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界精英 》 風雲人物的傳奇經歷:馬雲正傳 》
第15節: 那段教書的日子
劉世英 Liu Shiying
3. 那段教書的日子
馬雲任教的高校,叫電子工業學院(現在已經更名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在當時,這所以理工科為主要特色的大學,並不缺電子、控製、機械等專業的優秀教師,卻在商務、貿易、外語等學科上師資貧乏。而這正是馬雲的特長,尤其是英語,當時"可能是杭州英語最好的一個",以至於好得可以用它來思考問題。
於是,馬雲就成為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的英語及國際貿易專業講師。如果說英語好跟馬雲從小在西湖邊拉着老外"開練"有直接關係以外,他在國際貿易領域的專長則更多是在高校任教這幾年培養起來的。
不僅僅是學識的增長,後來馬雲去杭州的一些夜校做兼職講師以後,更讓他結識了一大批做外貿生意的老闆,為日後創業打下了深厚的人脈基礎。所以,從這個細節上看,馬雲後來之所以能創業成功,與這一點是有一定關係的。如果他被分配到一所專業的外語院校,或者衹能教學生專業的英語課程,或許就不會有機會接觸那麽多做生意的人,也就不會理解商人們的真正需求。
剛剛進入高校的第一年,馬雲的工資大約每月89元。對一個剛剛畢業、又沒有什麽中、高級職稱的學生而言,他或許也沒覺得拿這點錢"委屈",比起他那些被分配到地方中學教書的同學而言,能在省會一級的城市任教,拿着一份穩定的薪水,已經是相當令人羨慕的了。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現在,高校就是馬雲的支點,而出色的外語水平、教學能力、人際交往天賦,正是馬雲撬動整個地球需要的那根"足夠長的棍"。
在高校任教了6年半,馬雲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每個學期,當馬雲走進教室,站在講臺上,面對一張張新面孔時,他看到的都是一雙雙猶如盯着外星人般的眼睛。顯然,學生們被眼前這個有着拿破侖般身材和"星宿老怪"般長相,與他們年齡相仿(1988年畢業時,馬雲24歲)的老師徹底陶醉了!
僅僅有這些當然不足以徵服他們,幸運的是,上帝還賜予了馬雲一張可以胜任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工作的"鐵嘴"。
在當今中國,要論英語的舌頭功夫,當屬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李陽,而馬雲居然還想PK李陽,"我研究過李陽的瘋狂英語,要是我加入進來,風頭會蓋過他,我的秘籍是真能叫人脫口講外語"。高校的英語教學,雖然沒了以應試教育為導嚮的"題海戰術",而且馬雲自己也常說"做試卷是最沒有能力的表現",但真想把這門課上得生動、充實,卻也是對一個教師綜合素質的巨大挑戰。
馬雲的天賦在這時已經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不喜歡搞一言堂式的死板教學,而是讓學生都能跟着一起互動起來,在一片歡歌笑語中學到知識,更增長見識。即使是給非外語專業的學生上課,馬雲也盡量采用全英文式的教學方式,一開始學生們還有很多抱怨,漸漸地他們就開始迷戀這種耳目一新的方式了。
馬雲後來的創業夥伴、"十八羅漢"之一的韓敏,就曾回憶道:"當時馬老師講課從來不按書本,而是海闊天空的跟大傢侃一些海外奇聞。而且當時同學們在大一時就開始報考英語四級,完全就是為了馬老師而考的,因為大傢覺得考不過就沒臉見他了……"
另外,與很多教師對所謂的"差生"不屑一顧截然相反,馬雲對他們反而格外"照顧"。因為他很清楚地記得,當年讀小學、中學時,就被他的大多數老師當作一個無可救藥的"差生"。那種被歧視的滋味是不堪回首的,別的老師他管不着,但自己的學生一定要對他們一視同仁。令馬雲欣慰的是,這些昔日的"差生"經過他一番調教,居然也能紛紛在課堂上滿口洋文,脫口而出。所以,現在馬雲也經常說一句讓當今的很多教師聽着格外刺耳的尖刻之語:沒有弱智的學生,衹有無能的老師!
據說,當時馬雲常常會無意中"傷害"了很多同事的自尊,這是怎麽一回
事呢?
原來,馬雲在英語課上經常會給大傢講一些課堂之外的東西,而且講得栩栩如生,以至於到後來很多學生幹脆為了聽他的演講而逃課(其他老師的課)。如此以來,當時很多同事都有些意見,私下裏紛紛調課,盡量避開與馬雲在同一時間上課。"你那邊是門庭若市、熙熙攘攘,我們這裏是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同事們經常這樣跟馬雲訴苦。
時至今日,在國內互聯網圈內,馬雲的能言就像張朝陽的時尚、陳天橋的穩重、王峻濤的迷球、王雷雷的直爽一樣出名。創辦阿裏巴巴之後,一直在國內土生土長的馬雲可以很輕鬆地在歐美嚮海外用戶作精彩演講,"水平絲毫不差於國內演講"。而據馬雲自己的解釋:"這兩下子主要是當年教書的時候練出來的,現在上臺從來不備草稿,一開口收都收不住。"
在大學教書期間,馬雲買房的趣事是值得一提的。那時候,像馬雲這樣的窮教師,並沒有太多閑錢,所以多數老師會選擇住在教師宿舍。而當時的馬雲卻出乎大多數同事、朋友甚至傢人的意外,他嚮自己的傢人和朋友拼拼湊湊藉了錢,在離學校不遠處買下了一套還算比較大的房子。在那個時候的人們看來,那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再過幾年,隨着教師福利的改善,當同事們都實現安居樂業的夢想之後,馬雲又把原先那套房子賣了,在西湖區文華路買了一套接近200平方米的房子,這就是日後常被人們提到的阿裏巴巴創業基地--湖畔花園。
精明的馬雲似乎天生就有種敏銳的商業嗅覺,在當時的中國,幾乎沒有人會有在房子上"做文章"這種想法,中國房地産市場的驟然升溫也是五六個年頭之後,而馬雲卻獨具慧眼地做了一次不動産投資。若幹年後,談起當年的購房心得,馬雲頗有感觸:"如果要我投資房産,我不會投資那些流行的房型。比如說一室一廳、兩室一廳。相反,如果我要投資,我會選擇一些比現在流行面積大一點的房子,比如當時的湖畔花園,那是比三室一廳要大一點的別墅,這樣我就永遠站在時代前面。如果有機會,我還會把現在的這套拋掉,去買個更好的。"
除了課上得好並贏得學生的尊敬、同事的"嫉妒"和領導的欣賞以外,青年教師馬雲最大的收穫,莫過於結交了一群日後可以同甘共苦、風雨同舟的好友。
這些朋友,有他的同事,有在夜校等地方認識的生意人,有崇拜馬老師的學生。若幹年以後,無論是馬雲率隊北上,還是殺回杭州,總有一些不離不棄的夥伴形影相隨,比如昔日的同事、現任阿裏巴巴副總裁的彭蕾,昔日的學生周悅紅、韓敏、戴珊、蔣芳等人,因為對這位馬老師的欽佩、崇拜,他們腦子一熱也跟着他一起闖蕩商界了。在後來的阿裏巴巴創業元老"十八羅漢"核心成員中,竟然有一大半是馬雲的學生,這在全世界的創業案例中也是極其罕見的。
許多年以後,馬雲無比自豪地站在中央電視臺的演播大廳裏,對着鏡頭告訴全中國億萬觀衆:天下沒人能挖走我的團隊!敢出如此狂言,是有足夠的底氣的。這底氣,便來源於這批日後可以與其走南闖北、生死相隨的好夥伴。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湖南文藝出版社 |
|
|
第1節:序 | 第2節:不把自己當英雄的英雄 | 第3節: 撮合百萬意中人的"網絡媒人" | 第4節: 不把自己當英雄的英雄 | 第5節:締造阿裏巴巴神話的至尊掌門 | 第6節:霸主的超越:敢保敢賠(1) | 第7節:霸主的超越:敢保敢賠(2) | 第8節:草根化創新:廣告無界 | 第9節: 瘋狂但不愚蠢的"瘋子" | 第10節:從懵懂少年到大學教師(1) | 第11節:從懵懂少年到大學教師(2) | 第12節:屢戰屢敗的"高考老兵"(1) | 第13節:屢戰屢敗的"高考老兵"(2) | 第14節:風雨馬老師 | 第15節: 那段教書的日子 | 第16節:海博翻譯社的艱苦歲月(1) | 第17節:海博翻譯社的艱苦歲月(2) | 第18節:"觸網"大洋彼岸(1) | 第19節:"觸網"大洋彼岸(2) | 第20節:西雅圖的意外"觸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