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千夫所指 》
第15節:傳聞的偏差(2)
孔慶東 Kong Qingdong
編輯部裏再傳達:
“某人文章不可發!”
傳到境外成笑話:
“某人此刻已被抓!”
這個小姚啊,可能以為自己寫的還是笑話,可是對於我和我的一些老師、同事來說,這種事發生過何止一次兩次啊。我問一些外地媒體,為什麽總是轉載我在北京發過的文章,答曰:北京發過了,說明上面認為你的問題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我們再發就安全了,再說多給你一次稿費,你有啥不樂意的呢?我02年到韓國開會,遇到一位中國老師,緊握我的手嚮我祝賀:“孔老師你逃出來啦?錢理群老師出來了嗎?”我說我們啥時候“進去過”啊?直到上個禮拜,還有西安的一位朋友問我:“餘傑、摩羅到底判了幾年啊?”這些傳聞跟上面講的“娛記”視角不同,一些娛記是惟恐天下不亂,這些朋友是擔心天下大亂,然而消息同樣都不準確。其實很多娛記也是有社會良心和正義感的,衹是不知道如何看待和處理信息來源而已。我這次出差,遇到一位年輕的都市報記者,很喜歡讀我的文章,但他直言不諱地批評我為什麽開辦“天價寫作班”,為什麽不面嚮打工子弟。我首先感謝他率直的批評,但是問他,你采訪過誰?是學生還是老師?新聞的生命在於真實,你怎麽激動之下就給忘記啦?去北京不方便,那也起碼動腦子想一想,那些人會做那樣的事情嗎?那些不負責任的新聞,你一看標題,就應該明白,主語、定語都是可疑的。任何講座都不能短時間提高寫作能力,此事倒是暴露出了我們的許多年輕的記者,無論寫作能力、采訪能力、特別是對事物的判斷能力,都有待深深自省啊。人傢主辦者辛辛苦苦辦個好事,本來就夠操心煩惱的,那些老師不過是挂個名去講講課,助人為樂而已,更應該幫忙的本來是媒體。可是你們為什麽看任何事情都要懷着陰暗的心理,非要把王菲的女兒說成兔唇而後快呢?
中國的大報相對來說,還是真實可信負責任的,缺點在於不夠及時,語言不夠活潑。中國的小報的優點是靈活迅捷,但往往不可信,幸好他們勇於犯錯誤也勇於糾正錯誤。所以我們要大報小報結合來看,正面反面結合來聽,才能像阿慶嫂說的:“這茶吃到這會兒,剛吃出點味兒來。”
說到這次去西安,心情是很愉快的。首要的原因還是俺那個庸俗的心理——吃了幾頓陝西風味。我除了第一故鄉哈爾濱和第二故鄉北京以外,去的最多的城市就是十三朝古都西安了,已經去過十次以上,東綫、西綫、北綫的景點都多次遊覽過,兵馬俑的萬人坑和楊玉環洗澡的一人坑都看過四五回了。陝西有歷史、有文化、有美食、有美人,有土有洋、有莊有諧,有賈平凹,還有賈三包子。賈平凹去年寫的《秦腔》送了我一本,我高度評價,但是沒寫書評——既然沒空表揚,也就不雞蛋裏挑骨頭非把人往陰暗裏擠兌。今年去西安,在飯館裏看見老賈又胡亂題了些個字,這次沒有反感,而是想,西安真好啊,北京作傢就不敢這麽亂寫。要是王蒙寫個“大媽傢常菜”,王朔寫個“吃你沒商量”,劉心武寫個“秦可卿小炒肉”,那媒體還不把他們拍成煎餅?而西北人民很像東北人民,多是與人為善,表面粗豪內裏溫情的。那天上午幾位西安的媒體朋友陪我去見某大書店的領導,出租司機半路停車,到路邊去買東西,我們想他是去買煙吧,司機幽默地說:“我不是去買刀。”車子開到了地方,我們下了車,司機忽然說:“錢不用給了。”接着這個小夥子也下車,跑到車尾,脫下白色背心,鋪在後蓋上說:“孔老師,你一上車我就認出你了。給我簽個名吧,這是我剛纔買的筆。”我們都很感動,我像阿Q畫圓似的抖抖地簽了名。大街上一個光膀子的小夥子跟幾個大漢在寫字,場面很傳奇,一些路人圍攏過來,我們就趕緊散了。
懷着跟這件事有關的心情,我在做電視節目時,真誠地用陝西話吹捧陝西觀衆說:“陝西人民就是有文化,一開口就是秦磚漢瓦,隨便拉一個到北京去,不是副教授,就是評論傢!”鬍說鬍說,偏差偏差,天下寫字人,本來是一傢,美人畫成張飛,張飛改成福娃,最後塗個黑扇面,皆大歡喜笑哈哈——斷腸人在天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評論一:孔慶東的“醉寫術” | 第2節:“千夫所指”孔慶東 | 第3節:東博書院取經記 | 第4節:目錄 | 第5節:自序:千夫所指 | 第6節:30年前的月亮 | 第7節:多情最數王憐花 | 第8節:記得那人同坐 | 第9節:帝國主義的乏走狗 | 第10節:孔子論廟災 | 第11節:國劇運動 | 第12節:哪兒的大米好吃?(1) | 第13節:哪兒的大米好吃?(2) | 第14節:傳聞的偏差(1) | 第15節:傳聞的偏差(2) | 第16節:2005年總結 | 第17節:讓所有的日子都來吧 | 第18節:人大日記(1) | 第19節:人大日記(2) | 第20節:生命在於靜止嗎?(1) | 第21節:生命在於靜止嗎?(2) | 第22節:慶東舊體詩四首 | 第23節:不敢說吳清源 | 第24節:愚人節遠行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