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東西晉演義   》 第一四八回 元帝崩太子即位      楊爾增 Yang Erzeng

  元帝因王敦作逆,憂憤成病,將篤,乃召司空王導入內,受遺詔輔政。王導入內,囑曰:“朕自琅玡王得遇卿至此,不幸病篤,諒已難逃天命。朕聞神堯以一旅取天下,吾以天下不能討五鬍,而雪三帝之恥,朕所恨在此,愧見先帝於九泉之下耳。”言訖而昏,徐徐又醒,謂王導曰:“太子篤厚恭謹,可任大事,汝等宜輔佐之,各盡忠義之心,以圖滅鬍之計,勿少忘焉。”言訖而崩。帝年四十七歲,在位十六年而崩。
  帝性簡儉衝素,容納直言。初鎮江東,頗以酒廢事,王導深以為言,帝命酌,引觴覆之,於是遂絶不飲。有司嘗奏太極殿廣室,宜施絳帳,帝曰:“漢文集上書皂囊為幔”遂令鼕施青布,夏施青練帷帳。將拜貴人,有司請市雀釵,帝以煩費不許;所幸鄭夫人,衣無文彩耳。始先秦時有望氣者雲:五百年後,金陵有王者氣。故始皇東遊以厭之,改其地曰秣陵,塹其山以絶其勢。及孫權之稱號,自謂當之。孫盛以為始皇逮於孫氏,四百三十七載,考其替數,猶為未及。元帝之渡江也,乃五百二十六年,真人正應在於此矣。天意人事,又符中興之兆。太安之際,童謠:“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竜”,識者以為吳越當興王者,是歲元帝與四王司馬氏共渡江,帝竟登大位焉。
  初,《玄石圖》有“牛繼馬後”之說,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以二榼共一口以貯酒。帝先食佳者,而以毒酒鴆其將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亦有符雲矣。
  元帝既崩,司空王導與百官舉哀發喪,葬於建平。喪事畢,乃扶太子司馬紹登基於太極殿,百官山呼萬歲。禮畢,分列兩班。改年號為太寧,百官上尊號肅宗明皇帝。群臣皆上賀,帝命光祿寺排宴。宴畢群臣,加封王導為郡公,進位太保,劍佩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辭。導受職謝恩,盡忠王室,竭力輔政。太子即位,尊所生母荀氏為建安君。
  史說明帝諱紹,字道幾,乃元帝長子,在位三年,壽二十七歲。幼而聰哲,為元帝所異。年幼時,帝坐置膝上,適長安有使來,元帝因問之曰:“汝謂日與長安孰遠?”對曰:“長安近,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也!”元帝異之。明日宴群臣,又問之,明帝對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異前問之言?”明帝又對曰:“舉目則見日,不見長安!”由是益奇之。元帝為晉王,立為王太子,及即帝位,立為皇太子。帝性至孝,有文武纔。時王敦欲誣以不孝而廢之,大會百官而問中庶子溫嶠曰:“皇太子以何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嶠對曰:“鈎深緻遠,蓋非淺局所量!以禮觀之,可稱為孝矣!”敦謀逆遂止。今元帝崩,乃即帝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王瀎王渾大爭功第二回 罷武備諸鬍兵起第三回 袁甫銜玉於何勖第四回 北魏祖逢天女配
第五回 夷夷兵犯沒鹿回第六回 竇竜以謀攻力微第七回 拓跋力微霸長川第八回 束皙誠心祈天雨
第九回 劉毅對帝似桓靈第十回 石崇與王愷鬥寶第十一回 劉毅論上中正九品第十二回 武帝托孤立惠帝
第十三回 後父楊駿獨秉政第十四回 賈後南風奪朝權第十五回 賈後謀害皇太後第十六回 八王用事相圖害
第十七回 司馬亮專權執政第十八回 司馬瑋殺亮奪權第十九回 楚王司馬瑋執政第二十回 帝用華計殺楚王
第二十一回 陸雲縣治若神明第二十二回 趙王倫徵鬍三寇第二十三回 周處合兵討氐羌第二十四回 周處戰死在羌陣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