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正史 》  hàn shū     》
hàn shū juàn shí sān yì xìng zhū hóu wáng biǎo dì yī
    
bān gù Ban Gu
    bān biāo Ban Biao 
 昔诗书述虞夏之际,舜禹受袒,〔一〕积德累功,洽于百姓,摄位行政,考之于天,〔二〕经数十年,然后在位。殷周之王,乃繇卨稷,〔三〕修仁行义,历十余世,至于汤武,然后放杀。〔四〕秦起襄公,章文、缪,献、〔五〕孝、昭、严,稍蚕食六国,〔六〕百有余载,至始皇,乃并天下。以德若彼,用力如此其(艰)〔
〕难也。〔七〕
〔一〕师古曰:「古禅字,音上扇反。」
〔二〕师古曰:「谓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考之于天,知已合天心不也。」
〔三〕师古曰:「繇读与由同。」
〔四〕师古曰:「杀读曰弒。它皆类此。」
〔五〕师古曰:「言奏之初大,起于襄公始为诸侯,至文公、缪公、献公,更为章着也。襄公,庄公之子;文公,襄公之子也。缪公,德公之少子;献公,灵公之子也。」
〔六〕师古曰:「孝谓孝公也,即献公之子。昭谓昭襄王,即惠王之子,武王之弟也。严谓庄襄王,即昭襄王之孙,孝文王之子也。后汉时避明帝讳,以庄为严,故汉书姓及谥本作庄者皆易为严也。它皆类此。蚕食,谓渐吞灭之,如蚕食叶也。」
〔七〕师古曰:「,古艰字也。」
秦既称帝,患周之败,以为起于处士横议,诸侯力争,四夷交侵,以弱见夺。〔一〕于是削去五等,〔二〕堕城销刃,〔三〕箝语烧书,〔四〕内锄雄俊,外攘胡粤,〔五〕用壹威权,为万世安。〔六〕然十余年间,猛敌横发乎不虞,〔七〕适戍强于五伯,〔八〕闾阎逼于戎狄,〔九〕向应?于谤议,〔一〇〕奋臂威于甲兵。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桀而速自毙也。〔一一〕是以汉亡尺土之阶,繇一剑之任,五载而成帝业。〔一二〕书传所记,未尝有焉。何则?古世相革,皆承圣王之烈,〔一三〕今汉独收孤秦之弊。镌金石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一四〕其势然也。故据汉受命,谱十八王,月而列之,天下一统,乃以年数。〔一五〕讫于孝文,异姓尽矣。
〔一〕服虔曰:「言因横议而败也。」应劭曰:「孟轲云『圣王不作,诸侯恣行,处士横议』。」师古曰:「处士谓不官于朝而居家者也。横音(朝)〔胡〕孟反。次下『横发』,其音亦同也。」
〔二〕应劭曰:「周制,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三〕应劭曰:「坏其坚城,恐复阻以害己也。聚天下之兵,铸以为铜人十二,不欲令民复逆命也。古者以铜为兵。」师古曰:「堕音火规反。」
〔四〕应劭曰:「禁民聚语,畏其谤己。箝,缄也。箝与钳同。」晋灼曰:「许慎云『箝,?也』。」师古曰:「晋说是也。谓箝?其口,不听妄言也,即所谓禁耦语者也。箝音(某)〔其〕占反。?音蹑。」
〔五〕师古曰:「攘,却也。粤,古越字。」
〔六〕师古曰:「令威权壹归于己。」
〔七〕师古曰:「虞,度也。意所不度,谓之不虞。」
〔八〕师古曰:「适读曰谪。谪戍,谓陈胜、吴广也。伯读曰霸。五霸谓昆吾、大彭、豕韦、齐桓、晋文也。谪音陟厄反。」
〔九〕应劭曰:「周礼二十五家为闾。阎音檐,门闾外旋下荫,谓之步檐也。闾阎民陈胜之属,言其逼秦甚于戎狄也。」师古曰:「闾,里门也。阎,里中门也。陈胜、吴广本起闾左之戍,故总言闾阎,应说非也。闾左解在陈胜传。偪音逼。」
〔一〇〕服虔曰:「?音惨。」应劭曰:「秦法,诽谤者族。今陈胜奋臂大呼,天下莫不向应,向应之害更?烈于所谤议也。」师古曰:「向音响。响应者,如响之应声。?,痛也。服音是也。」
〔一一〕师古曰:「乡读曰向,谓曩时也。秦禁,谓堕城销刃、箝语烧书之属是也。」
〔一二〕师古曰:「繇读与由同。任,用也,事也。」
〔一三〕师古曰:「革,变也。烈谓余烈也。」
〔一四〕师古曰:「镌,琢石也,音子全反。」
〔一五〕应劭曰:「谱音补。项羽为西楚霸王,为天下主,命立十八王,王高祖于蜀汉。汉元年,诸王毕封各就国,始受命之元,故以冠表焉。」张晏曰:「时天下未定,参错变易,不可以年纪,故列其月,五年诛籍,乃以年纪焉。」
 
		校勘记
三六三页五行秦起襄公,章文、缪,献、〔五〕孝、昭、严,稍蚕食六国。注〔五〕在「献」下,明颜以「章文、缪、献」断句。王念孙说献公在缪公之后十六世,而与文、缪并数,既为不伦,且上下句法,亦属参差。当断「章文、缪」为句,「献、孝、昭、严」为句。王先谦说王说是。
三六三页六行其(艰)〔〕难也。钱大昭说「艰」当作「」。按景佑、殿、局本都作「」。
三六四页一二行横音(朝)〔胡〕孟反。景佑、汲古、殿、局本都作「胡」。
三六五页一行箝音(某)〔其〕占反。景佑、汲古、局本都作「其」。
三六六页二栏十格「故齐将」,钱大昭说当作「齐王」。按景佑、殿本都作「齐王」。
三六七页一栏十五格「廿一」,景佑、本都作「卅一」。王先谦说作「卅一」是。
三六七页二栏二至十八格缺字据殿、局本补,十九格据局本补。
三六七页三栏缺字据殿、局本补。十六格「卅二」,景佑本作「廿二」。朱一新说作「廿二」是。
三六七页四栏缺字据殿、局本补。
三六八页一栏十六格「卅四」,景佑、殿、局本都作「廿四」。朱一新说作「廿四」是。
三六八页二栏十一格「七」字据殿本补。十四格「七」字据殿、局本补。十八格八字原在十九格,据景佑、殿、局本移上。
三六八页三栏十四格「八」字据殿、局本补。
三六九页二栏七格「安成」,王先谦说殿本作「成安」是。
三七〇页二栏原分作三栏,据王先谦说并。十七格,殿本作「十三」是。
三七一页三栏王先谦说九格「二」字衍。按景、汲古本有,殿、局本无。
三七一页四栏王先谦说九格「三」字衍。按景佑、汲古本有,殿、局本无。
三七三页二栏七格「十二」,景佑、汲古、殿、局本都作「十三」。
三七三页三栏五格「十一」据殿、局本补。
三七三页四栏四格「廿四」据殿、局本补。
三七三页五栏原分作二栏,殿本并为一栏。王先谦说殿本不误。
三七四页三栏二格「汉围」,景佑、殿、局本都作「围汉」。
三七六页六栏五格,王先谦说「王」当为「国」,各本误。
三七七页四栏五格,王先谦说「月」字衍。按景按本有,殿本无。
三七九页一栏一格,王先谦说「一」字衍。按汲古本有,景佑、殿、局本无。
三七九页四栏一格,景佑、殿本都无「帝」字。
三八一页三栏王先谦说五、七格「二」字衍。按景佑本有,殿、局本无。八格「二」字据景佑、汲古、殿、局本补。
三八二页一栏王先谦说七格「三」字衍。按景佑、汲古本有,殿、局本无。
三八二页二栏王先谦说七格「四」字衍。按景佑、汲古本有,殿、局本无。
三八二页三栏八格十一字原在九格,汲古本同,王先谦说误。据景佑、殿、局本移上。
			| 公元前 | 汉 | 楚 | 分为衡山 | 分为临江 | 分为九江 | 赵 常山 | 分为代 | 齐 临淄 | 分为济北 | 分为胶东 | 雍 分关中 | 塞 分关中 | 翟 分关中 | 燕 | 分为辽东 | 魏 | 分为殷 | 韩 | 分为河南 |  |  
			| 206 | 元年一月应劭曰:诸王始受封之月也。十八王同时称一月。赵歇起已二十七月,徙为代王。皆以月数旁行题都上云。」 | 西楚霸王项籍始,为天下主,命立十八王 | 王吴芮始,故番君。师古曰:「番音蒱河反。」 | 王共敖始,故楚柱国师古曰:「共读曰恭」 | 王英布始,故楚将。 | 王张耳始,故赵将 | 廿七 王赵歇始,故赵王。 | 王田都始,故齐将。 | 王田安始,故齐将。 | 二十 王田市始,故齐王。 | 王章邯始,故秦将。 | 王司马欣始,故秦长史。 | 王董翳始,故秦都尉 | 王臧荼始,故燕将。师古曰:「荼音大胡反。」 | 三十 王韩广始,故燕王。 | 十九 王魏豹始,故魏王。 | 王司马卬始,故赵将 | 廿二 王韩成始,故韩王。 | 王申阳始,故楚将。 |  |  
			|  | 二月 | 二 都彭城。 | 二 都邾 | 二 都江陵。 | 二 都六 | 二 都襄国。 | 廿八 都代 | 二 都临淄。 | 二 都博阳。 | 廿一 都即墨。 | 二 都废丘。 | 二 都栎阳。 | 二 都高奴。 | 二 都蓟 | 卅一 都无终。 | 二十 都平阳。 | 二 都朝歌。 | 廿三 都阳翟。 | 二 都雒阳。 |  |  
			|  | 三月 | 三 | 三 | 三 | 三 | 三 | 廿九 | 三 | 三 | 廿二 |  | 三 | 三 | 三 | 三 | 卅二 | 廿一 | 三 | 廿四 | 三 |  
			|  | 四月 | 四 | 四 | 四 | 四 | 四 | 三十 | 四 田荣击都,降楚 | 四 | 廿三 | 四 | 四 | 四 | 四 | 卅三 | 廿二 | 四 | 廿五 | 四 |  |  
			|  | 五月 | 五 | 五 | 五 | 五 | 五 | 卅一 | 五 王田荣始,故齐相。 | 五 | 廿四 田荣击杀市;属齐。 | 五 | 五 | 五 | 五 | 卅四 | 廿三 | 五 | 廿六 | 五 |  |  
			|  | 六月 | 六 | 六 | 六 | 六 | 六 | 卅二 | 二 | 六 田荣击杀安;属齐。 |  | 六 | 六 | 六 | 六 | 卅五 | 廿四 | 六 | 廿七 项籍诛成 | 六 |  |  
			|  | 七月 | 七 | 七 | 七 | 七 | 七 | 卅三 | 三 |  |  | 七 邯守废丘,汉围之。 | 七 欣降汉。 | 七 翳降汉。 | 七 | 卅六 臧荼击杀广;属燕。 | 廿五 | 七 | 王郑昌始,项王立之 | 七 |  |  
			|  | 八月 | 八 | 八 | 八 | 八 | 八 | 卅四 | 四 |  |  | 八 | 属汉,为渭南,河上郡 | 属汉,为上郡。 | 八 |  | 廿六 | 八 | 二 | 八 |  |  
			|  | 九月 | 九 | 九 | 九 | 九 | 九 耳降汉。 | 卅五 歇复赵王 | 五 |  |  | 九 |  |  | 九 |  | 廿七 | 九 | 三 | 九 阳降汉。 |  |  
			| 205 | 十月 | 十 | 十 | 十 | 十 | 代王歇还王赵 | 歇以陈余为代王,号成安君。 | 六 |  |  | 十 汉拔我陇西 |  |  | 十 |  | 廿八 | 十 | 王韩信始,汉立之。 | 属汉,为河南郡 |  |  
			|  | 十一月 | 十一 | 十一 | 十一 | 十一 | 卅七 | 二 | 七 |  |  | 十一 |  |  | 十一 |  | 廿九 | 十一 | 二 |  |  |  
			|  | 十二月 | 十二 | 十二 | 十二 | 十二 | 卅八 | 三 | 项籍击荣,走平原,民杀之 |  |  | 十二 汉拔我北地。 |  |  | 十二 |  | 卅 | 十二 | 三 |  |  |  
			|  | 二年一月 | 二年一月 | 二年一月 | 十三 | 二年一月 | 卅九 | 四 | 二 项籍复立故齐王田假为王。 |  |  | 二年一月 |  |  | 二年一月 |  | 卅一 | 十三 | 四 |  |  |  
			|  | 二月 | 二 | 二 | 十四 | 二 | 四十 | 五 | 田荣弟横反城阳,击假,假奔楚,杀假 |  |  | 二 |  |  | 二 |  | 卅二 豹降,为王 | 十四 卬降汉。 | 五 |  |  |  
			|  | 三月 项王三万人破汉兵五十六万 | 三 | 三 | 十五 | 三 | 四十一 | 六 | 王广始,故田荣子,横立之 |  |  | 三 |  |  | 三 |  | 卅三 从汉伐楚 | 属汉,为河内郡 | 六 从汉伐楚 |  |  |  
			|  | 四月 | 四 | 四 | 十六 | 四 | 四十二 | 七 | 二 |  |  | 四 |  |  | 四 |  | 卅四 豹归,畔汉 |  | 七 |  |  |  
			|  | 五月 | 五 | 五 | 十七 | 五 | 四十三 | 八 | 三 |  |  | 五 汉杀邯;属汉为中地,陇西,北地郡。 |  |  | 五 |  | 卅五 |  | 八 |  |  |  
			|  | 六月 | 六 | 六 | 十八 | 六 | 四十四 | 九 | 四 |  |  |  |  |  | 六 |  | 卅六 |  | 九 |  |  |  
			|  | 七月 | 七 | 七 | 十九 | 七 | 四十五 | 十 | 五 |  |  |  |  |  | 七 |  | 卅七 |  | 十 |  |  |  
			|  | 八月 | 八 | 八 | 廿 | 八 | 四十六 | 十一 | 六 |  |  |  |  |  | 八 |  | 卅八 汉将韩信击虏豹。 |  | 十一 |  |  |  
			|  | 九月 | 九 | 九 | 廿一 | 九 | 四十七 | 十二 | 七 |  |  |  |  |  | 九 |  | 属汉,为河东,上党郡 |  | 十二 |  |  |  
			| 204 | 十月 | 十 | 十 | 廿二 | 十 | 四十八 汉灭歇。 | 十三 | 八 |  |  |  |  |  | 十 |  |  |  | 二年一月 |  |  |  
			|  | 十一月 | 十一 | 十一 | 廿三 | 十一 |  | 属汉,为太原郡 | 九 |  |  |  |  |  | 十一 |  |  |  | 二 |  |  |  
			|  | 十二月 | 十二 | 十二 | 廿四 | 布降汉。 |  |  | 十 |  |  |  |  |  | 十二 |  |  |  | 三 |  |  |  
			|  | 三年一月 | 三年一月 | 三年一月 | 廿五 |  |  |  | 十一 |  |  |  |  |  | 三年一月 |  |  |  | 四 |  |  |  
			|  | 二月 | 二 | 二 | 廿六 |  |  |  | 十二 |  |  |  |  |  | 二 |  |  |  | 五 |  |  |  
			|  | 三月 | 三 | 三 | 廿七 |  |  |  | 十三 |  |  |  |  |  | 三 |  |  |  | 六 |  |  |  
			|  | 四月 | 四 围汉荥阳 | 四 | 廿八 |  |  |  | 十四 |  |  |  |  |  | 四 |  |  |  | 七 |  |  |  
			|  | 五月 | 五 | 五 | 廿九 |  |  |  | 十五 |  |  |  |  |  | 五 |  |  |  | 八 |  |  |  
			|  | 六月 | 六 | 六 | 卅 |  |  |  | 十六 |  |  |  |  |  | 六 |  |  |  | 九 |  |  |  
			|  | 七月 | 七 | 七 | 卅一 |  |  |  | 十七 |  |  |  |  |  | 七 |  |  |  | 十 |  |  |  
			|  | 八月 | 八 | 八 | 子尉嗣为王。 |  |  |  | 十八 |  |  |  |  |  | 八 |  |  |  | 十一 |  |  |  
			|  | 九月 | 九 | 九 | 二 |  |  |  | 十九 |  |  |  |  |  | 九 |  |  |  | 十二 |  |  |  
			| 203 | 十月 | 十 | 十 | 三 |  |  |  | 廿 |  |  |  |  |  | 十 |  |  |  | 三年一月 |  |  |  
			|  | 十一月 | 十一 汉将韩信击杀龙且 | 十一 | 四 |  | 复赵,王张耳始,汉立之。 |  | 廿一 汉将韩信击杀广。属汉,为郡 |  |  |  |  |  | 十一 |  |  |  | 二 |  |  |  
			|  | 十二月 | 十二 | 十二 | 五 |  | 二 |  |  |  |  |  |  |  | 十二 |  |  |  | 三 |  |  |  
			|  | 四年一月 | 四年一月 | 四年一月 | 六 |  | 三 |  |  | 齐国 |  |  |  |  | 四年一月 |  |  |  | 四 |  |  |  
			|  | 二月 | 二 | 二 | 七 |  | 四 |  |  | 王韩信始,汉立之。 |  |  |  |  | 二 |  |  |  | 五 |  |  |  
			|  | 三月 | 三 | 三 | 八 |  | 五 |  |  | 二 |  |  |  |  | 三 |  |  |  | 六 |  |  |  
			|  | 四月 | 四 | 四 | 九 |  | 六 |  |  | 三 |  |  |  |  | 四 |  |  |  | 七 |  |  |  
			|  | 五月 | 五 | 五 | 十 |  | 七 |  |  | 四 |  |  |  |  | 五 |  |  |  | 八 |  |  |  
			|  | 六月 | 六 | 六 | 十一 | 更为淮南国。 | 八 |  |  | 五 |  |  |  |  | 六 |  |  |  | 九 |  |  |  
			|  | 七月 | 七 | 七 | 十二 | 王英布始,汉立之。 | 九 |  |  | 六 |  |  |  |  | 七 |  |  |  | 十 |  |  |  
			|  | 八月 | 八 | 八 | 十三 | 二 | 十 |  |  | 七 |  |  |  |  | 八 |  |  |  | 十一 |  |  |  
			|  | 九月 | 九 | 九 | 十四 | 三 | 十一 |  |  | 八 |  |  |  |  | 九 反。汉诛荼。 |  | 置梁国。 |  | 十二 |  | 初置长沙国。 |  
			| 202 | 五年 即皇帝位 | 正月 汉诛籍。王韩信始 | 十 芮徙长沙 | 十二月 汉虏尉。 | 二年 | 十二月乙丑,耳薨。 | 以太原为国。 |  | 徙韩信王楚。 |  |  |  |  | 后九月,王卢绾始,故太尉 |  | 王彭越始 |  | 四年 |  | 二月乙未,王吴芮始,六月,薨。 |  
			| 201 | 六年 | 十一月信废为侯。 |  |  | 三 | 一 子敖嗣为王。 | 王韩信始,九月,信反,降匈奴。 |  |  |  |  |  |  | 二 |  | 二 |  | 五 信徙太原 |  | 成王臣嗣 |  
			| 200 | 七年 |  |  |  | 四 | 二 |  |  |  |  |  |  |  | 三 |  | 三 |  |  |  | 二 |  
			| 199 | 八年 |  |  |  | 五 | 三 敖废为侯 |  |  |  |  |  |  |  | 四 |  | 四 |  |  |  | 三 |  
			| 198 | 九年 |  |  |  | 六 |  |  |  |  |  |  |  |  | 五 |  | 五 |  |  |  | 四 |  
			| 197 | 十年 |  |  |  | 七 |  |  |  |  |  |  |  |  | 六 |  | 六 越反,诛。 |  |  |  | 五 |  
			| 196 | 十一年 |  |  |  | 八 布反,诛。 |  |  |  |  |  |  |  |  | 绾反,降匈奴。 |  |  |  |  |  | 六 |  
			| 195 | 十二年 |  |  |  |  |  |  |  |  |  |  |  |  |  |  |  |  |  |  | 七 |  
			| 194 | 孝惠元年 |  |  |  |  |  |  |  |  |  |  |  |  |  |  |  |  |  |  | 八 |  
			| 193 | 二年 |  |  |  |  |  |  |  |  |  |  |  |  |  |  |  |  |  |  | 哀王回嗣 |  
			| 192 | 三年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191 | 四年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 190 | 五年 |  |  |  |  |  |  |  |  |  |  |  |  |  |  |  |  |  |  | 四 |  
			| 189 | 六年 |  |  |  |  |  |  |  |  |  |  |  |  |  |  |  |  |  |  | 五 |  
			| 188 | 七年 | 初置鲁国 |  | 初置淮阳国。 |  | 复置常山国。 |  | 初置吕国 |  |  |  |  |  |  |  |  |  |  |  | 六 |  
			| 187 | 高后元年 | 四月,王张偃始,高后外孙 |  | 四月辛卯,王强始,高后所诈立孝惠子。 |  | 四月辛卯,王不疑始,高后所诈立孝惠子 |  | 四月辛卯,王吕台始,高后兄子 |  |  |  |  |  |  |  |  |  |  |  | 七 |  
			| 186 | 二年 | 二 |  | 二 |  | 不疑薨,谥曰哀,无子;十月癸丑,王义始,故襄城候。 |  | 台薨,谥曰肃;子嘉嗣为王 |  |  |  |  |  |  |  |  |  |  |  | 共王若嗣 |  
			| 185 | 三年 | 三 |  | 三 |  | 二 |  | 二 |  |  |  |  |  |  |  |  |  |  |  | 二 |  
			| 184 | 四年 | 四 |  | 四 |  | 义立为帝;五月丙辰,王朝始,故轵侯 |  | 三 |  |  |  |  |  |  |  |  |  |  |  | 三 |  
			| 183 | 五年 | 五 |  | 五 强薨,谥曰怀,无子。 |  | 二 |  | 四 |  |  |  |  |  |  |  |  |  |  |  | 四 |  
			| 182 | 六年 | 六 |  | 王武始,故壶关侯。 |  | 三 |  | 嘉坐骄废;十一月,王吕产始。 |  |  |  |  |  |  |  |  |  | 初置梁国 |  | 五 |  
			| 181 | 七年 | 七 |  | 二 |  | 四 | 赵王吕禄始,高后兄子。 | 产徙梁;十一月丁巳,王大始,故平昌侯。 |  |  |  |  |  | 初置燕国 |  |  |  | 二月,王吕产始 |  | 六 |  
			| 180 | 八年 | 八 偃废为侯 |  | 三 武以非子诛。 |  | 五 朝以非子诛。 | 八月,汉大臣共诛禄 |  |  |  |  |  |  | 七月癸丑,王吕通;八月,汉大臣共诛通。 |  |  |  | 二 汉大臣共诛产 |  | 七 |  
			| 179 | 孝文元年 |  |  |  |  |  |  |  |  |  |  |  |  |  |  |  |  |  |  | 八 |  
			| 178 | 二年 |  |  |  |  |  |  |  |  |  |  |  |  |  |  |  |  |  |  | 靖王产嗣 |  
			| 177 | 三年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176 | 四年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 175 | 五年 |  |  |  |  |  |  |  |  |  |  |  |  |  |  |  |  |  |  | 四 |  
			| 174 | 六年 |  |  |  |  |  |  |  |  |  |  |  |  |  |  |  |  |  |  | 五 |  
			| 173 | 七年 |  |  |  |  |  |  |  |  |  |  |  |  |  |  |  |  |  |  | 六 |  
			| 172 | 八年 |  |  |  |  |  |  |  |  |  |  |  |  |  |  |  |  |  |  | 七 |  
			| 171 | 九年 |  |  |  |  |  |  |  |  |  |  |  |  |  |  |  |  |  |  | 八 |  
			| 170 | 十年 |  |  |  |  |  |  |  |  |  |  |  |  |  |  |  |  |  |  | 九 |  
			| 169 | 十一年 |  |  |  |  |  |  |  |  |  |  |  |  |  |  |  |  |  |  | 十 |  
			| 168 | 十二年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一 |  
			| 167 | 十三年 |  |  |  |  |  |  |  |  |  |  |  |  |  |  |  |  |  |  | 十二 |  
			| 166 | 十四年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三 |  
			| 165 | 十五年 |  |  |  |  |  |  |  |  |  |  |  |  |  |  |  |  |  |  | 十四 |  
			| 164 | 十六年 |  |  |  |  |  |  |  |  |  |  |  |  |  |  |  |  |  |  | 十五 |  
			| 163 | 后元元年 |  |  |  |  |  |  |  |  |  |  |  |  |  |  |  |  |  |  | 十六 |  
			| 162 | 二年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七 |  
			| 161 | 三年 |  |  |  |  |  |  |  |  |  |  |  |  |  |  |  |  |  |  | 十八 |  
			| 160 | 四年 |  |  |  |  |  |  |  |  |  |  |  |  |  |  |  |  |  |  | 十九 |  
			| 159 | 五年 |  |  |  |  |  |  |  |  |  |  |  |  |  |  |  |  |  |  | 二十 |  
			| 158 | 六年 |  |  |  |  |  |  |  |  |  |  |  |  |  |  |  |  |  |  | 二十一 |  
			| 157 | 七年 |  |  |  |  |  |  |  |  |  |  |  |  |  |  |  |  |  |  | 二十二 来朝,薨。无子,国除 |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qiányīzhānghuí   hòuyīzhānghuí >>    
 【选集】èr shí sì sh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