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論語》心得   》 第15節:君子之道(2)      於丹 Yu Dan

  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衹有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當我們很明白如何取捨,那麽那些煩惱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知者不惑”。
  什麽叫“勇者不懼”?
  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兩強相遇勇者勝”,也就是說,當你的內心足夠勇敢,足夠開闊,你就有了一種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個真君子做到了內心的仁、知、勇,從而就少了憂、惑、懼。
  孔子說這三條我做不到。子貢說“夫子自道也”,您說的不就是您自己嘛!
  大傢看,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來“苛責”內心。
  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更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我們今天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很多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因此,衹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爺不給我機會,也不抱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瞭解我。
  一個人內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減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而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古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今人學習是為了炫耀於人、取悅於人。
  真正尊崇學問的人,他的學習是為了人心靈的建樹。從書本上學,從社會上學,從小學到老,無非是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
  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而且內心忠誠的公民,然後以此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學習的目的就是完成這麽一個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而“為人之學”又是什麽呢?
  它是把學到的知識當成工具,當成一種技能,以之謀一份職業,為自己謀一份福利。
  孔子曾經直截了當地跟他的學生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雍也》)。就是說,要想着提高修養,不要老惦記眼前的一點點私利。
  孔子從來不說做君子就要像誰誰誰那樣,在孔子看來,做君子就是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因為衹有你的內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這使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
  在一條小街上,三個裁縫開了三傢裁縫店,每一傢都想招攬最多的客人。
  第一個裁縫挂出一塊大牌子,上寫: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縫。
  第二個裁縫一看,覺得我要比他更高一點啊,於是做了一塊更大的牌子,上面寫着:我是全國最好的裁縫。
  第三個裁縫想了想,難道我還能寫是全世界最好的裁縫嗎?想了半天,最後他做了一塊很小的牌子挂出去,結果這條街上的客人都來了第三傢,前兩傢變得冷冷清清。
  第三個裁縫的牌子寫的是什麽?上面寫道:我是這條街上最好的裁縫。
  也就是說,他把視綫收回到眼前,從當下做起,反而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做好自己的事,當一個善良的人,這是《論語》對於君子的第一條界定。但是不是做一個善良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君子了呢?還不是。
  做一個內心完善的善良的人,是成為君子的前提。但僅有這個是不夠的,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僅是一個好人,還要是偉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懷天下,奮發有為。
  孔子曾經說過,“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小傢,自己的小日子,那麽這個人就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
  孔子的學生曾子曾經說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這樣一份擔當,後來就演化成了中國儒傢人格中所謂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傢和道傢從來不是徹底分離的,而是人格理想的兩端。用林語堂先生的話來講,中國每一個人的社會理想都是儒傢,而每一個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灰色的孔子與多彩的世界—易中天第2節:天地人之道(1)
第3節:天地人之道(2)第4節:天地人之道(3)
第5節:天地人之道(4)第6節:心靈之道(1)
第7節:心靈之道(2)第8節:心靈之道(3)
第9節:心靈之道(4)第10節:處世之道(1)
第11節:處世之道(2)第12節:處世之道(3)
第13節:處世之道(4)第14節:君子之道(1)
第15節:君子之道(2)第16節:君子之道(3)
第17節:君子之道(4)第18節:君子之道(5)
第19節:朋友之道(1)第20節:朋友之道(2)
第21節:朋友之道(3)第22節:朋友之道(4)
第三部分 於丹《論語》心得之六 理想之道(1)第三部分 於丹《論語》心得之六 理想之道(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