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孟子與百姓生活 》
第15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2)
田玉川 Tian Yuchuan
孟子把人與自然看成了一個相生相依,和諧相處的整體。他主張農耕與林木的砍伐以及魚類的捕撈都要適時適度,才能不可勝用。老百姓的生活因之才有保障。否則,若違農時,必歉收,糧食不夠吃;若亂砍濫伐,林木就會減少;若不受限製地捕魚,魚就會越來越少,所以,必須把握好這個度纔行。
而把握好了這個度,老百姓“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梁惠王章句上)自然生態問題其實也是人文生態問題。保護好了自然生態,人文生態纔有保障;破壞了自然生態,人文生存就相應也破壞了。
尊重自然規律,對自然的索取有度,“愛物”其實就是“仁民”“親親”。
“今思足以及禽獸”(梁惠王章句上),保護動物,不濫殺,適度牧養,也是一種“愛物”。孟子可能是最早明確提出保護動物的先賢聖哲。
把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與人心性善的培養結合起來看,是孟子“愛物”思想的獨特之處。
他以牛山(今山東臨淄南)上樹木的變化為例,說明遭破壞,是由於人心變壞的緣故。本來,牛山上的樹木很茂盛,但由於是在齊國都城的郊區,因而不斷被砍伐,越來越稀少了;本來,樹木衹要根在,還可以長出新枝芽來,又有雨露的不斷滋潤,新的樹枝生長起來也很快。但成群的牛羊又來那裏放牧,剛剛生長的嫩芽都被啃吃光了。如今,牛山上再也見不到茂盛的樹林了,那裏衹有一片荒山禿嶺。久而久之,人們看慣了荒山禿嶺,還以為牛山上不曾長過茂盛的樹林。這是山之過呢?還是山的本性?
問題在人心!
“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告子章句上)仁愛之心本來都是有的,但一次又一次遭受傷害之後,就蕩然無存了。猶如林木,天天被斧頭砍伐,它如何能夠保持茂盛呢?孟子的可貴之處在於,提出了愛護生態,必先愛護人心;愛護人心是治本,愛護生態是治標,二者以愛護人心為最。
“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告子章句上)養物必先養心,養心才能養物。
“愛物”思想無疑是孟子“貴民”和“性善”思想的精髓之一,不衹對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而且對後世,尤其具有極其深遠的警策作用。
自古以來,長江流域洪災頻繁,在很大程度上是上遊森林破壞的惡果。人總與水爭地,焉能不遭受報應?正像著名學者魏源在《湖廣水利論》中所指出的那樣:
今則承平二百載,土滿人滿,湖北、湖南、江南各省,沿江、沿漢、沿湖,嚮日受水之地,無不築圩捍水,成阡陌。治廬捨其中,於是平地無遺利;且湖廣無業之民,多遷黔、粵、川、陝交界,刀耕火種,雖蠶叢峻嶺,老林邃𠔌,無土不墾,無門不闢,於是山地無遺利。平地無遺利,則不受水,水必與人爭地,而嚮日受水之區,十去五六矣;山無餘利,則凡箐𠔌之中,浮沙壅泥,敗葉陳根,歷年壅積者,至是皆剷掘疏浮,隨大雨傾瀉而下,由山入溪,由溪達漢、達江,由江、漢達湖,水去沙不去,遂為洲渚。洲渚日高,湖底日淺,近水居民,又從而圩之田之,而嚮下日受水之區,十去其七八矣……下遊之湖面江面日狹一日,而上遊之沙漲日甚一日,夏漲安得不怒?堤垸安得不破?田畝安得不災?
這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是先不“仁民”,還是後不“愛物”,釀成的悲劇?
而這樣的悲劇並不衹發生在中國。
美國著名學者喬治·珀金斯·馬什在《人與自然》一書中闡述了破壞森林的惡果:
巨大的森林已經從山坡和山脊上消失;樹下腐葉和枯枝堆積形成的植物質土壤,在樹林邊緣形成的鋸齒形高山帶草原土壤以及高地四周已被衝刷無遺;由於為古運河供水的水槽和水庫已遭破壞,或是因為出水的泉眼幹涸,曾因灌溉而致肥沃的草地被廢棄而荒蕪;歷史上的歌謠裏有名的河流變成了涓涓細流,裝點和保護小水道堤岸的柳樹也已消失,小溪不再終年有水,因為流入老河道的涓細小流在進入低地之前不是由於夏天的幹旱而蒸發得精光就是被幹裂的土地吸收殆盡;小河的河床變成了寬寬的卵石和礫石灘,因而不必涉水而過,鼕季裏則是急流咆哮;通航江河的入口受阻於沙灘,往日商務繁忙的河口港灣被河流挾帶的泥沙淤積變淺;港灣底部上升,致使流入它的河流的水流速度變慢,把千裏淺海和肥沃的低地變成了不能耕種的瘴氣重重的沼澤。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 孟子思想與我們的生活 | 第2節:生於亂世 | 第3節:師於儒門 | 第4節:遊於列國 | 第5節:授於故裏 聖於著作 | 第6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1) | 第7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2) | 第8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3) | 第9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4) | 第10節:獨尊儒術:三角版塊中的一角(5) | 第11節:“親親”:孝為德之本(1) | 第12節:“親親”:孝為德之本(2) | 第13節:“親親”:孝為德之本(3) | 第14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1) | 第15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2) | 第16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3) | 第17節:“仁民”:博施愛於衆 “愛物”:“無物不長”(4) | 第18節:養欲:即養禮 | 第19節:養心寡欲:心理減負(1) | 第20節:養心寡欲:心理減負(2) | 第21節:養心寡欲:心理減負(3) | 第22節:良心:中國人特有的品性(1) | 第23節:良心:中國人特有的品性(2) | 第24節:從小抓起:“易子而教”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