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流動的光影聲色:羅展鳳映畫音樂隨筆   》 第15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5)      羅展鳳 Luo Zhanfeng

  學者劉小楓說:"詩的世界屬於那些在現世中感到不安、又不願離棄現世的人的世界。超脫現世和認同現世的人都不需要詩,唯有既不認同又不肯離棄現世的人靠詩活着,靠詩來消除世界對人的揶揄,把世界轉化為屬己的、親切的形態。詩是人給自身賦予意義的活動。"引自劉小楓,《拯救與逍遙》,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劉小楓這裏所說的詩,涵蓋一衆通過語言的詩化活動,包括詩歌、文學、電影等各種語言藝術形式。他又說,詩之為詩必得有兩個基本前提:
  首先,確實有絶對價值的存在,隨之,詩人確實對這些絶對價值具有忠誠的信念。如果沒有絶對的價值真實,詩人憑什麽來賦予破碎的生活以無損的形式?如果詩人沒有對某種絶對價值的確信,何以能使詩的言說成為意義的形式?詩人首先自己得進入意義世界,否則他不可能展示意義世界。
  塔可夫斯基不以詩人自稱,卻以藝術傢自居,他曾說:"藝術傢可分成兩類,一類創造自己的內在世界,另一類創造現實。我無疑是屬於前者--但是事實上,那並不會造成任何差異:我的內在世界可能會令一些人感興趣,然而也可能讓另一些人覺得冷漠、甚至憤怒;重要的是經由電影手法創造的內在世界應該被視為現實,因為它在記錄的一剎那即已被客觀的建立。"
  詩人的意義世界,大抵也是塔可夫斯基所謂的由自我創造的內在世界。
  7
  這首由塔可夫斯基父親阿爾謝尼伊·塔可夫斯基寫的詩作,塔可夫斯基曾把它放置在《潛行者》(Stalker,1979)一片中。那一幕,出自潛行者(Alexander Kaidanovsky飾)之口,在那片神秘封閉"區域"(the zone)的破房子裏,他對着窗,緩緩地念起這首詩來。
  相比同行的科學家(Nikolai Grinko飾)與作傢(Anatoly Solinitsyn飾),這個帶領他們進入"區域"作靈魂之旅的潛行者,不過是個飽受街坊鄰里竊笑的傻子,一個在別人眼中不長進的小角色,一個被視為不能帶給妻子希望幸福的無能丈夫,一個出獄後生活潦倒的邊緣人物。但他有着兩位知識分子所沒有的謙遜,當作傢愛擺空架子咄咄逼人地大談生死意義,當科學家為求做出新發明而禁不住表現其好勝與貪婪,潛行者卻代表着卑微的使徒與殉道者,他甘於努力引導一個又一個的委托人到"區域"的神奇房間,好讓他們藉房間跟靈魂契合(在那裏每個人最私密的願望都會實現),遂其所願。
  沒有作傢與科學家的囂張、專橫及自以為是,潛行者有着一種純樸、堅實的氣度,是作傢與科學家無法比擬的。塔可夫斯基一次回顧自己的電影時說:"我覺得我一貫想述說的,無非是處在心靈上無法自主、沒有自由的蕓蕓衆生中猶能掌握自己內在自由的人們;他們對於道德的信念和立場使他們看起來懦弱,事實上卻是堅強的表徵。潛行者似乎是懦弱的,但是本質上他卻是十足的堅忍卓絶,因為他有着信仰和服務他人的意志。"
  潛行者帶領作傢與科學家步入"區域"的過程,如斯小心翼翼。他指摘作傢的輕率,竟胡亂折斷樹幹,要求作傢對"區域"尊敬,否則會受到懲罰。放在作傢與科學家的眼裏,潛行者的謹小慎微反過來是瘋子的表現,"如果再這樣你又怎樣?沒有舌頭?"那是作傢對潛行者的輕衊,他一度要求自己獨個而走。
  當人把自己的本位放大時,往往漠視了一種非關理性足以解釋的神秘力量。電影尾聲,三個人一旦進入"區域"的心髒命脈--那所可以觀照自身與實現願望的"神奇房間",吵吵嚷嚷的作傢卻望而卻步,冒險費勁把炸彈帶來的科學家竟把帶來的雷管拆掉。原來,一旦置身目的地,兩個人再沒有足夠的勇氣與熱忱去查看這個神秘地域,他們害怕血淋淋地省視自己的內心,害怕無以名狀的奇跡,也終明白到自身的心靈貧乏,作傢與科學家先前所謂的信仰,一下子變得不堪一擊。
  "他們經歷了許多考驗,思索他們自己,重新評估他們自己。但是他們提不起勇氣跨過門檻,走進那間他們冒着生命危險纔抵達的房室。他們開始意識到,在悲劇性的、最深邃的知覺層面上,他們並不完美。他們鼓足勇氣來檢視自我--並且忡然而驚;不過,到頭來他們還是缺乏心靈上的勇氣以相信自己。"塔可夫斯基鮮有如此清晰地談論自己的電影,他喜歡觀衆自己用心去看、去聽、去經驗,相對來說,這也對《潛行者》一片作了比較完整的說明。又說,這是一部有關上帝在人身上顯現與人類擁有假知識而導致性靈死亡的電影。塔可夫斯基相信天啓的感召與直觀甚於思考,他認為,那纔是人類通往靈魂契合之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聲畫聯姻 文/周黎明第2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1)
第3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2)第4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3)
第5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4)第6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5)
第7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6)第8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7)
第9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8)第10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9)
第11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第12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2)
第13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3)第14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4)
第15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5)第16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6)
第17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7)第18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8)
第19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9)第20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0)
第21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1)第22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2)
第23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1)第24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