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觀音菩薩傳奇   》 第十五回一念興定中塵劫現 功行滿心上白蓮生      曼陀羅室主 Man Tuoluoshizhu

  話說耶摩山下,經妙善大師濟貧救苦之後,已成為一個市鎮相仿。一班貧苦的人們,做做小本經紀,倒也足資餬口,安居樂業,都出於妙善大師一人所賜,故大傢對她的信仰,自然洛外堅誠。她的講經說法,深入人心,也格外來得容易,不久便變成一個小模型的佛國。妙善大師見了如此情形,怎麽不喜?就是永蓮的功行,也一日千裏有顯著的進境。
  有一天,她告訴妙善大師道;“我昨日夜間,在禪房打坐,忽然似夢非夢,好象神魂出捨一般,一路上飄飄蕩蕩,嚮東方過去。不知有幾千百裏,纔見許多百姓聚集海濱,困苦流離,一個個面有菜色。我便嚮他們詢問,為何如此困苦?他們爭着說道:『我們這一群人,四方萬國之民都在裏面。衹因中原戰伐連年,鬧得男不能耕,女不能織,就此無衣無食,還不免刀兵之禍。不得已逃亡到此,雖然受些困苦,殺身之禍不會再遭,比了在故土時,已有天淵之別了。』我看他們拿樹皮草根充饑,敗絮箬葉蔽體,比了我們耶摩山下的百姓,確有天堂地獄之判。衹可憐那邊沒有一位慈悲的大師,救拔他們的苦厄!又不能將那班困苦百姓,立刻移到耶摩山下,同沐我佛的恩光!但於臨別時,曾告訴過他們,若要尋覓樂土,除非到西方興林國。耶摩山下金光明寺中,受佛的庇蔭,纔會免掉你們的魔難。我說過了這幾句話,正待尋舊路西歸,不料一陣狂風過處,飛沙走石,那一班困苦的百姓,忽然一個個都變作虎狼,嚮我撲來。我正着急,卻有人喊道,『永蓮,永蓮!你走魔了!』我聽了此話,心神纔又收攝,睜眼看時,卻是保姆奶奶在旁聲喚。這不知是何景象,還望大師慈悲見告。”
  妙善大師闖言,合十當胸道:“善哉,善哉!永蓮呀!倒看不出你功行如此迅速,已居然能入定了。這入定一事,就是坐禪的功行到傢,神魂出捨,離開了自己的軀殼,遍遊十方世界,下可觀看塵世的煩惱,上可見到佛國的清淨,無往不可。你能夠入定,自是可喜!但入定須志心澄念,一念不生,六賊外魔,方不致來擾;若興一念,外魔立刻應念而至。若興了邪惡之念,六賊齊來,會擾得你不能出定,彼因坐禪而成為瘋癡病廢的,就衹為此緣故。你在定中見到的種種情形,覺得可憫,便發慈悲心,指示他們出路,這原是善念。衹不合指點他們到這裏來,因此就不免有些兒自私之心。衹此一念,故就招了外魔,發現了後來許多可怖景象。好險呀!若不遇奶奶觀透走了魔,一時還不得出定呢!永蓮啊,你往後去須要小心在意,切不可鬍思亂想,須知這是入道的緊要關頭,失之毫釐,謬以千裏的啊!”
  永蓮合十謝丁指教之恩,卻又問道;“往常聽大師說法,如何不曾聞得這些妙旨,卻是為何?又不知由此入道,還要經過如何的程序?敢乞指示。”
  妙善大師道:“永蓮呀,你有所不知。平日間聽我說法的人,都是些愚蒙未啓之輩,若就拿這種深奧的道理去講給他們聽,非但如對牛彈琴,白費心機,並且反而去將他們的心竅閉塞,永遠沒有開鑿的希望。故我嚮這班人說法,先求正他們的心志。心志正了,方寸靈臺間自然光明。愚蒙既啓之後,再與他們講求入道的機關,那纔易於領悟呢!這是我嚮日不曾講過入定的緣故。
  “至於由入定而達到證果的程序,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似乎可說,實不可說。入定一回事,不過是有了相當功行,神魂能出捨,遍遊十方,但是還不能脫離軀殼。若是入了定無法出定,要不多時,軀殼固然如常人萎化腐爛;就是已脫離軀殼的神魂,也要不了多少時候,就會分崩離散,終於消滅。這與常人的老死,也沒什麽判別。故在這一個時間,入定之後,必然要求能夠出定。由這一步功夫做去,逐漸進步,就會達到身外身的境界。什麽叫做身外身呢?就是在軀殼之外,另成一身,神魂盡可與軀殼脫離。簡單說一句,就是入定之後,不必再求出定,神魂依然團结,永不會分散消滅。到此一步,即可脫卻皮囊,得成大道了。但是要達到這種境界,非但要坐撢功深,禮佛念切,還要積滿三千功德,受盡萬般苦難,方始有望。你不聞佛祖當年,也一般地受了許多意外魔障,方習『得道的嗎?我們現在,論功行還未及一半,功德未積,苦難未受,要望成道,路途遠哩!可是衹要心堅,終究不會白修的,就如你能夠入定一事,就是個大大的明證,衹要耐心修去就得了。”
  這一番話聽得永蓮樂不可支,不覺手舞足蹈,不在話下。
  再說永蓮已有了如此程度,那位妙善大師功行的高深,自然更不消說。如何她不能證果蓮臺呢?衹為的是坐劫未滿,功德未足啊!她自己靈根不昧,對於此事也自明了,卻不嚮人宜說,惟在暗中纍功積德罷了。
  光陰荏苒,一轉眼又是三年。那一日,大師正在打坐,方將入定,忽似有兩人對話道:“靈臺上蓮花開否?”另一人道:“開了,開了!衹少一位菩薩。”大師暗暗道聲:“不好!什麽外魔,敢來相襲。”急急收束心神歸捨,卻見自己一顆心,變成一朵半開的白蓮,蓮花上面跌坐着一位菩薩的法身,低眉合眼。仔細看時,那位菩薩,卻就是自己化身。不由得一歡喜,這眼前的景象,完全絶滅,仍舊安坐在禪牀上面。
  妙善大師明知就裏機關,也不嚮人說破,第二天朝上,做完課誦,纔對大傢說道:“我前蒙佛祖顯化指點,曾說過,如要證果,定要須彌山上雪蓮花做引。我想,我自從捨身以來,閉門苦修,並未出去朝過名山,如何有得到雪蓮之日?故現在决計往朝須彌,順便尋訪白蓮。你等在此好生修行,將來少不得都有好處。”
  大傢聽了,覺得突兀,不免面面相覷。那位保姆和永蓮聽了,都贊成此說,並且她二人願意作伴前往。
  妙善大師聞說甚喜,便將金光明寺中一切內外諸事,托付給執事尼僧多利,並且囑咐她:“以後一切事情,務須仍照往時,不可變更成法。我們此去,多則一年,少則半年,不論是否覓得雪蓮,一定要回寺的。”多利一一領教。
  妙善大師交代過了一遍,便帶了保姆和永蓮二人,回到自己殫房內,收拾了些衣帽食糧,叫永蓮打開一隻板箱,衹見裏邊放着一整箱的細麻織成的草鞋,拿來一數,恰是一百單八雙之數,便一雙雙的打迭起來,紮做一捆。又取過一隻木桶,裏邊分貯着米𠔌,取出三個黃布口袋,分別裝了,預備各人背負一袋。這些都是她貶謫在竈下受苦之時編織拾掇的,今番要走長路,恰正用得着。三人的衣服,合打一個包囊,大傢在路上好輪流背負。那一隻紫金鉢盂,是出傢人出門挂褡的信號,並且係妙莊王所賜,自然格外寶貴,由大師自己帶在身旁。
  三人收拾停當,攜了包囊等物,走到外廂,到大殿上拜過佛祖,通誠祝告一番,方纔動身登程。合寺尼僧在後相送,就是耶摩山的一班信士,也都手持清香,來送大師朝山。正是:朝山心念切,證道尚須時。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第二回濁酒三杯涼亭小宴 明珠一顆好夢投懷
第三回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第四回物色乘竜欲傳大位 閑觀鬥蚊引動慈心
第五回救孤蟬公主受傷 醫創瘢國王懸賞第六回衆庸醫都無丹鼎藥 怪修士指說雪山蓮
第七回須彌山迦葉尋蓮 興林國賈後受病第八回留偈語暗藏後事 感死生了悟禪機
第九回夢見佛容喜出望外 違逆父命罰作灌園第十回祝壽筵前暢言妙旨 再貶廚下雜做苦工
第十一回一念精誠感彼宮女 半宵操作憐此勞人第十二回鑒精誠老父回心 願修行女奴宣誓
第十三回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第十四回試金刀斬斷六根 人空門靜觀三界
第十五回一念興定中塵劫現 功行滿心上白蓮生第十六回了因緣往朝須彌山 施米𠔌安度神鴉嶺
第十七回遇善土指點前程 戀風景旁生枝節第十八回金輪山大師被劫 塞氏堡同伴求援
第十九回草履幾雙黑人爭去 聖尼一位白象馱來第二十回妙善師赤足趕行程 加拉族遊牧居沙漠
第二十一回盧莊求宿又遇因緣 糯米相貽治愈痼疾第二十二回天馬峰殲除虎患 琉璃城路得光明
第二十三回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將擊人第二十四回遇白熊三尼裝假死 避靈猿七步學朝真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