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翁帆編譯楊振寧文集:曙光集   》 父親和我(6)(圖)      楊振寧 Chen Ning Yang    翁帆 Weng Fan

  三春雨潤紫荊花
  (蔡國平撰[8])
  1997年7月1日清晨零時,我有幸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加了回歸盛典。看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的音樂聲中冉冉上升,想到父親如果能目睹這歷史性的,象徵中華民族復興的儀式,一定比我還要激動。他出生於1896年——101年前,《馬關條約》、庚子賠款的年代,在殘破貧窮,被列強欺侮,實質上已被瓜分了的祖國。他們那一輩的中國知識分子,目睹洋人在租界中的專橫,忍受了二十一條款,五卅慘案,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等說不完的外人欺凌,出國後嘗了種族歧視的滋味,他們是多麽盼望有一天能看到站了起來的富強的祖國,能看到大英帝國落旗退兵,能看到中國國旗驕傲地嚮世界宣稱:這是中國的土地。這一天,1997年7月1日,正是他們一生夢寐以求的一天。
  父親對這一天的終會到來始終是樂觀的。可是直到1973年去世的時候,他卻完全沒有想到他的兒子會躬逢這一天的歷史性的盛典。否則,他恐怕會改吟陸放翁的名句吧:
  國恥盡雪歡慶日,傢祭毋忘告乃翁。
  註釋:
  註釋:
  [1]譯文見張奠宙:《楊振寧和當代數學》,載於楊振寧:《讀書教學再十年》(臺北:時報出版社,1995),第200頁。
  [2]楊振寧:《讀書教學四十年》(香港:三聯書店,1985),第114頁。
  [3]T.T.Chou and Chen Ning Yang,to appear in Phys.Letters A.
  [4]楊振漢:《·傢教·教育》,載於徐勝藍、孟東明:《楊振寧傳》(上海:復旦大學出版杜,1997),第261—262頁。
  [5]楊振寧:《讀書教學四十年》(香港:三聯書店,1985),第115—116頁。
  [6]楊振寧:《讀書教學四十年》(香港:三聯書店,1985),第71頁。此段所提到的老同學、老同事是周培源先生。
  [7]楊振寧著,甘幼玶譯:《三十五年心路》(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第123頁。原文見Chen Ning Yang,_Select_ed Papers(1945—1980)with Commentary(Freeman & Co.,1983),p.56。
  [8]原載香港《大公報》1997年7月23日E2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翁帆編譯楊振寧文選《曙光集》出版(1)翁帆編譯楊振寧文選《曙光集》出版(2)
楊振寧文選《曙光集》前言翁帆:楊振寧文選《曙光集》編前言(圖)
翁帆:楊振寧文選《曙光集》編後言鄧稼先(1)(圖)
鄧稼先(2)鄧稼先(3)
鄧稼先(4)父親和我(1)
父親和我(2)(圖)父親和我(3)(圖)
父親和我(4)(圖)父親和我(5)(圖)
父親和我(6)(圖)楊振寧:保守的革命者(1)
楊振寧:保守的革命者(2)楊振寧:保守的革命者(3)
歸根反思(1)歸根反思(2)
歸根反思(3)歸根反思(4)
CCTV的訪問(1)(圖)CCTV的訪問(2)(圖)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