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 青少年心理必讀:學生心理健康枕邊書   》 第15節:第二章:缷下迷惘千斤頂(2)      劉富強 Liu Fujiang

  其實在什麽時間,采用什麽樣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最高 ,都是因人而異的。我們學習就是要堅持走自己的路,不能見異思遷,看到別人學什麽,自己也趕緊去學,別人怎麽學,自己也跟着怎麽學,這樣豈不又成了"奴隸"?應該把握自己,堅持自己路子,而不能隨波逐流。
  對不會學習的人來說,學習是一件難事。但對會學習的人來說,學習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反而一天不學習,就會覺得虛度了年華。如果你覺得是一件難事,那你一直都在做學習的奴隸;如果你認為學習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那是因為你已經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活到老,學到老"就是一種視學習為快樂的人生態度。
  現代社會呼喚創新意識,而創新意識不僅要求我們青少年學生能聽取別人的意見,更要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大聲地亮出自己的意見。現代社會呼喚探究意識,探究是什麽,我們要知道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答一個問題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學習是一項綜合的腦力勞動,既然是勞動,就要付出努力,付出勞苦。做學習的主人,就是要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磨練自己剋服睏難,增強自己抗挫折的能力。
  總之,在知識的海洋裏,青少年學生要學會遨遊的本領,而不是僅僅嗆幾口水。青少年學生應該滿懷信心,嚮人們顯示,我們是學習的主人,而且完全可以成為學習的主人。在素質教育的原野上,每粒種子都能破土發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壯成長,每一朵鮮花都能自由開放,每一果實都能散發芬芳,我們每一位青少年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長的主人,未來社會的主人。
  二、天生我材必有用
  --差生的心理調節
  對於現如今的獨生子女來說,父母把所有的心血和愛都傾註於他們身上,因為他們是家庭的未來與希望。這可以說是他們的幸運,也可以說是他們的不幸:幸運的是,自他們出生以來,就被傢人如獲珍寶一樣地寵愛着、嬌養着,他們有着優異的生活環境與良好的學習條件:不幸的是,從少不更事的童年起,他們就被迫脫離屬於他們的童真與快樂,為着父母的期望和家庭的未來犧牲童心童趣,稚嫩的肩膀開始擔負起過多的家庭重負,也因此過早地捲入激烈的社會競爭中。
  學習原本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然而在今天,大人和社會的極端功利化抹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快樂。恐學、厭學與學習睏難等就像慢性瘟疫一樣在聰明可愛的孩子身上蔓延開來,讓父母頭疼,更讓孩子苦惱。
  周州是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卻因為學習成績不好,被老師和同學貼上了"差生"的標簽,在一次期中考試中,周州在他的作文裏寫下了這樣一篇差生自白書:
  我承認我是一個差生,一個不折不扣的差生。在老師和同學的眼裏,我沒有任何優點,而傢中爸爸疼愛的責備和媽媽不停的叮嚀,更讓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為此,我也很自責。上高中後,我不止一次地問自己為什麽付出沒有回報?為什麽努力了卻還是考不好?
  我想盡辦法去彌補,卻無濟於事,不管我怎樣努力都得不到理想的學習成績。看着其他同學拿着滿意的成績單歡天喜地地往傢趕,等候他們的是媽媽的表揚和爸爸的鼓勵,而我衹有拿着不及格的試卷準備接受爸爸的簽字與責備。爸爸、媽媽為我操碎了心,每當忐忑不安地帶着不及格的捲子回傢,小心翼翼地拿給他們看時,看到的是爸爸失望的神情和媽媽無盡的嘆息,面對爸爸眼中恨鐵不成鋼的責備,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他那種"望子成竜"的心情。我不能讓爸爸再生氣了,不能讓媽媽再嘆息了,因此,每當我考得不好的時候,我就會把捲子藏起來,不讓傢裏人看見。我知道這樣做很不對,但是我不想爸爸媽媽整天因為我的成績而擔心發愁,直到我考出好成績來拿給他們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1節:前言第2節:第一章:精心呵護你的心靈(1)
第3節:第一章:精心呵護你的心靈(2)第4節:第一章:精心呵護你的心靈(3)
第5節:第一章:精心呵護你的心靈(4)第6節:第一章:精心呵護你的心靈(5)
第7節:第一章:精心呵護你的心靈(6)第8節:第一章:精心呵護你的心靈(7)
第9節:第一章:精心呵護你的心靈(8)第10節:第一章:精心呵護你的心靈(9)
第11節:第一章:精心呵護你的心靈(10)第12節:第一章:精心呵護你的心靈(11)
第13節:第一章:精心呵護你的心靈(12)第14節:第二章:缷下迷惘千斤頂(1)
第15節:第二章:缷下迷惘千斤頂(2)第16節:第二章:缷下迷惘千斤頂(3)
第17節:第二章:缷下迷惘千斤頂(4)第18節:第二章:缷下迷惘千斤頂(5)
第19節:第二章:缷下迷惘千斤頂(6)第20節:第二章:缷下迷惘千斤頂(7)
第21節:第二章:缷下迷惘千斤頂(8)第22節:第二章:缷下迷惘千斤頂(9)
第23節:第二章:缷下迷惘千斤頂(10)第24節:第二章:缷下迷惘千斤頂(1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