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又厚又黑红楼梦 》
第15节:第二篇太虚影视基地(7)
王小山 Wang Xiaoshan
我知道,有人会说,毕竟是电影。我也知道这是电影,但拍电影,外星人的事随便你编,回到地面,还是现实一点好。用夸张的手法拍电影,用好了很好看,用坏了,就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棋高不止一着
李少红接替胡玫出任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总导演后,经过一段时期的筹备,终于开始了运作的过程。从目前透露出的情况看,愚以为,这是一个值得期许的版本。
很多人都在怀念1987年王扶林版《红楼梦》,以为那是一个顶峰,后人无法超越。说这样话的人,估摸着大部分对《红楼梦》小说本身并没有花多少力气去琢磨。
1987年版电视剧最大的问题当然在于,它篡改了原著的结尾。我说过,《红楼梦》的一百二十回是一个整体,浑然天成,不可分割,但王扶林导演在一大堆所谓红学家的忽悠下,生生将其腰斩,再由红学家们狗尾续貂,把悲剧变成惨剧,好好一部书,就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了。什么人能腰斩名著?想来想去,也只有金圣叹了,金圣叹腰斩《水浒》并点评之,因为斩得好,评得妙,连点评的文字都成了经典。今天的红学家空有金圣叹之胆,而无金圣叹之才,徒增笑柄而已。退一步说话,就算原著后四十回像红学家们说的那样,是别人续写,但续写《红楼梦》的何止成百上千,为什么只有这个版本经受住了200年的考验,流传至今呢?这等功力是几个红学家开几次会就拼凑得出来的吗?
第二个问题,1987年版电视剧主要演员都从少年演到青年,与原著相悖,想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初次相见,都不到10岁,你弄一个喉结都长出来的半成年人,撒娇打闹(尤其贾宝玉,还动不动就猴在母亲奶奶怀里),看着就不像回事。
这两个问题,使1987年版《红楼梦》在开拍之前就注定失败了。李少红虽然也使用了官方学会的一些红学家做顾问,但显然,她是要以完整一百二十回的原著做蓝本的,而且也注意到了主人公们的年龄问题,为每个角色挑选了少年和青年两个演员,剩下就是如何衔接的问题了,已经比王扶林棋高了不止一着。
另外,1987年版《红楼梦》的演员大都是业余出身,他们哪里是在演戏,除了邓婕等少数几个人外,压根儿就是在背台词。20年过后,从事表演事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一点,李少红算是占了时代的便宜,她选才的余地大得太多了。
话虽如此,李少红版电视剧到底会成个什么样,还得拍出来再说,但超越1987年版,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上帝说:尼采死了!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薛宝钗在与林黛玉、史湘云、贾宝玉坐而论道时,讲了一个故事:"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红楼一春梦 |
|
|
第1节:序:关于"黑心杀手"王小山的黑材料(1) | 第2节:序:关于"黑心杀手"王小山的黑材料(2) | 第3节:第一篇红楼大讲坛(1) | 第4节:第一篇红楼大讲坛(2) | 第5节:第一篇红楼大讲坛(3) | 第6节:第一篇红楼大讲坛(4) | 第7节:第一篇红楼大讲坛(5) | 第8节:第一篇红楼大讲坛(6) | 第9节:第二篇太虚影视基地(1) | 第10节:第二篇太虚影视基地(2) | 第11节:第二篇太虚影视基地(3) | 第12节:第二篇太虚影视基地(4) | 第13节:第二篇太虚影视基地(5) | 第14节:第二篇太虚影视基地(6) | 第15节:第二篇太虚影视基地(7) | 第16节:第二篇太虚影视基地(8) | 第17节:第二篇太虚影视基地(9) | 第18节:第二篇太虚影视基地(10) | 第19节:第三篇贾府官方博客(1) | 第20节:第三篇贾府官方博客(2) | 第21节:第三篇贾府官方博客(3) | 第22节:第三篇贾府官方博客(4) | 第23节:第三篇贾府官方博客(5) | 第24节:第三篇贾府官方博客(6)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