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徹底破解二十篇謀局之謎:隱藏的論語   》 本立而道生(1)      新燕頓旺 Xin Yandunwang

  『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tì),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說:“孝敬父母、尊重兄長的人,而又喜歡衝犯領導的,非常少有。服從管理,不衝犯領導的人,卻喜歡作亂犯法的,就更不會有了。所以君子應該致力於培養自己基本的道德品質,具備了這些品行,就自然懂得為人處事的原則、規律。而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就是達到仁的基本品行。”
  有子是孔子的弟子,姓有,名若,小孔子33歲。《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了一段有趣味的談話,輯錄於下:
  孔子既沒,弟子思慕,有若狀似孔子,弟子相與共立為師,師之如夫子時也。他日,弟子進問曰:“昔夫子當行,使弟子執雨具,已而果雨。弟子問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詩》不云乎:“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畢乎?’他日,月宿畢,竟不雨。商翟年長無子,其母為取室。孔子使之齊,翟母請之。孔子曰:‘無憂。翟年四十後當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問夫子何以如此?”有若默然無以應。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孔子不知用了什麽神通法術,“天氣預報”很準,還知道商翟什麽時候會生孩子,生幾個孩子。弟子們拿這兩件事問有子是否知道原因,有子答不上來。這下弟子們不幹了:對不起,這個位子不是你的,等於不認同他“老師”的地位了。
  根據《史記》的註解,第二次月宿畢不雨,孔子的解釋是上一次月亮靠近了畢宿星的北面,所以要下雨,而第二次月亮靠近了畢宿星的南面,所以就不下雨。在《周易》中,北方屬坎卦,代表五行的“水”,而南方屬離卦,代表五行的“火”。同樣,子貢也曾問孔子商翟有五子這件事:
  子貢曰:“何以知?”子曰:“卦遇大畜,艮之二世。九二甲寅木為世,六五景子水為應。世生外象生象來爻生互內象,艮別子,應有五子,一子短命。”顔回雲:“何以知之?”“內象是本子,一艮變為二醜三陽爻五,於是五子,一子短命。”“何以知短命?”“他以故也。”
  可見孔子精通《易經》,學識相當淵博,而孔子的弟子中也的確是人才濟濟。
  有人說《學而第一》篇有子的語錄緊跟孔子之後,所以《論語》必成書於有子的弟子。可在我看來,有子“本立而道生”一章衹是因內容的重要性而擺在孔子“學而”章之後而已,與是誰編輯的《論語》並不相關。第一章講“學以致用”的大原則,接着本章是討論治學的重要規律:萬丈高樓平地起。治學要註重基礎,學習“孝、弟”的基本道德品質。換句話說,儒傢主張做學問先要學做人、要知禮,所以作為禮之基礎內容的孝、弟的品質就至關重要了。
  孝、弟即“孝悌”,屬於“禮”的內容。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倫中,衹有父子關係、長幼關係是固定不變的。其他如:朋友可能反目,夫妻可能分離,君臣可能倒置。所以孝、弟是社會禮製最重要的環節。孝、弟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關係到父子、兄弟彼此兩個方面的心行。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同心出版社
作者簡介序:《論語》是生活中的一面鏡子《論語》今註逐個捉(1)《論語》今註逐個捉(2)
《論語》今註逐個捉(3)《論語》今註逐個捉(4)《論語》今註逐個捉(5)《論語》今註逐個捉(6)
《論語》今註逐個捉(7)目錄(1)目錄(2)目錄(3)
學以致用(1)學以致用(2)本立而道生(1)本立而道生(2)
真抓實幹才有真纔實學(1)真抓實幹才有真纔實學(2)態度决定一切(1)態度决定一切(2)
態度决定一切(3)態度决定一切(4)知人識禮(1)知人識禮(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