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聲音與憤怒   》 第15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4)      張鐵志 Zhang Tiezhi

  衝撞樂團的主唱JoeStrummer坦言他們進入主流唱片公司CBS是為了讓更多人聽到他們的聲音,激起更多人的意識覺醒。這也是所有以巨星演唱會或專輯來推銷社會議題的主要目的。事實證明不論是七○年代的"搖滾對抗種族主義"(RockAgainstRacism),還是八○年代的聲援曼德拉演唱會,都大大讓這些議題在主流媒體和年輕人之中獲得註意,甚至讓樂迷認同這些議題是進步或是"酷"的。
  美國重要的異議政論刊物TheNation4曾質問九○年代著名政治樂隊"討伐體製"(RageAgainsttheMachine)成員、現為Audioslave吉他手的TomMorello,他如何一方面參與那些反對大企業的全球化鬥爭,一方面又身處主流唱片公司中?TomMorello的回答是:"過去,'討伐體製'因為在主流公司,而在全球散播了1500萬張顛覆思想的唱片。而且,我們和唱片公司簽約的唯一條件就是樂團在各方面都要擁有自主權,且明文記載於合約中。"
  這或許是他們的幸運,可以保持商業機製和自主創作的平衡,但不是每個創作者都可以逃離這個兩難睏境。從六○年代的鮑伯·迪倫,到七○年代的"性手槍"、衝撞樂團,八○年代的許許多多重金屬樂團,再到九○年代的"涅"(Nirvana)、"珍珠果醬"(PearlJam)和"電臺司令"(Radiohead),這些樂團從衹有理想的搖滾青年到擁有巨大名聲和財富的明星都經歷過徹底的混亂、自我懷疑,然後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尋找出路,最後在搖滾史留下他們掙紮的痕跡,或者血跡。
  7.
  搖滾樂具有一個深刻的理想主義傳統,而音樂人也的確在不斷尋求各種方式來實踐音樂的政治力量。
  三○年代,我們看到民歌之父WoodyGuthrie、PeteSeeger和共産黨的結合;六○年代,音樂人和學生運動或反戰運動在彼此聲援;八○年代的大型慈善演唱會為音樂與政治的結合塑造出了新界標。但這些演唱會除了喚醒民衆意識和募款外,似乎無法直接達成特定社會目標的改造,也無法讓這些價值在青年文化中紮根。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1)第2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2)
第3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3)第4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4)
第5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5)第6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6)
第7節:自序·那些憤怒的光影與聲音(7)第8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1)
第9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2)第10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3)
第11節:導讀·世界是孱弱的力量改變的(4)第12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1)
第13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2)第14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3)
第15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4)第16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5)
第17節:導論·搖滾樂是革命的號角還是伴奏(6)第18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1)
第19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2)第20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3)
第21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4)第22節:60年代:搖滾革命的原鄉(5)
第23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1)第24節:華麗搖滾:一場豔美曖昧的情欲欲革命(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