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美食最鄉思:味蕾上的故鄉 切身的體驗   》 第15節:桑椹(2)      古清生 Gu Qingsheng

  養蠶大約是從一年級開始,看到高年級的同學孵蠶籽,是用一團棉花將一小片有蠶籽的紙片包上,神秘兮兮的,衹給人看一下,就裝在襯衣的兜裏,這樣用體溫將小蠶孵出來。小蠶黑黑的,比小螞蟻還要小,但是它會吃桑葉。小蠶先裝在火柴盒裏,塞進一小片桑葉,它們就把桑葉咬出一些小孔,可見厲害。這樣子,我也就想養蠶,討要了小蠶回來養,又找人討桑葉,有一戶人傢,沒孩子,傢偏有果樹和桑樹,我去了不敢喊人,站着,呆呆地望着桑樹。人傢知道我的心思,給我摘桑葉,有一次,將桑椹也送到我傢來,真的甜,酸酸的甜,尤是酸得很妙的,衹有桑椹有這樣的甜酸。紅的桑椹,漿汁不夠,有點味道,好吃的是烏紅色的桑椹,許多小小的圓粒晶亮地長在一起,像小紫水晶石鑲在一起。吃桑椹是從來沒有吃飽過,它那麽小,剛剛嘗到味道就沒有了。一時間,強烈地起了念頭,自己也要種一棵桑樹,我發現我傢後門從河邊上來的路上有一棵小桑樹,它甚至不是一棵桑樹,它是從石縫裏探出一根枝來,葉子是很大的,深緑的,懶洋洋的。我把它砍了一節來,插在菜園內的籬笆邊上,經常澆水。我聽說桑樹是可以插活的,可是忍不住好奇心,總是拔起來看有沒有長根,結果斷口的地方沒有長根,漸漸爛了,上面像是萌了點小芽,不久小芽也死了。這樣種過幾次桑樹,也沒成活。蠶沒桑葉吃的時候,就用萵苣葉子喂,吃萵苣葉子蠶長不好,也死了。
  到了湖北,見人挑一擔小蠶來賣,圍的人多,有的拿有的買,我擠不進去,就蹲在地上看,我手上拿着一根楊樹枝,當時是把它當馬來騎的,枝上還有一片葉子,我瞅空將楊樹枝伸到裝蠶的簍子裏去,立即有兩條小蠶爬上楊樹枝,把我喜飽了,撒腿就往傢跑,把一盒十全大補丸倒掉,用它的硬紙盒養起來,紙盒上面紮幾個洞,好讓蠶喘氣。從此,又開始了尋找桑葉之旅,往東北的鐵路邊上,約三裏地吧,有片小桑樹,是占門陸村人種的,我在那裏摘過一些桑葉,樹小,不結桑椹。往北的五醫院有桑樹,那地方有些陰森,有藥氣,摘得少,衹有東面鐵路橋下的石門甲村有一棵大桑樹,結大桑椹。當然,那是偷桑葉,一般是轉悠到那裏去,兩手插在褲兜裏東瞧西看,扯路邊的小草撥地上的螞蟻玩,看見農民都出工了,傢裏沒有人了,幾下爬上樹去,擼幾把桑葉跳下就跑。桑椹紅的時候,蠶已經結繭了,就專門去摘桑椹。蠶結繭的時候,正好是油菜結了籽,並且已經黃了,把油菜籽稭扯回來,紮成一小把,讓蠶在上面結繭。我第一次養到蠶結繭,衹有兩條蠶,還不懂用油菜籽的稭讓蠶結繭,蠶是在紙盒子的角落結的繭。據說,用瓷碗將蠶扣在玻璃上,蠶會結出一塊圓綢子。兩個繭出來的蛾子,都是肚子大的母蛾,我撕了一頁緑格作文本的紙讓它生籽,去叫人來看,別人告訴我,這籽不出蠶,沒有配種,我沒有想到要配種,很要命的,就去討了一隻公蛾,果然它們很快就興奮地交尾了,後來公蛾就走了,死了。母蛾生了許多的籽,那是我唯一的希望。過一些天,前面的蛾子生的籽變白,後面的蛾子生的籽變黑,我聽說黑是因為裏面有一個小蠶蠶。剛生的蠶籽,是黃色的,有點像芝麻。
  第二年,蠶籽出了很多小蠶,黑黑的小傢夥,微微地蠕動。先摘一些小桑葉喂它們,蛻過幾次皮成了白蠶以後,它們的胃口大開,摘桑葉成了我的勞役,每天夢中都是想着摘桑葉。一個地方不能多去,會被人認出來的,下了雨,要用棉花將桑葉擦幹,否則蠶會拉肚子,會死掉的。有時候,也給一些萵苣葉子它們吃,這些苦命的蠶,一點辦法也沒有。不過,我又找到一棵柞樹,是在一個村子後面的山包上,柞樹葉子沒有人管,摘來喂蠶,柞樹葉子厚,也沒尖,鈍的三個角,蠶不怎麽愛吃,餓極了,就也吃。柞樹上有一邊枯了樹皮,是一個大枝叉砍去而導致的,那上面長黑木耳,這個神奇的發現,令我欣喜若狂,就一個褲兜裝柞葉,一個褲兜裝木耳,這種新鮮的自然生長的黑木耳,炒瘦肉十分好吃,它柔軟滑爽,木耳的味道足,有蕈香氣息。但是,一想到被幾十條蠶的生計壓着的奔勞,心裏面還有一些苦,這一次養蠶是用的皮鞋盒,照例也在蓋上紮了孔。夜深人靜,蠶吃桑葉,居然沙沙沙的響,月光從窗透進來,蠶兒吃得有聲有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嶽麓書社
第1節:秋椒小燒第2節:黲子魚第3節:味蕾上的故鄉第4節:蘄州油薑
第5節:望潮兒第6節:蝤蠓 江蟹生第7節:竜坪山藥燉板鴨第8節:初識鐵觀音 雞腿上的紅絲綫
第9節:雞冠花第10節:南瓜第11節:霧江南第12節:夜宵
第13節:柚子第14節:桑椹(1)第15節:桑椹(2)第16節:包𠔌 竹葉菜
第17節:鍋巴粥第18節:白的鵝灰的鵝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