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 萬裏長城縱橫談   》 第二編 建築遺存(2)      董耀會 Dong Yaohui

  長城塞、長城亭障、長城障塞:這是把長城同塞並在一起合稱長城的一種表述形式。這種稱謂在史書中也很常見,如:《晉書·唐彬列傳》載:“遂開拓舊境,卻地千裏,復秦長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條下載:“密雲縣東北至長城障塞一百十裏”。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中有:“行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
  壕塹、界壕:壕塹是長城建築的一種形式,多指在不易築墻的地方,挖有深廣各若幹丈的深溝,並將所挖取之土堆於溝的一側,其防禦作用同修築墻體是一致的。界壕則是金代長城的專用詞,除金之外,基本沒有使用界壕一詞來稱長城的。
  金代為防禦蒙古族,在其與蒙古界挖掘壕溝故稱界壕,如:“入泰州婆盧所瀎界壕”。但到金後期,界壕之稱已包括各種形式的長城了。
  邊墻、邊垣:將長城稱之為邊,主要是明朝。中國古代多將中原各地與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數民族之間的地域,稱之為邊地,明代則將在這些地域修築的長城,稱之為邊墻或邊垣。如《明史·戚繼光傳》載:“薊鎮邊垣,延袤兩千裏”。《明史·兵志》載:“請修宣、大邊墻千餘裏”。
  “原始長城”什麽樣?
  長城雛形的出現應以距今約4000年的遼西地區的夏傢店下層文化為代表,以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河北北部為主要區域。已故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在《中國文明起源新探》一書中,最早提出“原始長城”這個概念。夏傢店下層文化的村落密集分佈於河𠔌地帶,幾乎都有土石砌築的“城堡”,形成嚴密的防禦體係。尤其是在內蒙古赤峰北部沿英金河一綫,小石城密集分佈,連成一串,恰與後來的燕秦長城平行或重合。在河北北部的圍場、平泉等地發現夏傢店下層文化石城址70餘座,它們各自因自然環境的不同而組成山城的群落。平泉茅蘭溝城址群,多在山之陰坡用石塊砌成方形城址,一座大城周圍有幾個小城,有門址,城址中部略高,文化堆積很厚。這種小城堡群有兩種佈局,一種是大範圍內的星羅棋布,一種是邊緣地帶的連成一串。後者是國傢的集體防禦體係,其功能與後來的長城類似。
  “原始長城”首先出現於遼西地區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這一地區是中原、北方兩大文化區的交匯地帶,屬亦農亦牧地區,自新石器時代早期就有着發達而自成係統的考古學文化。不同文化群體、不同經濟文化類型、不同民族文化傳統既相互衝突,又相互依存、融合,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傢形成的重要歷史舞臺。夏傢店下層文化已進入“方國時代”,其首領以“城堡”作為他們對內維護其統治的工具,對外抵禦來犯之敵的防禦工程。
  歷代長城城墻構造是怎樣的?
  長城的城墻是長城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建築形象、結構類型、材料做法,不僅隨時代演變有着較大的差異,即使同一朝代的城墻也因地理環境、施工條件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特色。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所築長城(先秦長城)的城墻,主要有土築墻和石壘墻兩種:平地上用黃土夯築成墻;山地或産石地區則用石塊疊壘成墻。土築墻一般均分層夯築,如現存大青山下的趙長城土築墻,殘高約5.4m,夯土層厚90~120mm,分層清晰。石壘墻一般多用毛石壘成,未見使用加工整齊的方正條石,如萊蕪境內的齊長城石壘墻,現存墻厚約4~5m,殘高自1~2m至3~4m不等。
  ★秦統一中國後,為了“北逐戎狄”,將秦、趙、燕所築北部的長城連成了一個整體,“起臨洮,至遼東,廣袤萬餘裏”,史稱“秦萬裏長城”。
  漢代為了北拒匈奴,並保護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除修葺秦萬裏長城外,還加建了東西兩段長城。西段嚮西延伸,過敦煌一直修到新疆,東段經內蒙古的狼山、陰山、赤峰,東達吉林
  秦漢長城綿亙逾萬裏,所經之地,有黃土高原,有崇山峻嶺、有沙漠瀚海、有河𠔌溪流。根據當時生産條件,建造規模如此巨大的城墻,衹能就地取材、因地製宜。黃土高原上一般用版築夯土墻或土墼墻,現存臨洮秦長城就是采用的版築墻。玉門關一帶的漢長城則是用沙礫石與紅柳或蘆葦層層壓疊而成的,現存殘墻高5~6m,層次清晰可辨。無土之處就壘石為墻,如赤峰附近的一段用石塊砌成的墻,底寬約6m,殘高2m,頂寬2m,有明顯的收分。《漢書·匈奴傳》還記載有在山岩溪𠔌間用摧折的樹木做成的城墻,稱為“僵落”。
  漢以後,北魏、北齊、隋、金等朝代,都曾修建長城,但都沒有較為完整的遺存。
  元朝覆亡後,蒙古統治者逃回塞北,同時東北又有女真興起。為了防禦蒙古、女真統治者南下擾掠,明代自建國起就開始大規模地修築長城。明朝統治下的200多年間,一直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現存比較完整的長城,特別是那些用磚包砌的城墻,都是這一時期修建的。
  明長城城墻按地區特點有夯土墻、毛石墻、磚墻和條石墻等。延綏鎮以西多用夯土墻,大同鎮也以土築墻為主。山西鎮多用裏側夯土、外側包磚石墻的做法。宣府鎮則多用三合土雙面包砌條石或磚的夾心磚石墻。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所監修的薊鎮長城,其城墻則多以灰土或毛石為心,兩側包以磚石的夾心墻。此外,由於山區的城墻均建在山脊高峻處,遇有陡立的崖面,就以陡崖為墻,直接將垛口(雉堞)砌在崖頂上,是為“山險墻”;也有時在險峻的山嶺上人工劈鑿成陡立的崖面以作邊墻,是為“劈山墻”。遼東鎮還有用柞木編製的“木柵墻”,用木板做成的“木板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編 歷史沿革(1)第一編 歷史沿革(2)第一編 歷史沿革(3)第一編 歷史沿革(4)
第一編 歷史沿革(5)第一編 歷史沿革(6)第一編 歷史沿革(7)第一編 歷史沿革(8)
第一編 歷史沿革(9)第一編 歷史沿革(10)第一編 歷史沿革(11)第一編 歷史沿革(12)
第一編 歷史沿革(13)第二編 建築遺存(1)第二編 建築遺存(2)第二編 建築遺存(3)
第二編 建築遺存(4)第二編 建築遺存(5)第二編 建築遺存(6)第二編 建築遺存(7)
第二編 建築遺存(8)第二編 建築遺存(9)第二編 建築遺存(10)第二編 建築遺存(1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