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中外建筑的文化脉络:追逐建筑   》 西方的诱惑(5)      Liu Yuanju

  对于贝聿铭先生的建筑作品我知道得不多,对于他这个人我更是所知甚少。只是在1992的北京一次建筑会议上,我结识了一位中年建筑师。他语言不多,显得思虑重重。他衣着和形象均很普通,他在自我介绍时我得以知道他叫王天锡,曾经在美国的贝聿铭事务所学习和工作过。他谈自己的时候显得语言多少有点木纳,但是,他谈到贝先生时却兴致勃勃。由于好几年过去了,我已经记不清他都谈了些什么细节,只记得他说贝先生是个性格很温和的人,也很随便,不摆大建筑师的架子,平时生活中特别平易近人,正是这种性格中的平易性使他在美国的建筑界更容易走近住宅建筑。王天锡说了一个贝先生的细节,他到中国香山时,因为热了他就把衣服脱下来了,脱下来的衣服就有人要替他拿着,他拒绝了,他把衣服围在腰上随随便便地那么往腰后边一系,就说说笑笑地走在了前边。后边没有系紧的衣袖随着他的步态而晃晃荡荡……用现在时髦一点的话说他这是潇洒。我看过他的照片,他有一双笑眼,戴着一幅圆圆的黑框眼镜。我看他第一张照片时,他是一幅笑的表情,他一笑,满脸都笑,笑得很开,很阔,我看到他的第二张照片时,也还是一幅笑的模样,后来,我看到了他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环境所拍摄的照片,几乎无不是笑容满面。于是,我开始研究他的笑容。终于我意识到了这是一个东方成功者的习惯性的表情。这些灿烂的笑纹里边荡漾着人类最美好的向往。在美国现代处于领导地位的建筑师中,贝聿铭是最温和最吸引人的一位。普利茨克奖的评委会给他的评语是:“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外部形式中的一部分是贝聿铭给予我们的。但他的工作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他始终关注的是他建筑耸立其间的环境……他在材料运用方面的才能和技巧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迄今不止,还没有人称贝先生为建筑诗人,但是,我却要说,他的确是一位具备诗人气质的建筑大师,或者干脆说他就是一位建筑诗人。
  真可惜,他是属于美国的而不再属于我们中国。在我们中国众多的建筑师当中,我认为也有一位可以称得上建筑诗人。尽管他还远没有贝先生那样的知名度和成就,但是,就其他的学识水平和理论素养还有他对于建筑艺术的独具特色的阐释,以及他那为数不多却极有特点的建筑作品,都让我给予这样的评价。尤其是他在九十年代初像一个流浪诗人似地走遍美国考察建筑,更让我看到了他身上那股子不可扼制的诗人气质。
  看上去他很年轻,一件夹克衫敞开着,一头披肩长发,走起路来轻盈飘洒,俨然一个流浪飘泊的诗人。无论是那头飘飞的浓黑的披肩长发还是那富有弹性的腿部,都与一位六十岁的老人格格不入。但是,他确确实实是在六十岁的时候一人周游美国各地考察建筑。他昼夜奔波,没有一个安定的居所。他由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方式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白天在城市中逛,拍摄幻灯片,晚上乘车,利用乘车的时间睡觉休息。等到摇摇晃晃的车一停稳,他就睁开眼睛。他每次睁开眼睛时所看到的都是一个全新的城市,一片全新的阳光。新的城市被新的阳光照耀得非常迷人。而他由于一夜的蜷缩,衣服弄得皱巴巴的,而头发也乱作一团。他从车上下来,已经顾不得梳洗打扮,大步流星扑向了全新的楼群。我是在他放映的幻灯片子上看到了美国那高耸的密集的建筑群体的。留下记忆的不是这些巨人般的不可一世的玻璃慕建筑如何在那片土地上争夺制高点,而是在一处巨大的建筑物下边有一个小小的教堂。那个教堂他进行了局部拍摄,但也仍然十分渺小。这个小小的教堂的存在导致了这个大楼的整个结构。大楼的立柱按正常情况应该是在教堂的正门口,但是,教堂不允许挡在正门口,所以那根大柱子就不得不挪让开,结果挪到了一个承重力很差的位置上,由此带来了整个高层建筑的稳固问题。经过非常复杂的结构力学计算,在建筑物的最顶上按放了一个巨大的沉重的铁块子,为得是平衡由于立柱移位而带来的不稳定性。这个巨大的铁块子还得随着风向而有所变化,这一切是个多么麻烦的事情。但是,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教堂,美国人就不惜花费这么大的代价。何不一声令下把这个小小的教堂拆了换个地方?如果拆教堂与改变大楼结构比较起来,那所费的代价是完全不可比拟的。但是,从中可以看到美国人的一种精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目录寻找建筑文脉(1)寻找建筑文脉(2)
寻找建筑文脉(3)寻找建筑文脉(4)寻找建筑文脉(5)
寻找建筑文脉(6)寻找建筑文脉(7)寻找建筑文脉(8)
寻找建筑文脉(9)西方的诱惑(1)西方的诱惑(2)
西方的诱惑(3)西方的诱惑(4)西方的诱惑(5)
西方的诱惑(6)西方的诱惑(7)西方的诱惑(8)
广州有个佘俊南张锦秋之于西安(1)张锦秋之于西安(2)
建筑学巨擘陈植(1)建筑学巨擘陈植(2)建筑学巨擘陈植(3)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