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年 》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楚汉相争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2)
柏杨 Bai Yang
赵王赵歇跟张耳,这时才得以出钜鹿城,向各国援军致谢。张耳跟陈馀相见,张耳再度责备陈馀不肯发动攻击;又问到张黡、陈泽在哪里?不相信陈馀的回答,认为陈馀把二人杀掉,不断用怀疑的口气询问陈馀。陈馀忍无可忍,喊叫说:“想不到你怨恨我这么深,难道认为我忍气吞声,是为了这颗将军印信?”就把大将印信交给张耳,张耳吃了一惊,没有接受;正好陈馀起身去厕所,一位门客对张耳说:“我听说,上天给你的东西,你如果拒绝,就会反过来受到惩罚。陈馀把大将印信交还你,你不接受,违反天意,将是一种灾难,还不
赶快把它收下。”张耳于是收下印信,接收所有武装部队。陈馀从厕所出来,发现印信不在,对张耳竟然不曾挽留,十分痛心,于是,一直走出大厅,率领他所亲信的战士数百人,沿着滏阳河捕鱼打猎。赵王赵歇遂还信都(河北省邢台市)。
*司马迁曰:
张耳、陈馀,举世称为贤才,他们的门客,甚至仆役,也都是天下的俊杰,在他们所在的国土上,纷纷取得宰相级高官。张耳、陈馀贫贱时,互相誓言为对方效死,并不是一句虚话,他们确有那种情操。可是,一旦身居高位,争夺权力,竟至两败俱伤。为什么从前相爱如彼之深,现在却相恨如此之苛?岂不仍是势利之徒?所以虽然拥有高名,又拥有广大宾客,所作所为,跟吴太伯、吴季札,相差太远。(据说:周王朝始祖太王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吴太伯、次子姬仲雍、三子姬季历。姬亶父决定把酋长位置,传给三子姬季历,于是吴太伯、姬仲雍,怕老爹于心不安,就逃到蛮荒,成为吴王国的始祖。吴王国一任王吴梦寿有四子:吴诸樊、吴馀祭、吴夷眛、吴季札。老爹认为四子吴季札贤能,于是决定“传弟”制度,命长子吴诸樊传吴馀祭,最后把王位传给吴季札,但吴季札谦让,不肯接受。)
柏杨曰:
人际之间的关系,亲密易,信任难,谅解尤难。张耳和陈馀的友情,并不虚假,但他们并没有发展到绝对相信和绝对相谅的程度。所以,钜鹿被围之日,也就是张、陈二人友情瓦解之时。张耳日守危城,城随时会破,人随时会死,唯一的盼望就是陈馀那支军力,而陈馀却按兵不动,张耳岂不愤懑?可是陈馀了解,只要出击,军必溃,身必亡,对局势毫无补益。从张黡、陈泽的例证,可说明他的乌合之众,确不堪秦军一击。张耳独责备陈馀不死,而他的儿子张敖,也率军在外,同样一动都不敢动,置老爹的生死不顾,张耳对儿子为何不发一言?如果说陈馀背叛老友,张敖岂不是背叛老爹?形势犹如山崩,张黡、陈泽之事,不过火上加油。司马迁称二人是势利朋友,那么,张耳、张敖,难道是势利父子?
张耳即令相信陈馀绝不会背叛(犹如他相信他儿子张敖绝不会背叛一样),纵然没有那句挑拨的话,纵然不把印信收回,二人的友谊,也已无法恢复原状。相爱越深,一旦不信不谅时,谴责也越烈。此时如果张耳拒收印信,表面上还有和解可能。然而,二人当初不过两个光棍,如今各有各的摇尾系统,摇尾系统“效忠”到极致,一定会煽动主子之间互相仇恨,甚至火并,以便从中取点小利。所谓主子,在摇尾系统掇弄下,身不由己,父子都能被掇弄得反目,何况已经互相生疑的朋友?
7 春季,二月,刘邦向北攻击昌邑(山东省金乡县西北),跟彭越相遇,彭越率领他的军队追随刘邦。
彭越,昌邑人,是一个渔夫,常在钜野(山东省钜野县)附近湖中捕鱼为生,后来当上强盗。陈胜、项梁最初起事时,湖上少年们聚集几百人,拜访彭越,要求彭越当他们的首领,彭越推辞说:“我不同意。”少年们一再坚持,彭越才勉强答应。约定第二天太阳初升时集合,迟到的就以军法处斩。第二天太阳初升时,大家陆续报到,有十几个人来得最晚,而最晚的一位,直等到中午才来。彭越向大家抱歉说:“我年纪已老,各位非教我当首领不可,可是约定时间,却有很多人不肯遵守,不可能全都处斩,只好处斩最后一位。”下令军法官行刑。大家笑说:“怎么,当起真来啦。下次不敢,也就是了。”彭越立即诛杀,设立祭台,宣告起义。大家大为震骇,不敢抬头乱看。于是,向四方夺取土地,招收各国散兵游勇,集结一千余人,遂帮助刘邦进攻昌邑。昌邑不易攻破,刘邦放弃,向西进发,经过高阳(河南省杞县西南)。
高阳人郦食其,家庭贫苦,又找不到工作,只好当一个街坊看门人(里监门)。刘邦部下一位骑兵,恰好是郦食其看门的那个街坊的人。郦食其对那位骑兵说:“各国将领经过高阳的,有几十个人,跟他们谈话,全都龌龊不堪,心胸狭小,讲究琐碎礼节,沾沾自喜,以为才高一等,对视界广阔的意见,没有一个人听得进去。听说刘邦虽然傲慢,却平易近人,喜爱大的谋略,这正是我愿追随的人,可惜没有人给我引见。你如果见到他时,请告诉他:‘我同乡中有郦某人,年已六十有余,身长八尺,人们都说他是疯子,他自己却说他不是疯子。’”骑兵说:“刘邦可不喜欢知识分子,有一次,一个人戴着儒家那种帽子来见他,他拿下他的帽子,就在里面撒一泡尿。跟人谈话,常常破口大骂,可不能用知识分子那一套期待他。”郦食其说:“我知道,你姑且试试。”骑兵等有机会,把郦食其教他的话,说给刘邦。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楚汉相争》导读 | 公元前二一○年 辛卯(1) | 公元前二一○年 辛卯(2)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1)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2)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3) | 公元前二○九年 壬辰(4)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1)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2)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3)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4)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5) | 公元前二○八年 癸巳(6)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1)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2)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3)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4) | 公元前二○七年 甲午(5)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1)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2)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3)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4)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5) | 公元前二○六年 乙未(6)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