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清除異己獨擅權(2)
梅毅 Mei Yi
劉毅手下有不少建康士兵,而進攻的臺軍(都城衛戍軍)與這些人中不少都是中表親戚,“且鬥且語”,雙方一面格殺一面交談,纔知此次劉裕本人真的是率軍親來,“人情駭散”,漸漸不支,傍晚時分,劉毅聽事廳前的衛兵已散敗而去,勇將趙索也陣亡。
劉毅的親兵仍舊忠於職守,“猶閉東西閣拒戰”。半夜,毛修之由於先前與劉裕有私交,知事不濟,自己帶人逃走。劉毅自率幾百兵士,也從北門突圍,一路與王鎮惡兵士勇鬥,殺傷殆盡,至江陵城北二十多裏的牛牧佛寺時,身邊已無一個從人。
劉毅緊拍寺門,要入內躲藏。寺僧隔着門縫表示拒絶,說:“從前我師傅收容了逃跑的桓蔚,被劉衛軍(劉毅)下令殺掉,現在,我們實在不敢收留陌生人。”
七年之前,劉毅平滅桓氏,嚴刑峻法,至此,終於有了“報應”。
劉毅愣了半天,嘆道:“為法自弊,一至於此1眼見逃藏無地,劉毅在寺門邊找了棵歪脖樹,自縊而死。轉天早晨,有人發現劉毅屍體。人死罪不免,劉毅屍身仍被擡入江陵市內,斬首示衆,兄弟子侄皆伏誅。
劉裕至江陵後,寬租省調,節役原刑,禮闢名士,至使“荊人悅之”,又打又拉,體現了政治傢一貫的伎倆,成效不錯。
“處理”了劉毅,劉裕下一個“惦記”的目標人物就是督豫、揚等六州諸軍事、留守建康的諸葛長民了。
諸葛長民是琅琊人,“有文武幹用,然不持行檢,無鄉麯之譽”。桓玄時,曾引用他為“參軍平西軍事”,不久就因貪污險些被罷免。劉裕等人伐桓玄,諸葛長民因為怨恨之故,踴躍相從,事成後被封為輔國將軍。後來,諸葛長民又率衆擊敗桓歆,其部下又擊退慕容超於下邳,應該說是個具有相當軍事謀略的小人。
劉裕伐劉毅,諸葛長民居中用事,驕縱貪侈,不恤政事,四處納財收賄,傢中美女珍寶無數,大營宅第,殘虐百姓。由於所行多不法,諸葛長民很怕劉裕日後會糾劾他的罪行,其弟輔國將軍諸葛黎民也勸說:“劉毅宗族覆亡,我們諸葛傢也要有準備埃趁劉裕未還建康,應該先發製人才好。”
本性貪財之人,擁易捨難,諸葛長民思來想去,猶豫不决,嘆道:“貧賤常思富貴,富貴必履危機。今日欲為一布衣百姓,豈可得乎1
私下裏,諸葛長民修書給冀州刺史劉敬宣,表示要“共圖富貴”。劉敬宣是名將劉牢之之子,一直做人小心謹慎,回書婉拒,並把諸葛長民寫信給自己的事嚮劉裕匯報。劉裕聞之,更堅定了對諸葛長民的誅除之心。
為了試探周遭反應,諸葛長民趁上朝辦公的時候,假裝無意,問劉裕親信劉穆之:“外邊紛紛傳言劉太尉和我有過節,是真的嗎?”
劉穆之何其聰明,冷靜答言:“太尉率軍徵行,把老母弱弟留在京城,托付給您,如果他對您有二心,能這樣做嗎”?諸葛長民聞言,稍稍心安。即使如此,他仍是憂心忡忡,常對左右講:“昔年醢彭越,前年殺韓信(喻指劉毅被殺),估計快輪到我了1
劉裕確實也很害怕諸葛長民在建康先發製人,諸如挾持安帝、以自己傢屬當人質什麽的,便製作各種假象拖延歸期。同時,他又命軍隊、輜重日夜兼行,先返回建康候命。聽說劉裕要旋師,諸葛長民等朝中百官好幾天都從早至晚在城郊外的驛亭等候。劉裕怕中埋伏,遲遲不露面。深夜時分,劉裕得知屬下大軍已經布滿建康城,於是連夜乘輕舟由水路急達建康,潛入東府。
轉天早晨,忽然聽說劉太尉已在府署辦公,諸葛長民又驚又怕,趕忙親自前往東府拜見。
劉裕見到諸葛長民,像沒事人一樣,笑談如平日,命人大張宴席,兩人在密室縱談痛飲極歡。本來十二萬分緊張,如今見劉裕如此友好地對待自己,諸葛長民終於把心放在肚子裏,猛灌美酒,不停地搜索枯腸,找好聽虛美的詞語誇贊劉裕。數杯過後,諸葛長民站起來,剛剛要進新諛之語,早已埋伏好的劉裕衛士從背後一根繩子緊勒住這位爺的脖子。劉裕仍坐於原處,邊飲酒,邊笑看諸葛長民蹬腿搖手、舌突睛出的恐怖死狀。
殺掉諸葛長民後,劉裕立刻派人幹掉了諸葛長民的幾位兄弟,斬草除根。大弟弟諸葛黎民“驍勇絶人,力鬥而死”;小弟弟諸葛幼民逃於深山,仍被人告發擒斬。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 | 三分一統晉業興 | 大好江山誰承繼(1) | 大好江山誰承繼(2) | 大好江山誰承繼(3) | “牝雞司晨”朝綱紊(1) | “牝雞司晨”朝綱紊(2) | “牝雞司晨”朝綱紊(3) | 樹欲靜而風不止(1) | 樹欲靜而風不止(2) | 樹欲靜而風不止(3) | 血肉橫飛殺戮始(1) | 血肉橫飛殺戮始(2) | 血肉橫飛殺戮始(3) | 血肉橫飛殺戮始(4) | 攻伐大亂滿京城(1) | 攻伐大亂滿京城(2) | 攻伐大亂滿京城(3) | 你方唱罷我登場(1) | 你方唱罷我登場(2) | 你方唱罷我登場(3) | 你方唱罷我登場(4) | 你方唱罷我登場(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