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文化 》 揭秘龙脉玄机细品皇朝兴衰:皇朝天运 》
龙首山王气(2)
向斯 Xiang Si
九三之爻是君子终日朝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有道之人,白天勤奋自励,夜晚警惕反省,虽处险境,也无灾害。宇文恺觉得,这是建造中央官署的好地方,因之在这里建筑皇城,中央办公衙署全部设置在此。
九五之爻是飞龙在天,意即天子位于高位,尊贵无比,不是平常之人所能达到的。宇文恺就在这里建筑佛、道寺观,著名的玄都观、兴善寺就耸立在这里。
大兴城建造在高大的龙首山南坡上,山护水拥,藏风蓄水,气势夺人。宫城建成了,皇城也随之竣工,然后建成了郭城。历时两年,都城大兴城建设完成。隋文帝杨坚亲自踏勘了大兴城,被这里的龙虎之气所倾倒,觉得十分满意,厚赏了精通风水之术的宇文恺。随之迁都,赐名大兴城(今陕西西安)。
道士们却看出了端倪,认为大兴城虽好,藏风蓄水,却忽视了山川之神,没有设立专门的寺庙供奉,龙虎之气不会久留,恐怕国祚也将不会长久。没等道士表达自己的想法,文帝仙逝了,随即登上皇帝宝座的炀帝,刚愎自用,根本不把道士放在眼里。皇帝非常自信,继续大兴土木,建造淫宫,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建筑行宫和游乐之所,道士从皇帝充满自负和杀机的眼神中,看到了王朝的结局,噤若寒蝉。
隋大兴城大兴城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基本奠定了中国都城宫城、皇城、郭城三重城的格局。在此之前,从秦汉一直到南北朝,都城之中的城市格局,没有章法,没有布局,皇宫、官署、民居,交错相处,十分繁杂。自大兴城之后,都城的均衡对称格局开始形成,街道整齐划一,南北交错,东西对称,大街小巷,井井有条。特别是将宫城、皇城、民居三个部分相对分开,界线分明,既安全,又实用。唐代大诗人李商隐这样描述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
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墓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
岂宜重问《后庭花》。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文帝杨坚命高颎、宇文恺等人在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塬上设计了一座新的宫城。建成以后,命名新宫城为大兴城。隋初的宫城为何叫大兴城?一种说法是太极殿位于大兴村;另一种说法是文帝最初封为大兴王,到他登极时,就将县、门、园、池都用大兴命名。大兴是指永远兴隆的意思。
文帝认为汉长安故城凋残日久,屡为战场,因而决定再造新城。当时长安故城确实十分残破,而且其水质咸苦。新城选在距长安十几里的龙首塬,这里北枕渭水,南倚终南山,东有浐水,西有沣河。
隋大兴城的建造领衔主事的是左仆射高颎,总设计师是太子左庶子宇文恺,另有主要的人物大将刘龙、巨鹿郡公贺娄子干、太府少卿高龙叉等参与其事。
建造大兴城只用了九个月时间,到开皇三年二月正式迁都。大兴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米,城周长近38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而汉长安故城周长仅25公里,魏晋洛阳故城周长仅12公里。大兴城可以说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城。
大兴城分为三大部分:外郭城、皇城、宫城。宫城位于北部正中,宫城南边为皇城,外郭城则从东、西、南三面护卫着皇城和宫城。外郭城共十二门,四面各三门。东、西、南、北四面的中门为:春明门、金光门、明德门、景曜门。明德门是一门五道,其余的是一门三道。
隋初开凿了三条大的水渠: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龙首渠在城东,引浐水过长乐坡而后分成两支:一支过通化门和兴庆宫、太极宫,一支绕东北角过大明宫南流入禁苑。
大兴城宫城称大兴宫,位于全城北部正中。大兴东为东宫,是太子居住的所在;其西为掖庭宫,是嫔妃美人居住的所在;中部为太极宫;南部为皇城;北部和外郭墙之间是太仓,墙外就是大兴苑。大兴宫南北1492米,东西2820米,周长约8.6公里。太极宫中的主要宫殿包括太极殿、武德殿、承香殿、大吉殿、立政殿。隋大兴宫到唐代时就改名为太极宫。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
|
|
内容简介 | 作者介绍 | 前言(1) | 前言(2) | 第一个通晓风水术的君主(1) | 第一个通晓风水术的君主(2) | 第一个通晓风水术的君主(3) | 风水之都(1) | 风水之都(2) | 龙脉(1) | 龙脉(2) | 三龙云气 | 华阴形胜 | 龙首山王气(1) | 龙首山王气(2) | 龙首山王气(3) | 凤鸟后裔 | 膏腴沃土 | 六朝古都(1) | 六朝古都(2) | 六朝古都(3) | 三重宫阙 | 八朝古都(1) | 八朝古都(2)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