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悲愤而后有学   》 法相大学特科开学讲演      欧阳竟无 Ou Yangjingmo

  今日支那内学院法相大学特科开学。创此大学者,为本人宜黄欧阳渐。渐创此学,固必有其所创之宗旨,与其所经之历史。
    今先述历史。明清以来,随手掇拾一经一论,顺文消释,就义敷陈,如是讲坛,无时不有。兴设学校,编制学科,三乘教义抉要示人,如是规模,则向来无。世法且忌躐等,学佛自当有序。印土学人通例,先治小乘三年。降逮中国,鄙夷声闻,小固可轻,然复何易?彼惟无悲,斯与大异;九事所摄,法则共同。小非外大,大实涵小;不知此小,焉足称大?吾华昧此,遗弃小乘,任彼高谈,终嫌笼统。因其基础,继长增高,固当大小通谈,融求的当也。学校制度,通行东西,既着攸功,何妨采撷。我亲教师杨老居士首创祗洹精舍,余亦曾观发起。意在陶铸真士,重入五天,考求文献。一时学人有太虚、仁山上人、 明居士等。旋因款绌,半载即停。谛闲、月霞二大法师,相继设学。今兹所存,惟武昌佛学院与本院,实承祗桓精舍而来也。
    次揭宗旨。《瑜伽》三十五云︰菩萨发心由四种缘︰一、见佛神变;二、闻佛说法,此二为佛在时而发心者;三、哀正法灭;四、悲众生苦,此二为佛灭后而发心者。吾人不幸不能见佛闻法,因于佛后感而发心,遂不得不立二种宗旨︰
    第一、哀正法灭,立西域学宗旨。正法能传,赖真师承;真师承者,渊源于印度也。佛后真师,龙树、无着,位皆初地,说法独正。何以故?缘藏识中无漏、有漏二类种子绝对不蒙。下士凡夫无漏种隐、有漏种现,初地菩萨有漏种隐、无漏种现,无漏种现乃所谓正法也。初登地时,欢喜至极,说法遂详,详则易解,接近世俗。马鸣八地,语略难知。若夫智者自谓五品,等是凡夫;其在贤首,多袭天台,所有说言,更无足恃。是故非西域龙树、无着之学不可学。
    第二、悲众生苦,立为人学宗旨。为人云何?无我之谓。所谓无我,非先有我,后使之无,如先有树,执柯伐之。为己为人,方向不同,东西异步,为人则生心动念止知有人,即至无上菩提亦非为己,众生不成佛我不成佛,盖以他为自,非推己及人耳。今来学者自问︰是否发心因法欲灭?是否发心因众生苦?吾志在此,合者都来破釜沉舟,同向毗卢遮那顶上行去也。(刘定权记)
    民国十二年(1923)七月内院第一次研究会纪录
    (选自《内学》第二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编选者序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附︰佛法为今时所必需
附︰欧阳竞无先生答梅君书唯识抉择谈心学大意
《内学》叙言辨方便与僧制辨虚妄分别
辨二谛三性附︰解惑四则辨唯识法相
附︰解惑二则支那内学院研究会开会辞法相大学特科开学讲演
今日之佛法研究谈内学研究支那内学院院训释
释悲训第二释教训第三《瑜伽师地论》叙
卷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叙卷二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