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六種色素武器功效解密:食物顔色使用手册   》 第15節:第二節:黃色(1)      尹東赫 Yoon Dong-Hyuk

  然後再開始炒多彩的Paprika,這裏面可以放入白色的洋蔥,不僅增加了色彩,同時味道也更好。在炒的過程中加上一些????是很重要的。待Paprika快炒熟的時候放入事先炒好的豬肉裏脊一起烹飪,同時倒上適量的醬油。
  但是,如果要往大雜燴裏放粉絲,那就把粉絲和醬油充分攪拌,將之倒入正在翻炒的鍋中。裏脊肉、Paprika、粉絲混在一起炒一炒,然後放上一茶匙辣椒面。因為包括Paprika在內的所以材料都是甜味的,所以要添加一些別的味道來中和一下,當然還有芝麻????……
  OK!這樣就做好了。你可以溫柔地把菜端上去,給您老公和他的朋友們品嚐了。因為Paprika大雜燴是一盤很好的下酒菜,所以這一場朋友聚會一定會盡歡而散的。
  第二節:黃色
  黃色利於消滅膽固醇
  有一段時期,喜歡吃雞的人和雞肉店老闆們都對一個人恨之入骨,而這個人就是李尚求博士。因為當時他提出了一個口號,那就是"想死就吃雞",這句話在當時引起了廣大群衆的註意。
  他提出了"所有疾病都與動物性脂肪有關"的主張,在提出這一主張的時候他是以因多啡(endorphin)理論為前提的。這一主張的提出對那些把喝啤酒和啃雞腿當作生活樂趣的韓國人來講,無疑是一個當頭悶棍。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來,簡直就像最近發生的禽流感一樣。
  李博士原本是一位敏感癥領域的著名醫生,當時他因宣傳素食主義而變得傢喻戶曉。當時,他以"基因"理論為依據,講述了素食的種種好處。
  那麽根據李博士的理論,基因、健康和素食之間到底有哪些緊密的聯繫呢?
  李博士告訴我們說:如果一個人的基因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疾病。反過來講,病人經過治療恢復身體健康這一過程,也可以理解為變異的基因得到了修復。
  所以說,人體健康的基礎取决於基因。那麽,我們如何才能保持基因的正常呢?首先要確認基因到底喜歡什麽樣的食物。是滴着油的肉片呢,還是可口的紅蘋果?
  這兩種食物雖然都是紅色,但它們的差異卻非常大。比較起來基因並不喜歡紅色的肉片。相反,蘋果的紅色卻是基因非常喜歡的"顔色"。如果想要把基因維持在健康狀態下,那就必須多吃一些維生素含量多的蘋果,少吃一些高脂高蛋白的肉了。
  李尚求博士提出的的理論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他認為活性氧會攻擊完好的細胞,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導致基因受損。其實關於活性氧的認識,人們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略有涉及,經過李博士的剖析,人們纔多多少少明白了活性氧乃是諸多疾病的根源。更清楚地說,在活性氧的攻擊下,細胞核中的綫粒體就會産生變異,人體也就會産生疾病,甚至會引發人們最為恐懼的"癌癥"。
  那麽活性氧為什麽會具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呢?李博士認為:現代生活中,人們的所經受的心理壓力、環境污染、肉製品的食用、過量吸煙和飲酒等因素,都直接導致了活性氧力量的增強。如果我們生活的世界空氣清新、每個角落都充滿了愛與和平;如果我們在每天都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果我們平常更多地食用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那麽活性氧自然也就會失去對我們身體的破壞能力。
  正因如此,我們要想保護基因、遠離癌癥,平時就要以蔬菜和水果為主進行膳食。這也是李尚求博士主張的理論要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花山文藝出版社
第1節:蘿蔔泡菜和梔子色素,韓國的色素武器第2節:色素幸福時代的開始第3節:色素可以治療癌癥第4節:植物為什麽使用顔色?
第5節:顔色:越混合越有功效第6節:讓我們的餐桌升起彩虹第7節:第一節:紅色(1)第8節:第一節:紅色(2)
第9節:第一節:紅色(3)第10節:第一節:紅色(4)第11節:第一節:紅色(5)第12節:第一節:紅色(6)
第13節:第一節:紅色(7)第14節:第一節:紅色(8)第15節:第二節:黃色(1)第16節:第二節:黃色(2)
第17節:第二節:黃色(3)第18節:第二節:黃色(4)第19節:第二節:黃色(5)第20節:第二節:黃色(6)
第21節:第二節:黃色(7)第22節:第二節:黃色(8)第23節:第二節:黃色(9)第24節:第二節:黃色(10)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