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 永遠的越野之夢--越野中國   》 “愛車”是一副良藥      張亞軍 Zhang Yajun

  男人沒有幾個不愛車——天性使然,董炯愛車的故事早在他當運動員時就被媒體報道。身為名角的他當然不甘示弱於其他運動員,先是一輛切諾基,後又換成一輛跑車,甚是風光。但他那時並沒想到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被一幫越野車愛好者“傾心幫助”。當18年的運動生涯無奈地停止時,董炯便被失落、茫然和傷心圍裹着,人生落到了最低點。張亞軍,北京越野者汽車俱樂部的老闆,也是和董炯早就相熟的朋友,他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來幫助董炯擺脫“噩夢”——拉着董炯加入這群年輕有活力的吉普車越野愛好者隊伍。他們駕駛着自己改裝的越野車飛馳在荒山曠野、峽𠔌山澗。看似冒險,其間卻充滿了濃濃的友情和心靈的默契——而這也是董炯最需要的“良藥”。  “知道嗎,有段時間我幾乎泡在越野者酒吧裏消遣,和朋友們聊天轉移了我的註意力,而且他們也對我即將開設的俱樂部提出了好多建議。”董炯最後不但成了“越野者”的會員,還是理事,他還帶着夫人一塊“摻和”。董炯給我看一張他倆的婚紗照,拍攝現場不是影樓,不是公園,而是在田園,在透着野性和滄桑的吉普車前,浪漫的夫妻深情相擁,那衹寵愛的小狗倚在腳下。“那是‘越野者’裏的一個攝影愛好者拍的,夫人隨便化了點妝,我都沒來得及拾掇,臉上還有黑泥印呢!”  “董炯的運動員經歷使他擁有了很好的心理素質,不負我們這些朋友的衆望,他比常人心態調整得更快。”張亞軍對他的朋友贊許道。“從吉普車越野中,我找到了曾經熟悉的感覺,挑戰極限,戰勝險阻,衹是對手換成了大自然。”董炯談起越野的感受滔滔不絶,“在野外車的好壞已不再重要,主要看你的心理素質和技術,其實是在挑戰自我。每越過一道難關,心情就像贏了一場關鍵的比賽。”  “玩越野車尤其是團體比賽中,最需要團隊精神。我們打羽毛球比賽時,也是靠團隊的力量才能所嚮披靡。有一次觀看越野車比賽,一哥們兒特愛彰顯自己,不管不顧其他成員,雖然他奮勇在前,但我真是對他的行為不太贊賞。”董炯很少提及他對往事的眷戀,他是個不習慣說“肉麻話”的人,但他常常不自覺地凡事都要和羽毛球比,“中毒太深!”這也是我的感受。  問他現在參加越野者汽車俱樂部的活動多嗎?董炯倒實話實說:“自己這邊的事太多,所以沒有過多精力參加越野活動,而且鐵哥們兒亞軍已不直接掌管經營了,但有時間我還會去,我珍惜那種在睏境中建立起的真正友情。”聰明的董炯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我從在他們中受到的待遇上得到警示,在董炯俱樂部不管是新老會員,不管參加活動的頻率多少,俱樂部都會一視同仁,衹有公平相待纔會阻止會員的流失,也纔會達到整體經營的成功。”  “我還喜歡動物,我曾在運動員宿舍裏養過小鳥、蛇呢,呵呵。但我最喜歡狗,養過好幾衹。”看來董炯還是蠻有童心的。“我很欣賞狗的極度忠誠,這往往是人類所不具備的品德。”一直溫和但不苟言笑的董炯終於露出了純真的笑容,大眼睛也神采飛揚起來。  這是一個永遠擺脫不了羽毛球的男人,為羽毛球所傷,為羽毛球所纍,也為羽毛球而快樂。曾經拜倒在羽毛球的“石榴裙”下立志效忠,但落得黯然而歸。拋開是是非非,當他走了另一條表達忠誠的道路後,有越野車和新的朋友們相伴,日子是恬靜的、快樂的!  “快樂就好!”與董炯揮手作別時,我在內心真誠地為他祝福。  (文/亞佳)  [返回目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作傢出版社
生命中的“越野之路”從那個時候我便對越野車情有獨鐘……安靜的“古典美女”,談到她的陸虎便興奮起來
李莉對中國SUV市場的看法呼籲女性參與越野活動我和你一樣
旅行改變人生為中國着迷吉普(越野者)文化
回歸陪伴的生活很美好“越野者”衹要有活動我就參加
常玉的一段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感動了我……苦苦經營衹為羽毛球的希望“愛車”是一副良藥
遊歷人生遊歷輪上在香港,我開始對越野産生興趣
在美國,我的這種興趣得以最大程度地發揚在西歐,我體驗到了極速的快感在東南亞,我嚮自己的身心極限提出挑戰
在大陸,我通過越野更好地瞭解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越野越生活(1)越野越生活(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