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皇傢醫事   》 醫療護理方法多(2)      屈維英 Qu Weiying

  太醫院的清洗頭部之法,主要用於脫發、頭痛、眩暈等病癥。光緒二十九年,光緒帝在嚴鼕感受風寒,寒氣深入骨髓、髒腑,以致頭痛難忍,禦醫便采用祛風止痛的天麻、桑葉、薄荷、白芷、防風、銀花、川椒等,煎水洗頭,使病情得到了控製。據介紹,一貫愛美的慈禧太後,經常用榧子、核桃、側柏葉煎水洗頭,至死頭髮未落多少。
  洗目之法,用於時行眼疾浮熱蒸灼上焦,造成眼睛發紅,幹澀發酸。清宮常用白菊花、青皮、桑葉等清涼之品洗之,效果亦佳。
  潤面護齒法,是以藥物研末後,同肥皂類混合通過洗臉達到潤面散風之目的。慈禧太後六十多歲時患了面風(面神經痙攣),左側面部時作跳動,禦醫采用中藥白附子、白僵蠶、麝香、緑豆粉等共研細末,再過重絹鑼,兌上豬胰子(過去將此物作肥皂用)四兩轉勻,洗潤面部,長時間外敷,結果使西太後的面風大有好轉。查中醫方劑學得知,西太後所用潤面之藥,就是中醫一直用來治療顔面神經麻痹的“牽正散”,衹是恐藥力過猛,去掉了活血止痛的全蝎,增加了芳香開竅的麝香。到目前,“牽正散”仍在臨床上廣泛用運,主治顔面神經痙攣和麻痹。
  護齒法,在清宮也有很多種。皇帝後妃們患牙痛,多采用擦牙散(石膏、細辛、青????等),研為細末,作為牙粉,每日清晨和晚上臨睡前刷牙用。同時輔以明潤火硝等,用白開水衝化漱口,以消腫止痛。當代醫療保健名醫洪昭光教授認為,老齡化問題中要特別註意老年人常有的肺部感染,人過40歲後,肺功能以每年約1%的速度下降,老年肺氣腫逐年增多,肺部感染日益常見,對此病預防的方法,註射肺炎球菌疫苗有一定作用,但最主要的還是按健康生活方式增強自身抵抗力,每天睡覺前用淡????水嗽嗽口,做些保健按摩,也有良好的預防作用。由此可見,清宮的護齒法與當代的護齒法有異麯同工之妙。
  沐浴薫洗法和拔毒生肌法,同目前臨床上采用的方法差不多。在清宮醫案中,發現了慈禧太後常用的兩個沐浴方劑。
  其一是由𠔌精草、茵陳蒿、决明子、桑枝、白菊花、木瓜、桑葉、青皮等組成,煎湯沐浴,達到祛風、利濕、止癢之目的。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其中的𠔌精草,對緑膿桿菌有抗菌作用,對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因此此方可治療皮膚病,保護皮膚健康。
  其二是禦醫姚寶生專為“老佛爺”擬的沐浴方,由木瓜、薏米仁、桑枝葉、茵陳蒿、菊花、青皮、蟬衣、吳茱萸、黃連組成,成份與前方大同小異,所加蟬衣,散風熱、透斑疹之力頗強;黃連則清熱燥濕較好;吳茱萸為辛苦大熱之藥,對緑膿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作用。除了西太後外,後妃們患外陰瘙癢癥後,禦醫每用中醫的蛇床子散(由蛇床子、苦參、竜膽草等組成)薫洗,效果稱佳。
  據瞭解,這些方法目前臨床上仍在用運,衹是有了不同的加減化裁而已。拔毒生肌法,就是現在的貼膏藥,可促使潰瘍愈合。如同治帝患天花後,痘毒內陷,腰部兩洞穴潰爛滲出膿血,禦醫曾用賽金拔毒散、紫草膏之類外貼,並內服保元托毒之劑,曾一度有效。
  清宮采用的調護方法還有透腦聞藥法、按摩法等等,可謂豐富多彩,五花八門。
  但遺憾的是,在等級森嚴的宮廷裏,由於受到封建等級製和封建禮教的約束,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所倡導的醫德,尤其是日益重要的精神調理,根本不可能發展起來。在至高無上的皇帝及皇室成員面前,再高明的禦醫也處在被奴役的地位,他們是皇室的奴僕,在為皇上及其成員“請脈”時,不敢久視,不敢多問,不敢多說,甚至在號脈時不敢用手直接接觸他們的“竜體”。在這種處境下,還能談到什麽精神勸導和精神護理呢!
  小貼士:中醫的日常飲食護理
  飲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又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中醫認為“食藥同源”,其溫熱寒涼之性,可以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食物的酸、苦、甘、辛、鹹為五髒所屬,對人體髒腑的生理、病理有重要影響。中醫飲食護理強調應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進行施護。如:虛寒體質和有寒性病癥的人(畏寒、腹痛、腹瀉,易感冒),應多進食一些羊肉、鯽魚、桂圓、茄子等溫補類食物。而對於熱性病人(發熱、急性化膿性疾病) ,則宜選用清淡之品。若進食不分寒溫,則會加重病情。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皇傢醫事》目錄作者自序(1)作者自序(2)作者自序(3)
清代對太醫院的完善種痘戰勝天花惡魔(1)種痘戰勝天花惡魔(2)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1)
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2)活血化瘀廣泛運用(1)活血化瘀廣泛運用(2)帝王也需用猛藥(1)
帝王也需用猛藥(2)醫療護理方法多(1)醫療護理方法多(2)醫藥理論建樹卓越(1)
醫藥理論建樹卓越(2)藥材地道要講究地道藥材為什麽療效好重視未病控病情(1)
重視未病控病情(2)中醫治西人中西醫藥的主要差別臨終救命生脈散(1)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