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當代懸疑小說之父:丹·布朗傳   》 第四章 首嘗敗績(3)      莉薩·羅格剋 Lisa Rogak

  拿到了預付稿費的布朗開始繼續為羅伯特·蘭登係列的第一部小說奮筆疾書。布朗對《數字城堡》出版後讀者反應的問題進行了總結,他還在瀏覽網頁和與新聞網絡組互通郵件過程中積纍了不少經驗。這次,他不再給讀者一個既定的價值標準,而是采用一個“雙刃劍”式的啓發性故事。布朗發現,沒有什麽東西像書那樣——越是鮮為人知越好——這就要求他善於從不為人知的書籍裏挖掘有價值的材料。
  《天使與魔鬼》的許多細節都是用這個方法得來的。布朗從一本沒幾個人知道的書裏查到了選舉教皇時紅衣主教要舉行的一係列宗教儀式,並把它運用到《天使與魔鬼》當中。2005年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的喪葬儀式讓全世界數以萬計的人第一次親眼目睹了秘密會議室裏的各種儀式與典禮:每輪投票後都要將選票燒掉,結果不同,從煙囪裏冒出來的煙的顔色也不一樣;候選的紅衣主教在選舉期間要與外界隔離,吃很簡單的食物。許多讀過《天使與魔鬼》的記者都把這本書作為獲取教皇選舉過程中相關信息的主要來源。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有利的方向發展,但就在這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那個積極與布朗簽約的出版社編輯,突然離開了公司。一旦為這本書說話的人不在了,出版社就會把它甩給其他編輯。而對這些早已積案如山的編輯來說,這無疑大大增加了他們的工作負擔,無奈之餘,也衹有把它們暫時擱置一旁。
  在已發展成為跨國聯合經營的出版業裏,出版社要的是不斷增大的利潤,而股東要的是穩步上揚的股票價格。昔日文儒高尚的行業如今成了一個騎虎難下的兩難之地,而身處在這兩面夾擊中的就是編輯。因為正是編輯决定了哪本書上架,上架多久,是一年還是兩年。大多數情況下,一個編輯必須確保他推出的每一本書都搶眼熱銷,如果判斷失誤造成損失,他要麽就被打入冷宮,不再重用,要麽就得捲鋪蓋走人。但編輯也不是傻瓜,如果他經手的這本書“市”途不妙,他會在赤字太顯眼之前為自己物色好一個新的工作,溜之大吉,自然也就顧不得出版社裏的那些“孩子”了。許多出版社裏的編輯部實際上就是這樣一個旋轉門,不停地吐故納新,新舊更替。
  就這樣,布朗的工作計劃還沒進行到一半,他和他手上的小說就被“遺棄”了。一些作傢衹有在與編輯保持穩定聯繫,得到出版社有力保證的前提下,才能定下心來一字一句地創作。而此時的布朗卻什麽都沒有,衹能依賴妻子為他指出創作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和錯誤。布朗為自己苦心創作而出版社卻無人問津的狀況深感不安和焦慮——特別是他還為出版社內部千絲萬縷的關係和厚重微秒的學問傷透了腦筋——經紀人告誡他,這時所要做的就是繼續埋頭苦幹,不要為外界的事分心。
  幾個月後,考夫曼成為了布朗的新編輯。有了一位新編輯,布朗又踏上了《天使與魔鬼》的創作之旅。布朗非常希望自己鐘愛的密碼也能融入這本小說。由於對稱字是該書的一個醒目特徵,他和編輯一致要求將對稱字做成書的封面。
  從手稿上交的那一刻起,老練的作傢——即使麾下衹有一本小說的布朗——很快就意識到他們小說生産階段的任務就算結束了。雖然他們也要參與小說的排版編輯,文字校對,但通常封面設計和小說內容最後都是由宣傳部和銷售部决定的。
  此後,作者衹能通過編輯表達自己的一些意見。但大多數情況,這些意見最遠也就衹能傳達到編輯的辦公桌上,因為宣傳和銷售部門的人都認為——而且他們的這種看法多數也是成立的——作傢雖然在文字世界裏縱橫天下,但對如何吸引讀者從書架上挑中他的書卻一竅不通。
  《天使與魔鬼》卻是個例外,因為對稱字是其核心部分,所以布朗和考夫曼都認為用對稱字作封面就是理所當然的。經過討論决定,文中的對稱字在每版書裏都要清晰地出現,但對稱字封面僅用於第一版精裝書。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上海譯文出版社
關於作者關於譯者第一章 密碼之源(1)第一章 密碼之源(2)
第二章 羽翼初豐(1)第二章 羽翼初豐(2)第二章 羽翼初豐(3)第三章 運籌帷幄(1)
第三章 運籌帷幄(2)第三章 運籌帷幄(3)第三章 運籌帷幄(4)第三章 運籌帷幄(5)
第四章 首嘗敗績(1)第四章 首嘗敗績(2)第四章 首嘗敗績(3)第四章 首嘗敗績(4)
第五章 迷茫歲月(1)第五章 迷茫歲月(2)第五章 迷茫歲月(3)第六章 破釜沉舟(1)
第六章 破釜沉舟(2)第六章 破釜沉舟(3)第七章 時來運轉(1)第七章 時來運轉(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