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甲午悲歌--北洋水師的覆沒   》 5中日撤兵談判破裂      鄭彭年 Zheng Pengnian

  中國出兵朝鮮後,沒有和起義軍打仗,暫駐牙山,靜觀日方的行動。而日本原想乘機挑起戰端,但出其意料之外,京城平靜如鏡,中國軍駐紮牙山一隅,並未嚮京城移動。在這種情況下,連日本公使大鳥圭介也覺得日本政府派大軍駐紮京城便沒有理由了。不僅如此,連先期入京的400名水兵,也使朝鮮政府感到為難,各國政府也對此感到震驚。因此大鳥兩次致電外務卿陸奧宗光說:“大量士兵登陸,反而會招致睏難,因此希望在沒有公使命令之前禁止登陸。除保留適當數量的軍隊外,其餘均返對州待命。”
  6月12日、13日兩天,大鳥先後派人去仁川,對旅團長大島義昌說:“目前京城形勢平靜,如果大量部隊入京,反而有礙安定。”因此,16日大島旅團長讓第一批混成旅團登陸後,其餘人馬暫時在仁川船上未動。12日這一天,大鳥公使主動與袁世凱會晤,兩人談話2小時之久。
  袁世凱說:“韓事已漸平,我兵擬早撤,以免暑雨。近聞貴國遣大兵前來,雙方相防必生嫌隙。倘西人伺隙播弄,或西人亦多來兵,候收漁利,不但韓危,華、倭亦必有損。華、倭和睦,亞局可保;倘生嫌隙,徒然自害。我輩奉使,應統籌全局以利國傢,豈可效武夫幸多事?我深知必無利,故尚未調一兵來漢城。”大鳥點頭說:“很對,我也有同感。我年逾六旬,豈願生事?即電阻後來各兵船。”
  袁世凱說:“我看貴國少駐兵京城,分留仁川為宜。”大鳥說:“我國原派僅800人,況一隊一將未便分駐仁川。韓匪聞貴軍至,雖逃散,兵仍未解,待事定後即全部撤走,必不久留。”大鳥又說:“聞中國發兵2000名即將來韓,如果如此,恐怕彼此撤去又需要時間了。”袁世凱說:“聞貴國派遣大兵,你果然能阻止續來之兵,我也可電阻加派士兵。”大鳥說:“好吧,我們兩人在此即約定,我除800名以外全都阻止。你也電緻中國,阻止增兵。我們兩人在此,必可推誠商辦。”兩人此番談話,找到瞭解决撤兵途徑,即兩國不再增兵。當天,袁世凱將與大鳥會晤的情況電告李鴻章。李鴻章本擬再增兵,接到袁電後即停止派遣,並電告葉志超,暫駐牙山不動。
  雙方共同撤兵的談判快要成功了,但是館內的日本少壯派軍人對此表示不滿。杉村睿書記認識到朝鮮形勢非同小可,要利用這個形勢達到日本在朝鮮的全部目標,便給陸奧外相寫了一份意見書。其中說:“我國應以此抑製清人對朝人的威脅,減少將來他們在朝鮮的權威,以期增加我國的權威。要達到這個目的,我認為,我國應該慎重,不應撤兵。同時應以朝鮮政府不能平定其民亂以致鄰邦不安為口實,與清政府協商,勸告朝鮮政府實行內政改革。”
  陸奧宗光本來對大鳥所行感到不滿意,讀了杉村睿的意見書,更覺不可撤兵。因為政府此次出兵,决不是僅僅為了保護僑民,而是實現帝國對外擴張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一無所獲撤兵回國,豈不是又給了議會反對派一個攻擊的藉口,而內閣勢必倒臺。所以他决定仍按原計劃進行,給大鳥打電報說:“若大島部下之兵永留仁川,恐失入京之機會。若一事不為,亦一處不去,空手回國,不僅極不體面,且非得策。毋須躊躇,務使大島軍入京城。”
  大鳥接到陸奧的這個電報,正在考慮如何收回“同時撤兵論”的時候,6月15日袁世凱來訪,要求盡快訂立同時撤兵的約定。大鳥對袁世凱說:“我沒有决定撤兵的權力,必須等待本國政府的訓令。”兩天後,大鳥將此事嚮陸奧報告:“我已答復袁世凱,自己沒有决定撤兵的權力,必須等待政府的訓令。因此,可乘機提出要求,必須在日軍撤走以前撤走清兵。如拒絶我國的這一要求,我將把這一拒絶視為清國要在朝鮮維護君主權,否認我國的朝鮮獨立論,從而損害了我國在朝鮮的利益,便使用武力將清兵驅逐出境外。本官將采取上述激烈手段,可否?乞速回電。”
  然而陸奧沒有回電,因為6月14日伊藤博文已經在內閣會議上拋出了比大鳥更好的辦法——“共同改革方案”:“朝鮮內亂,應由中日兩國軍隊共同盡力迅速鎮壓。亂民平定後,為改革朝鮮內政起見,由中日兩國嚮朝鮮派出若幹名常設委員,調查該國財政概況,淘汰中央及地方官吏,設置警備兵,整頓該國財政,興辦公益事業。”這個方案得到閣僚一致同意。15日的內閣會議上,陸奧又提出了兩個附加條件:一、不問中國同意與否,我國决不撤回目前在朝鮮的軍隊;二、若中國不同意,帝國政府當獨力使朝鮮政府實行上述改革。
  16日,陸奧召見中國公使汪鳳藻,告以內閣會議决定的“共同改革方案”。汪鳳藻說:“中日兩國軍隊應先從朝鮮撤出,然後從長計議善後辦法。”陸奧說:“若不從根本上改革朝鮮的秕政,就决不可能求得永遠的安寧,而我國政府作為一個鄰邦,實在一天也不能安心。帝國政府非至真正獲得此種安全,决不撤兵。”與此同時,駐天津領事荒川已次將方案知照李鴻章,駐北京代理公使小村壽太郎將方案送交總理衙門。
  6月21日,汪鳳藻代表中國政府對日本提出的方案作了明確的答復:“韓亂已平,毋須兩國令剿;善後辦法,衹可由朝鮮自己進行。中國尚且不干涉其內政,日本素認朝鮮自主,尤無幹預其內政之權。亂定撤兵,這是乙酉條約(即1885年的《中日天津條約》)所定,無可更議。”
  中國拒絶改革朝鮮方案是日本意料之中,其實改革朝鮮內政衹是一種挑起戰端的手段。後來陸奧回憶道:“所謂朝鮮內政改革,畢竟不過為打開中日兩國間難以解决的僵局而籌劃出來的一項政策;想利用這一問題使陰霾籠罩的天氣,或者一變為暴風驟雨,或者成為明朗晴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目錄1野心初露2侵略臺灣吞併琉球
3《江華條約》與朝鮮新舊黨之爭4火燒日本公使館5《濟物浦條約》簽訂
6壬午兵變平息與大院君被擄7開化黨發動政變8甲申政變失敗
9再燒日本使館與1金玉均之死2北洋海軍檢閱與朝鮮東學黨起義
3中日出兵朝鮮4起義平息與李鴻章失策5中日撤兵談判破裂
6日本御前會議决定開戰7演出“逼宮”醜劇8李鴻章的幻想
1豐島海戰2屈辱與光榮3成歡之戰與中日正式宣戰
4“避戰保船”與“主動出擊”5平壤大會戰6黃海海戰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