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煮酒說水滸 》
第15節:煮酒說人(1)
瀋傢仁 Shen Guren
煮酒說人
37梁山三寨主
水泊梁山前前後後換了三個寨主,他們是白衣秀士王倫、托塔天王晁蓋和及時雨宋江。這三個寨主由於出身、地位、經歷的不同,在待人接物、處理問題上又各有不同。
白衣秀士王倫是梁山寨的第一任寨主、梁山事業的開拓者,出身是個落第的秀纔。雖說有些文化,不過離滿腹經綸還差了很多,又沒有什麽本事,衹不過是有些膽量。俗話說"秀纔造反十年不成",他卻造成了,好不容易占據了山頭,坐了第一把交椅,從此結束了遭人白眼、寄人籬下的局面,過着秤金分銀、頤使衆人,成甕喝酒、大碗吃肉的生活。這種美滋滋的好日子誰不想過呢?因此他就特別害怕比他強的人來投奔自己。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就成為他致命的弱點。林衝來投奔,又持有柴進的介紹信,連朱貴都認為:"既有柴大官人書緘相薦,亦是兄長名震寰海,王頭領必當重用。"壞事就壞在這"名震寰海"上,林衝乃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本領當然比王倫高出許多,而這正是王倫最害怕、最嫉妒的,他當然不敢接納林衝,想方設法要拒林衝於山門之外。因此,連杜遷、宋萬都覺得他"忘恩背義",不夠江湖義氣。也正因此,晁蓋等人上山,他更加不敢接納,這就必然引起林衝的不滿,最後火並了王倫。
王倫的不義,還表現在對待老百姓方面。對過往客商,衹要有錢,他從不放過。輕則用蒙汗藥麻倒,重則要人性命,既謀財又害命。對山寨周圍的群衆,也經常騷擾。阮小五說:"在先這梁山泊是我弟兄們的衣食飯碗,如今絶不敢去!"阮小七補充說:"這個梁山泊去處,難說難這!如今泊子裏新有一夥強人占了,不容打魚。"這兩個"難"字,說盡了王倫的霸道,也表達了和阮氏三雄一類的漁民們的痛楚和無奈。由此觀之,王倫占據山頭,是地道的強盜行為。
火並王倫後,晁蓋被推舉為梁山第二任寨主。晁蓋的為人,從《水滸》裏分析大概有四點:一是仗義疏財;二是好結交江湖人士;三是不懂得體察人情;四是有勇無謀,沒有什麽雄纔大略,卻有些傢長作風。正因此,他做了山大王後,雖也攔路打劫,但強調"衹可善取金帛財物,切不可傷害客商性命"。這就比王倫更有仁慈之心,但沒有完全擺脫強盜的品性。不過,晁蓋的手段畢竟比王倫高明了許多。他一即位,便把打劫來的生辰綱、財物及自己傢裏的金銀財帛賞賜給衆人,體現了他仗義疏財的一貫作風。做了梁山老大後,他又安排修理寨柵,打造兵器,命令手下嘍囉加緊操練,準備迎敵。這既穩定了軍心,又對梁山事業的鞏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的霸道和不體察人情,書中有很多這方面的例證。比如投奔王倫,他明知王倫的為人,但初會王倫還是被他的"熱情"所迷惑,而未察覺到王倫毫無收留之意,還對人說:"此恩不可忘報。"花榮上梁山投奔於他,人誇花榮神箭,惟獨他不信,使花榮很不開心。還有楊雄、石秀上山,講起時遷偷雞使祝傢莊誓與梁山為敵之事。晁蓋不分敵我,不恨祝傢莊人,反而責怪楊雄等人有辱山寨,盛怒之下,就要"孩兒們將這兩個與我斬訖報來"。作為梁山上的一把手,晁蓋處理事情也未免太輕率了一點。從他開口"孩兒們"的語調看,也完全是一副強盜的口吻,不免有類似王倫之嫌。他有勇無謀,沒有什麽雄纔大略,表現在對一些突如其來的事件的處理上。他總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衹講"芥立同心,共聚大義",對山寨前途無具體打算,這"大義"是什麽也不明確。他的這些弱點,書中也披露了不少。比如生辰綱事敗露後,他就慌張得不知所措,竟不知"走哪裏去好",一點主意都沒有。每當官兵來進剿,他都是"大驚",問吳用"如何迎敵?"關鍵時刻都是如此恐慌,缺乏主見,這怎能當好這一山之主呢?特別是曾頭市中箭之後,立下了這麽個荒謬、令人不可理喻的遺囑:"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他這不就成了第二個王倫了嗎?他公開的把水泊梁山當成了他晁蓋的私有財産,前途命運由他如此輕率安排。這一切充分說明晁蓋目光短淺、胸無大志、缺乏領導能力。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梁山好漢 |
|
|
第1節:專傢推薦 | 第2節:開捲解謎(1) | 第3節:開捲解謎(2) | 第4節:開捲解謎(3) | 第5節:開捲解謎(4) | 第6節:開捲解謎(5) | 第7節:開捲解謎(6) | 第8節:開捲解謎(7) | 第9節:開捲解謎(8) | 第10節:開捲解謎(9) | 第11節:百傢爭鳴(1) | 第12節:百傢爭鳴(2) | 第13節:百傢爭鳴(3) | 第14節:百傢爭鳴(4) | 第15節:煮酒說人(1) | 第16節:煮酒說人(2) | 第17節:煮酒說人(3) | 第18節:煮酒說人(4) | 第19節:煮酒說人(5) | 第20節:煮酒說人(6) | 第21節:煮酒說人(7) | 第22節:煮酒說人(8) | 第23節:品酒賞藝(1) | 第24節:品酒賞藝(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