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康震評說蘇東坡 》
第15節:二、步入仕途(8)
康震 Kang Zhen
一天,蘇軾和幾位朋友在西湖孤山竹閣前一臨湖亭子裏閑坐聊天,忽見一艘畫舫緩緩靠近亭子。船上一位美貌女子,嫻雅端莊,低眉鼓箏一麯,箏聲縹緲如夢,如怨如慕。一麯未了,卻聽那女子對蘇軾說:"我自幼就仰慕蘇大人的才華,凡是您的詩文我都盡力收集閱讀,愛不釋手。可惜無緣相見!我早就嫁人了,本不該拋頭露面,可今天聽說您要來湖中遊玩,實在忍不住要來見您一面,了卻多年的宿願,給您獻上一麯,聊表心意。"說罷返回船艙,不一會兒畫舫就消失在湖山的深處,衹有隱約的箏音在湖面飄蕩(事載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宋·袁文《甕牖閑評》)。
感傷的美麗引出感傷的詞句,蘇軾詞創作的生涯就是在杭州開始的,他寫道: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欲待麯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江神子·江景》)
鳳凰山下,雨過天晴,清風吹拂,晚霞明媚。那水中潔白的荷花,輕盈美麗。不知從何處飛來翩翩白鷺,與這荷花相映成趣。忽然傳來一陣哀怨的箏音,其中自有一段苦苦的相思之情,令人不禁動容!麯終之後正要詢問你的姓名,卻不見了你的蹤影,衹有隱約的青山陪伴着我……
如果說杭州是蘇軾詞創作的起點,那麽,在密州任職期間則是蘇軾詞創作的飛躍階段。一個中秋月夜,蘇軾無比思念多年不見的弟弟蘇轍,心情非常苦悶,他喝了一個通宵,酩酊大醉之際,為我們帶來千古中秋絶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嚮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詞的上闕,詩人想要乘着清風,飛到月宮裏去,因為現實生活是如此地令人沮喪!但很快詩人就否决了這個想法。還是回到人世間來吧,天上宮闕固然瀟灑自在,可千裏月光傳遞的卻是一縷縷的人間溫情。這正是蘇軾的本來面目,他超然達觀,卻從不孤芳自賞;他熱情好客,卻從不世故圓滑;他才華橫溢,卻從不自鳴得意。這首詞中,飽含着巨大的人間深情與超越智慧。
這個中秋月夜,蘇軾歡飲達旦,大醉之際更加懷念弟弟子由。蘇轍的文才尚難與兄長相媲美,但他卻是蘇軾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他的書信與關懷是蘇軾在塵世喧囂中所能聽到的最清澈的知己之音。當蘇軾身邊高朋滿座,賓客如雲的時候,子由的情意也許並不顯得更多、更深厚,但當蘇軾不小心得罪了權貴,變得行單影衹,子由那平淡篤實的情懷便幾乎成為蘇軾體味溫情世界的全部內容,成為蘇軾復原精神氣力的重要源泉。
想當年,他們通過製舉後各奔前程,蘇軾的詩句中便充滿了宿命的傷感:"亦知人生要有別,但恐歲月去飄忽。……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愛高官職!"(《辛醜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細算起來,兄弟二人已有整整五年沒有見面了……所以今夜,這一點點月光,又如何消解內心如潮的涌動?如何填滿我內心無邊的怨愁?手邊的酒樽緩緩移動,洋溢着久違的醇香,仿佛衹是一剎那的錯愕、幻覺,詩人在月影酒香裏一陣眩暈。恍惚間,他喃喃自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傢講壇 |
|
|
第1節:康震評說蘇東坡序 | 第2節:一、少年成名(1) | 第3節:一、少年成名(2) | 第4節:一、少年成名(3) | 第5節:一、少年成名(4) | 第6節:一、少年成名(5) | 第7節:一、少年成名(6) | 第8節:二、步入仕途(1) | 第9節:二、步入仕途(2) | 第10節:二、步入仕途(3) | 第11節:二、步入仕途(4) | 第12節:二、步入仕途(5) | 第13節:二、步入仕途(6) | 第14節:二、步入仕途(7) | 第15節:二、步入仕途(8) | 第16節:二、步入仕途(9) | 第17節:二、步入仕途(10) | 第18節:三、大難臨頭(1) | 第19節:三、大難臨頭(2) | 第20節:三、大難臨頭(3) | 第21節:三、大難臨頭(4) | 第22節:三、大難臨頭(5) | 第23節:三、大難臨頭(6) | 第24節:三、大難臨頭(7)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