叫小二開門,見了夫婦二人,反謝道:“若非賢夫婦相叫起身,幾乎一命難存!”夫婦兩人看見墻坍床倒,也自大加驚異。道:“此乃恩人洪福齊天,大難得免,莫非恩人陰德之報?“兩相稱謝。徽商婦茶話少時,珍重而別。衹此一件,可見商人二兩銀子,救了母子兩命,到底因他來謝,脫了墻壓之厄,仍舊是自傢救了自傢性命一般,此乃上天巧於報德處。所以古人說:“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小子起初說“到頭元是自周全”,並非誑語。看官每不信,小子而今單表一個周全他人,仍舊周全了自己一段長話,作個正文。有詩為證:有女顔如玉,酬德詎能足?遇彼素心人,清操同秉燭。
  蘭蕙保幽芳,移來貯金屋。
  容臺粉署郎,一朝畀椽屬。
  聖明重義人,報施同轉轂。
  這段話文,出在弘治年間直隸太倉州地方,州中有一個吏典,姓顧名芳。平日迎送官府出域,專在城外一個賣餅的江傢做下處歇腳。那江老兒名溶,是個老實忠厚的人,生意盡好,傢道將就過得。看見顧吏典舉動端方,容儀俊偉,不象個衙門中以下人,私心敬愛他。每遇他到傢,便以“提控”呼之,待如上賓。江傢有個嬤嬤,生得個女兒,名喚愛娘,年方十七歲,容貌非凡。顧吏典傢裏也自有妻子,便與江傢內裏通往來,竟成了一傢骨肉一般。常言道:“一傢飽暖千傢怨,”江老雖不怎的富,別人看見他生意從容,衣食不缺,便傳說了千金。幾百金傢事。有那等眼光淺,心不足的,目中就着不得,不由得不妒忌起來。
  忽一日江老正在傢裏做活,衹見如狼似虎一起捕人,打將進來,喝道:“拿海賊!”把店中傢火打得粉碎。江老出來分辨,衆捕一齊動手,一索子捆倒。江嬤嬤與女兒顧不得羞恥,大傢啼啼哭哭嚷將出來,問道:“是何事端?說個明白。”捕人道:“崇明解到海賊一起,有江溶名字,是個窩傢,還問什麽事端!”江老夫妻與女兒叫起撞天屈來,說道:“自來不曾出外,那裏認得什麽海賊?卻不屈殺了平人!”捕人道:“不管屈不屈,到州裏分辨去,與我們無幹。快些打發我們見官去!”江老是個鄉子裏人,也不曉得盜情利害,也不曉得該怎的打發人差,閤家衹是一味哭。捕人每不見動靜,便發起狠來道:“老兒姦詐,傢裏必有贓物,我們且搜一搜!”衆人不管好歹,打進內裏一齊動手,險些把地皮多掘了轉來,見了細軟便藏匿了。江老夫妻,女兒三口,殺豬也似的叫喊,擂天倒地價哭。捕人每揎拳裸手,耀武揚威。
  正在沒擺布處,衹見一個人踱將進來,喝道:“有我在此,不得無理!”衆人定睛看時,不是別人,卻是州裏顧提控。大傢住手道:“提控來得正好,我們不要粗魯,但憑提控便是。“江老一把扯住提控道:“提控,救我一救!”顧提控問道:“怎的起?”捕人拿牌票出來看,卻是海賊指扳窩傢,巡捕衙裏來拿的。提控道:“賊指的事,多出仇口。此傢良善,明是冤屈。你們為我面上,須要周全一分。”捕人道:“提控在此,誰敢多話?衹要分付我們,一面打點見官便是。”提控即便主張江老支持酒飯魚肉之類,擺了滿桌,任他每狼飧虎咽吃個盡情。又摸出幾兩銀子做差使錢,衆捕人道:“提控分付,我每也不好推辭,也不好較量,權且收着。凡百看提控面上,不難為他便了。”提控道:“列位別無幫襯處,衹求遲帶到一日,等我先見官人替他分訴一番,做個道理,然後投牌,便是列位盛情。”捕人道:“這個當得奉承。”當下江老隨捕人去了,提控轉身安慰他母子道:“此事衹要破費,須有分辨處,不妨大事。”母子啼哭道:“全仗提控搭救則個。”提控道:“且關好店門,安心坐着,我自做道理去。”
  出了店門,進城來,一徑到州前來見捕盜廳官人,道:“顧某有個下處主人江溶,是個良善人戶,今被海賊所扳,想必是仇傢陷害。望乞爺臺為顧某薄面周全則個。”捕官道:“此乃堂上公事,我也不好自專。”提控道:“堂上老爺,顧某自當真明,衹望爺臺這裏帶到時,寬他這一番拷究。”捕官道:“這個當得奉命。”須臾,知州升堂,顧提控覷個堂事空便,跪下稟道:“吏典平日伏侍老爺,並不敢有私情冒稟。今日有個下處主人江溶,被海賊誣扳,吏典熟知他是良善人戶,必是仇傢所陷,故此鬥膽稟明。望老爺天鑒之下,超豁無辜。若是吏典虛言妄真,罪該萬死。”知州道:“盜賊之事,非同小可。你敢是私下受人買矚,替人講解麽?”提控叩頭道:“吏典若有此等情弊,老爺日後必然知道,吏典情願受罪。”知州道:“待我細審,也聽不得你一面之詞。”提控道:“老爺‘細審’二字,便是無辜超生之路了。”復叩一頭,走了下來。想過:“官人方纔說聽不得一面之詞,我想人衆則公,明日約同同衙門幾位朋友,大傢稟一聲,必然聽信。”是日拉請一般的十數個提控到酒館中坐一坐,把前事說了,求衆人明日幫他一說。衆人平日與顧提控多有往來,無有不依的。
  次日,捕人已將江溶解到捕廳,捕廳因顧提控面上,不動刑法,竟送到堂上來。正值知州投文,挨牌唱名。點到江溶名字,顧提控站在旁邊,又跪下來稟道:“這江溶即是小吏典昨日所稟過的,果是良善人戶。中間必有冤情,望老爺詳察。”知州作色道:“你兩次三回替人辨白,莫非受了賄賂,故敢大膽?”提控叩頭道:“老爺當堂明查,若不是小吏典下處主人及有賄賂情弊,打死無怨!”衹見衆吏典多跪下來,惠道:“委是顧某主人,別無情弊,衆吏典敢百口代保。”知州平日也曉得顧芳行徑,是個忠宜小心的人,心下有幾分信他的,說道:“我審時自有道理。”便問江溶:“這夥賊人扳你,你平日曾認得一兩個否?”江老兒頭道:“爺爺,小的若認得一人,死也甘心。”知州道:“他們有人認得你否?”江老兒道:“這個小的雖不知,想來也未必認得小的。”知州道:“這個不難。”喚一個皂隸過來,教他脫下衣服與江溶穿了,扮做了皂隸,卻叫皂隸穿了江溶的衣服,扮做了江溶。分付道:“等強盜執着江溶時,你可替他折證,看他認得認不得。”皂隸依言與江溶更換停當,然後帶出監犯來。
  知州問賊首道:“江溶是你窩傢麽?”賊首道:“爺爺,正是。”知州敲着氣拍,故意問道:“江溶怎麽說?”這個皂隸扮的江溶,假着口氣道:“爺爺,並不幹小人之事。”賊首看着假江溶,那裏曉得不是,一口指着道:“他住在城外,倚着賣餅為名。專一窩着我每贓物,怎生賴得?”皂隸道:“爺爺,冤枉!小的不曾認得他的。”賊首道:“怎生不認得?我們長在你傢吃餅,某處贓若幹,某處贓若幹,多在你傢,難道忘了?”知州明知不是,假意說道:“江溶是窩傢,不必說了,卻是天下有名姓相同。”一手指着真江溶扮皂隸的道:“我這個皂隸,也叫得江溶,敢怕是他麽?”賊首把皂隸一看,那裏認得?連喊道:“爺爺,是賣餅的江溶,不是皂隸的江溶。“知州又手指假江溶道:“這個賣餅的江溶,可是了麽?”賊首道:“正是。”這個知州冷笑一聲,連敲氣拍兩三下,指着賊首道:“你這殺剮不盡的奴才!自做了歹事,又受有買矚,扳陷良善。”賊首連喊道:“這江溶果是窩傢,一些不差,爺爺!”知州喝叫:“掌嘴!”打了十來下,知州道:“還要嘴強!早是我先換過了,試驗虛實,險些兒屈陷平民。這個是我皂隸周纔,你卻認做了江溶,就信口扳殺他,這個扮皂隸的,正是賣餅江溶,你卻又不認得,就說道無幹,可知道你受人買矚來害江溶,元不曾認得江溶的麽!”賊首低頭無語,衹叫:“小的該死!”
  知州叫江溶與皂隸仍舊換過了衣服,取夾棍來,把賊首夾起,要招出買他指扳的人來。賊首是頑皮賴肉,那裏放在心上?任你夫打,衹供稱是因見江溶殷實,指望扳賠贓物是實,別無指使。知州道:“眼見得是江溶仇傢所使,無得可疑。今這奴才死不肯招,若必求其人,他又要信口誣害,反生株連。我衹釋放了江溶,不根究也罷。”江溶叩頭道:“小的也不願曉得害小的的仇人,省得中心不忘,冤冤相結。”知州道:“果然是個忠厚人。”提起筆來,把名字註銷,喝道:“江溶無幹,直趕出去!”當下江溶叩頭不止,皂隸連喝:“快走!”
  江溶如籠中放出飛鳥,歡天喜地出了衙門,衙門裏許多人撮空叫喜,擁住了不放。又虧得顧提控走出來,把幾句話解散開了衆人,一同江溶走回傢來。江老兒一進門,便喚過妻女來道:“快來拜謝恩人!這番若非提控搭救,險些兒相見不成了。”三個人拜做一堆。提控道:“自傢傢裏,應得出力,況且是知州老爺神明做主,與我無幹,快不要如此!”江嬤嬤便問老兒道:“怎麽回來得這樣撇脫,不曾吃虧麽?”江老兒道:“兩處俱仗提控先說過了,並不動一些刑法。天字號一場官司,今沒一些干涉,竟自平淨了。”江嬤嬤千恩萬謝。提控立起身來道:“你們且慢細講,我還要到衙門去謝謝官府去。”當下提控作別自去了。
  江老送了出門,回來對嬤嬤說:“正是閉門傢裏坐,禍從天上來,誰想據此一場飛橫禍,若非提控出力,性命難保。今雖然破費了些東西,幸得太平無事。我每不可忘恩德,怎生酬報得他便好?”嬤嬤道:“我傢傢事嚮來不見怎的,衹好度日,不知那裏動了人眼,被天殺的暗招此非災。前日衆捕人一番擄掠,狼如打劫一般,細軟東西盡被抄紮過了,今日有何重物謝得提控大恩?”江老道:“便是沒東西難處,就湊得些少也當不得數,他也未必肯受,怎麽好?”嬤嬤道:“我到有句話商量,女兒年一十七歲,未曾許人。我們這樣人傢,就許了人,不過是村莊人戶,不若送與他做了妾,扳他做個婦婿,支持門戶,也免得外人欺侮。可不好?”江老道:“此事倒也好,衹不知女兒肯不肯。”嬤嬤道:“提控又青年,他傢大娘子又賢惠,平日極是與我女兒說得來的,敢怕也情願。”遂喚女兒來,把此意說了。女兒道:“此乃爹娘要報恩德,女兒何惜此身?”江老道:“雖然如此,提控是個近道理的人,若與他明說,必是不從。不若你我三人,衹作登門拜謝,以後就留下女兒在彼,他便不好椎辭得。”嬤嬤道:“言之有理。”當下三人計議已定,拿本歷日來看,來日上吉。
  次日起早,把女兒裝扮了,江老夫妻兩個步行,女兒乘着小轎,擡進城中,竟到顧傢來。提控夫妻接了進去,問道:“何事光降?”江老道:“老漢承提控活命之恩,今日同妻女三口登門拜謝。”提控夫妻道:“有何大事,直得如此!且勞煩小娘子過來,一發不當。”江老道:“老漢有一句不知進退的話奉告:老漢前日若是受了非刑,死於獄底,留下妻女,不知人計議已定,拿本歷日來看,來日上吉。
  次日起早,把女兒裝扮了,江老夫妻兩個步行,女兒乘着小轎,擡進城中,竟到顧傢來。提控夫妻接了進去,問道:“何事光降?”江老道:“老漢承提控活命之恩,今日同妻女三口登門拜謝。”提控夫妻道:“有何大事,直得如此!且勞煩小娘子過來,一發不當。”江老道:“老漢有一句不知進退的話奉告:老漢前日若是受了非刑,死於獄底,留下妻女,不知流落到甚處。今幸得提控救命重生,無恩可報。止有小女愛娘,今年正十七歲,與老妻商議,送來與提控娘子鋪床疊被,做個箕帚之妻。提控若不棄嫌粗醜,就此俯留,老漢夫妻終身有托。今日是個吉日,一來到此拜謝,二來特送小女上門。”提控聽罷,正色道:“老丈說哪裏話!顧某若做此事,天地不容。”提控娘子道:“難得老伯伯、幹娘、妹妹一同到此,且請過小飯,有話再說。”提控一面分付廚下襬飯相待。飲酒中間,江老又把前話提起,出位拜提控一拜道:“提控若不受老漢之托,老漢死不瞑目。”提控情知江老心切,暗自想道:“若不權且應承,此老必不肯住,又去別尋事端謝我,反多事了。且依着他言語,我日後自有處置。”飯罷,江老夫妻起身作別,分付女兒留住,道:“他在此伏侍大娘。”愛娘含羞忍淚,應了一聲。提控道:“休要如此說!荊妻且權留小娘子盤桓幾日,自當送還。”江老夫妻也道是他一時門面說話,兩下心照罷了。
  兩口兒去得,提控娘子便請愛娘到裏面自己房裏坐了,又擺出細果茶品請他,分付走使丫鬟鋪設好一間小房,一床被臥。連提控娘子心裏,也衹道提控有意留住的,今夜必然趁好日同宿。他本是個大賢惠不捻酸的人,又平日喜歡着愛娘,故此是件周全停當,衹等提控到晚受用。正是:一朵鮮花好護侍,芳菲衹待賞花時。
  等閑未動東君意,惜處重將帳幕施。
  誰想提控是夜竟到自傢娘子房裏來睡了,不到愛娘處去。提控娘子問道:“你為何不到江小姐那裏去宿?莫要忌我。”提控道:“他傢不幸遭難,我為平日往來,出力救他。今他把女兒謝我,我若貪了女色,是乘人危處,遂我欲心。與那海賊指扳,應捕搶擄肚腸有何兩樣?顧某雖是小小前程,若壞了行止,永遠不言。”提控娘子見他說出咒來,知是真心。便道:“果然如此,也是你的好處。衹是日間何不力辭脫了,反又留在傢中做甚?”提控道:“江老兒是老實人,若我不允女兒之事,他又剜肉做瘡,別尋道路謝我,反為不美。他女兒平日與你相愛,通傢姊妹,留下你處住幾日,這卻無妨。我意欲就此看個中意的人傢子年,替他尋下一鬥親事,成就他終身結果,也是好事。所以一時不辭他去,原非我自傢有意也。”提控娘子道:“如此卻好。”當夜無詞。自此江愛娘衹在顧傢住,提控娘子與他如同親姐妹一般,甚是看待得好。他心中也時常打點提控到他房裏的,怎知道: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直待他年榮貴後,方知今日不為差。
  提控衹如常相處,並不曾起一毫邪念,說一句戲話,連愛娘房裏腳也不邁進去一步。愛娘初時疑惑,後來也不以為怪了提控衙門事多,時常不在傢裏。匆匆過了一月有餘。忽一日得閑在傢中,對娘子道:“江小娘在傢,初意要替他尋個人傢,急切裏湊不着巧。而今一月多了,久留在此,也覺不便。不如備下些禮物,送還他傢。他傢父母必然問起女兒相處情形,他曉得我心事如此,自然不來強我了。”提控娘子道:“說得有理。”當下把此意與江愛娘說明了。就備了六個盒盤,又將出珠花四朵,金耳環一雙,送與江愛娘插戴好,一乘轎着個從人徑送到江老傢用來。江老夫妻接着轎子,曉得是顧傢送女兒回傢,心裏疑道:“為何叫他獨自個歸來?”問道:“提控在傢麽?”從人道:“提控不得工夫來,多多拜上阿爹,這幾時有慢了小娘子,今特送還府上。”江老見說話蹺蹊,反懷着一肚子鬼胎道:“敢怕有甚不恰當處。”忙領女兒到裏邊坐了,同嬤嬤細問他這一月的光景。愛娘把顧娘子相待甚厚,並提控不進房,不近身的事,說了一遍。江老呆了一晌道:“長要來問個信,自從為事之後,生意淡薄,窮忙沒有工夫,又是素手,不好上門。欲待央個人來,急切裏沒便處。衹道你一傢和睦,無些別話,誰想卻如此行徑。這怎麽說?”嬤嬤道:“敢是日子不好,與女兒無緣法,得個人解禳解禳便好。”江老道:“且等另揀個日子,再送去又做處。”愛娘道:“據女兒看起來,這顧提控不是貪財好色之人,乃是正人君子。我傢強要謝他,他不好推辭得,故此權留這幾時,誓不玷污我身。今既送了歸傢,自不必再送去。”江老道:“雖然如此,他的恩德畢竟不曾報得,反住在他傢打攪多時,又加添禮物送來,難道便是這樣罷了?還是改日再送去的是。”愛娘也不好阻當,衹得憑着父母說罷了。
  過了兩日,江老夫妻做了些餅食,買了幾件新鮮物事,辦着十來個盒盤,一壇泉酒,雇個擔夫挑了,又是一乘轎擡了女兒。留下嬤嬤看傢,江老自傢伴送過顧傢。提控迎着江老,江老道其來意,提控作色道:“老丈難道不曾問及令愛來?顧某心事唯天可表,老丈何不見諒如此?此番决不敢相留,盛惠謹領:令愛不乃款接,原轎請回。改日登門拜謝!”江老見提控詞色嚴正,方知女兒不是誑語。連忙出門止往來轎,叫他仍舊擡回傢去。提控留江老轉去茶飯,江老也再三辭謝,不敢叨領,當時別去。
  提控轉來,受了禮物,出了盒盤,打發了腳擔錢,分付多謝去了。進房對娘子說江老今日復來之意。娘子道:“這個便老沒正經,難道前番不諧,今番有再諧之理?衹是難為了愛娘,又來一番,不曾會得一會去。”提控道:“若等他下了轎,接了進來,又多一番事了。不如决絶回頭了的是。這老兒真誠,卻不見機。既如此把女兒相纏,此後往來到也要稀疏了些,外人不知就裏,惹得造下議論來,反害了女兒終身,是要好成歉了。”娘子道:“說得極是。”自此提控傢不似前日十分與江傢往來得密了。
  那江傢原無甚麽大根基,不過生意濟楚,自經此一番橫事剝削之後,傢計蕭條下來。自古道:“人傢天做。”運來時,撞着就是趁錢的,火焰也似長起來;運退時,撞着就是折本的,潮水也似退下去。江傢悔氣頭裏,連五熟行裏生意多不濟了。做下餅食,常管五七日不發市,就是餿蒸氣了,喂豬狗也不中。你道為何如此?先前為事時不多幾日,衹因驚怕了,自女兒到顧傢去後,關了一個月多店門不開,主顧傢多生疏,改嚮別傢去,就便拗不轉來。況且窩盜為事,聲名揚開去不好聽,別人不管好歹,信以為實,就怕來纏帳。以此生意冷落,日吃月空,漸漸支持不來。要把女兒嫁個人傢,思量靠他過下半世,又高不湊,低不就,光陰眨眼,一錯就是論年,女兒也大得過期了。
  忽一日,一個徽州商人經過,偶然間瞥見愛娘顔色,訪問鄰人,曉得是賣餅江傢。因問可肯與人傢為妾否,鄰人道:“往年為官事時,曾送與人做妾,那傢行善事,不肯受還了的。做妾的事,衹怕也肯。”徽商聽得此話,去央個熟事的媒婆到江傢來說此親事,衹要事成,不惜重價。媒婆得了口氣,走到江傢,便說出徽商許多富厚處,情願出重禮,聘小娘子為偏房。江老夫妻正在喉急頭上,見說得動火,便問道:“討在何處去的?”媒婆道:“這個朝奉衹在揚州開當中????,大孺人自在徽州傢裏。今討去做二孺人,住在揚州當中,是兩頭大的,好不受用!亦且路不多遠。”江老夫妻道:“肯出多少禮?”媒婆道:“說過衹要事成,不惜重價。你每能要得多少,那富傢心性,料必勾你每心下的,憑你每討禮罷了。”江老夫妻商量道:“你我心下不割捨得女兒,欲待留下他,遇不着這樣好主。有心得把與別處人去,多討得些禮錢,也勾下半世做生意度日方可。是必要他三百兩,不可少了。”商量已定,對媒婆說過。媒婆道:“三百兩,忒重些。”江嬤嬤道:“少一釐,我也不肯。”媒婆道:“且替你們說說看,衹要事成後,謝我多些兒。”三個人盡說三百兩是一大主財物,極頂價錢了,不想商人慕色心重,二三百金之物,那裏在他心上?一說就允。如數下了財禮,揀個日子娶了過去,開船往揚州。江愛娘哭哭啼啼,自道終身不得見父母了。江老雖是賣去了女兒,心中凄楚,卻幸得了一主大財,在傢別做生理不題。
  卻說顧提控在州六年,兩考役滿,例當赴京聽考。吏部點卯過,撥出在韓侍郎門下辦事效勞。那韓侍郎是個正直忠厚的大臣,見提控謹厚小心,儀表可觀,也自另眼看他,時留在衙前聽侯差役。一日侍郎出去拜客,提控不敢擅離衙門左右,衹在前堂伺侯歸來。等了許久,侍郎又往遠處赴席,一時未還。提控等得不耐煩,睏倦起來,坐在檻上打盹,朦朧睡去。見空中雲端裏黃竜現身,彩霞一片,映在自己身上,正在驚看之際,忽有人蹴他起來,颯然驚覺,乃是後堂傳呼,高聲喝:“夫人出來!”提控倉惶失措,連忙趨避不及。夫人步到前堂,親看見提控慌遽走出之狀,着人喚他轉來。提控自道失了禮度,必遭罪責,趨至庭中跪倒,俯伏地下,不敢仰視。夫人道:“擡起頭來我看。”提控不敢放肆,略把脖子一伸,夫人看見道:“快站起來,你莫不是太倉顧提控麽?為何在此?”提控道:“不敢,小吏顧芳,關是太倉人,考滿赴京,在此辦事。”夫人道:“你認得我否?”提控不知甚麽緣故,摸個頭路不着,不敢答應一聲。夫人笑道:“妾身非別人,即是賣餅江傢女兒也。昔年徽州商人娶去,以親女相待。後來嫁於韓相公為次房。正夫人亡逝,相公立為繼室,今已受過封誥,想來此等榮華,皆君所致也。若是當年非君厚德,義還妾身,今日安能到此地位?妾身時刻在心,正恨無由補報。今天幸相逢於此,當與相公說知就裏,少圖報效。”提控聽罷,恍如夢中一般,偷眼覷着堂上夫人,正是江傢愛娘。心下道:“誰想他卻有這個地位?”又尋思道:“他分明賣與徽州商人做妾了,如何卻嫁得與韓相公?方纔聽見說徽商以親女相待,這又不知怎麽解說。”當下退出外來,私下偷問韓府老都管,方知事體備細。
  當日徽商娶去時節,徽人風俗,專要鬧房炒新郎。凡是親威朋友相識的,在住處所在,聞知娶親,就攜了酒磕前來稱慶。說話之間,名為祝頌,實半帶笑耍,把新郎灌得爛醉方以為樂。是夜徽商醉極,講不得甚麽雲雨勾當,在新人枕畔一覺睡倒,直至天明。朦朧中見一個金甲神人,將瓜錘撲他腦蓋一下,蹴他起來道:“此乃二品夫人,非凡人之配,不可造次鬍行!若違我言,必有大咎!”徽商驚醒,覺得頭疼異常,衹得扒了起來,自想此夢稀奇,心下疑惑。平日最信的是關聖靈簽,梳洗畢,開個隨身小匣,取出十個錢來,對空虛誠禱告,看與此女緣分如何,卜得個乙戊,乃是第十五簽,簽曰:兩傢門戶各相當,不是姻緣莫較量。
  直待春風好消息,卻調琴瑟嚮蘭房。
  詳了簽意,疑道:“既明說不是姻緣了,又道直待春風,卻調琴瑟,難道放着見貨,等待時來不成?”心下一發糊塗,再繳一簽,卜得個辛丙,乃是第七十三簽。簽曰:憶昔蘭房分半釵,而今忽報信音乖。
  癡心指望成連理,到底誰知事不諧。
  得了這簽,想道此簽說話明白,分明不是我的姻緣,不能到底的了。夢中說有二品夫人之分,若把來另嫁與人,看是如何?禱告過,再卜一簽,得了個丙庚,乃是第二十七簽。簽曰:世間萬物各有主,一粒一毫君莫取。
  英雄豪傑本天生,也須步步循規矩。
  徽商看罷道:“簽句明白如此,必是另該有個主,吾意决矣。”雖是這等說,日間見他美色,未免動心,然但是有些邪念,便覺頭疼。到晚來走近床邊,愈加心神恍惚,頭疼難支。徽商想道:“如此蹺蹊,要見夢言可據,簽語分明。萬一破他女身,必為神明所惡。不如放下念頭,認他做個幹女兒,尋個人嫁了他,後來果得富貴,也不可知。”遂把此意對江愛娘說道:“在下年四十餘歲,與小娘子年紀不等。況且傢中原有大孺人,今揚州典當內,又有二孺人。前日衹因看見小娘子生得貌美,故此一時聘娶了來。昨晚夢見神明,說小娘子是個貴人,與在下非是配偶。今不敢胡亂辱莫了小娘子,在下癡長一半年紀,不若認義為父女,等待尋個好姻緣配着,圖個往來。小娘子意下如何?”江愛娘聽見說不做妾做女,有甚麽不肯處?答應道:“但憑尊意,衹恐不中擡舉。”當下起身,插燭也似拜了徽商四拜。以後衹稱徽商做“爹爹”,徽商稱愛娘做“大姐“,各床而睡。同行至揚州當裏,衹說是路上結拜的朋友女兒,托他尋人傢的,也就分付媒婆替他四下裏尋親事。
  正是春初時節,恰好湊巧韓侍郎帶領傢眷上任,舟過揚州,夫人有病,要娶個偏房,就便伏侍夫人,停舟在關下。此話一聞,那些做媒的如蠅聚膻,來的何止三四十起?各處尋將出來,多看得不中意。落末有個人說:“徽州當裏有個幹女兒,說是大倉州來的,模樣絶美,也是肯與人為妾的,問問也好。“其間就有媒婆四攬去當裏來說。原來徽州人有個僻性,是:“烏紗帽”,“紅綉鞋”,一生衹這兩件不爭銀子,其餘諸事慳吝了。聽見說個韓侍郎娶妾,先自軟攤了半邊,自誇夢兆有準,巴不得就成了。韓府也叫人看過,看得十分中意。徽商認做自己女兒,不爭財物,反賠嫁裝,衹貪個紗帽往來,便自心滿意足。韓府仕宦人傢,做事不小,又見徽商行徑冠冕,本說身價,反輕易不得了,連釵環首飾,緞匹銀兩也下了三四百金禮物。徽商受了,增添嫁事,自己穿了大服,大吹大擂,將愛娘送下官船上來。侍郎與夫人看見人物標緻,更加禮義齊備,心下喜歡,另眼看待。到晚雲雨之際,儼然身是處子,一發敬重。一路相處,甚是相得。
  到了京中,不料夫人病重不起,一應傢事盡矚愛娘掌管。愛娘處得井井有條,勝過夫人在日。內外大小,無不喜歡。韓相公得意,揀個吉日,立為繼房。恰遇弘治改元覃恩,竟將江氏入册報去,請下了夫人封誥,從此內外俱稱夫人了。自從做了夫人,心裏常念先前嫁過兩處,若非多遇着好人,怎生保全得女兒之身,緻今日有此享用?那徽商認做幹爺,兀自往來不絶,不必說起。衹不知顧提控近日下落,忽在堂前相遇,恰恰正在門下走動。正所謂: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夫人見了顧提控,返轉內房。等侯侍郎歸來,對侍郎說道:“妾身有個恩人,沒路報效,誰知卻在相公衙門中服役。”侍郎問是誰人,夫人道:“即辦事吏顧芳是也。”侍郎道:“他與你有何恩處?”夫人道:“妻身原籍太倉人,他也是太倉州吏,因妾傢裏父母被盜扳害,得他救解,幸免大禍。父母將身酬謝,堅辭不受,強留在彼,他與妻子待以賓禮,誓不相犯。獨處室中一月,以禮送歸。後來過繼與徽商為女,得有今日,豈非恩人?”侍郎大驚道:“此柳下惠,魯男子之事,我輩所難,不道椽吏之中,卻有此等仁人君子,不可埋沒了他。”竟將其事寫成一本,奏上朝廷,本內大略雲:竊見太倉州吏顧芳,暴白冤事,俠骨著於公庭;峻絶謝私,貞心矢乎暗室。品流雖濺,衣冠所難。合行特旌,以彰篤行。
  孝宗見奏大喜道:“世間那有此等人?”即召韓侍郎面對,問其詳細。侍郎一一奏知,孝宗稱嘆不置。侍郎道:“此皆陛下中興之化所致,應與表揚。”孝宗道:“何止表揚,其人堪為國傢所用。今在何處?”侍郎道:“今在京中考滿,撥臣衙門辦事。”孝宗回顧內侍,命名那部裏缺司官。司禮監秉筆內監奏道:“昨日吏部上本,禮部儀製司缺主事一員。”孝宗道:“好,好。禮部乃風化之原,此人正好。”即禦批“顧芳除補,吏部知道”,韓侍郎當下謝恩而出。
  侍郎初意不過要將他旌表一番,與他個本等職銜,夢裏也不料聖恩如此嘉奬,驟與殊等美官,真個喜出望外。出了朝中,竟回衙來,說與夫人知道。夫人也自歡喜不勝,謝道:“多感相公為妻報恩,妻身萬幸。”侍郎看見夫人歡喜,心下愈加快活。忙叫親隨報知顧提控。提控聞報,猶如地下升天,還服着本等衣服,隨着親隨進來,先拜謝相公。侍郎不肯受禮,道:“如今是朝廷命官,自有體製。且換了冠帶,謝恩之後,然後私宅少敘不遲。”須臾便有禮部衙門人來伺侯,伏侍去到鴻朋寺報了名。次早,午門外謝了聖恩,到衙門到任。正是:昔年蕭主吏,今日叔孫通。
  兩翅何曾異?衹是錦袍紅。
  當日顧主事完了衙門裏公事,就穿着公服,竟到韓府私宅中來拜見侍郎。顧主事道:“多謝恩相提攜,在皇上面前極力舉薦,故有今日。此恩天高地厚。”韓侍郎道:“此皆足下陰功浩大,以致聖主寵眷非常,得此殊典,老夫何功之有?”拜罷,主事請拜見夫人,以謝准許大恩。侍郎道:“賤室既忝同鄉,今日便同親威。”傳命請夫人出來相見。夫人見主事,兩相稱謝,各拜了四拜。夫人進去治酒。是日侍郎款待主事,盡歡而散。夫人又傳問顧主事離傢在幾時,父母的安否下落。顧主事回答道:“離傢一年,江傢生意如常,卻幸平安無事。”侍郎與顧主事商議,待主事三月之後,給個假限回藉,就便央他迎取江老夫婦。顧主事領命,果然給假衣錦回鄉,鄉人無不稱羨。因往江傢拜侯,就傳女兒消息,江傢喜從天降。主事假滿,攜了妻子回京復任,就分付二號船裏着落了江老夫妻。到京相會,一傢歡忭無極。
  自此侍郎與主事通傢往來,貝如伯叔子侄一般。顧傢大娘子與韓夫人愈加親密,自不必說。後來顧主事三子,皆讀書登第。主事壽登九十五歲,無病而終。此乃上天厚報善人也。所以奉勸世間行善,原是積來自傢受用的。
  有詩為證: 美色當前誰不幕,況是酬恩去復來。
   若使偶然通一笑,何緣椽吏入容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捲之一 進香客莽看金剛經 出獄僧巧完法會分捲之二 小道人一着饒天下 女棋童兩局註終身
捲之三 權學士權認遠鄉姑 白孺人白嫁親生女捲之四 青樓市探人蹤 紅花場假鬼鬧
捲之五 襄敏公元宵失子 十三郎五歲朝天捲之六 李將軍錯認舅 劉氏女詭從夫
捲之七 呂使者情媾宦傢妻 吳大守義配儒門女捲之八 瀋將仕三千買笑錢 王朝議一夜迷魂陣
捲之九 莽兒郎驚散新鶯燕 謅梅香認合玉蟾蜍捲之十 趙五虎合計挑傢釁 莫大郎立地散神姦
捲十一 滿少卿饑附飽颺 焦文姬生仇死報捲十二 硬勘案大儒爭閑氣 甘受刑俠女著芳名
捲十三 鹿胎庵客人作寺主 判溪裏舊鬼藉新屍捲十四 趙縣君喬送黃柑 吳宣教幹償白鏹
捲十五 韓侍郎婢作夫人 顧提控椽居郎署捲十六 遲取券毛烈賴原錢 失還魂牙僧索剩命
捲十七 同窗友認假作真 女秀纔移花接術捲十八 甄監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情
捲十九 田捨翁時時經理 牧童兒夜夜尊榮捲二十 賈廉訪贋行府牒 商功父陰攝江巡
捲二十一 許蔡院感夢擒僧 王氏子因風獲盜捲二十二 癡公子狠使噪脾錢 賢丈人巧賺回頭婿
捲二十三 大姊魂遊完宿願 小姨病起續前緣捲二十四 庵內看惡鬼善神 井中譚前因後果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