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讀遍紅樓   》 玉立峨峨背不駝      鬍文彬 Hu Wenbin

  玉立峨峨背不駝
  ——“軥錄其躬”辨
  幾年前,在鄭州河南省博物館的藏品中發現了一幅清代的人物肖像,因畫像題款中有“雪芹”二字,遂被一些紅學家斷為《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小照。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
  意見,認為此像為清人俞瀚(楚江)的畫像,根本與曹雪芹無關。研究者意見紛紜,至今尚無定論。筆者對此沒有深入調杏研究,不便發表意見。這裏僅對有人據袁枚《俞楚江詩序》中有“?錄其躬”一句,指俞楚江是一個“駝背”者。談一點不同看法。
  俞楚江同袁枚交好,曾有詩灑唱和。袁枚《小倉山房外集》捲三載有《俞楚江詩序》一文,便是明證。這篇濤序是用駢體文寫的,概述了俞楚江的傢世、生平,是研究俞氏一生經歷的珍貴材料。袁枚在《詩序》中追述俞楚江的學問品德時寫道:“……庶士傾心,萬流仰鏡;招隱者幹旄孑孑,問字者束帛戔戔;樂令語言,全資潘嶽,竇融章奏,半出班彪。實至名歸,猗歟卓矣。先生方且錄其躬,遺蛇其貌。為善有踐繩之跡,修業無息版之時。抄陸贄之方書,喝人必蔭,焚宋清之藥券,龐褫必援;又何其懷淳鬯之德,而抱殷勤之心哉?”從袁枚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俞楚江為人不僅學問卓著,聲望很高,而且盛名之下,仍然能夠謙躬自檢,勤勞趨事,絲毫看不出俞楚江是一個腰彎背駝者。有人將“?錄其躬”一句釋為“駝背”,不知所據何典?據我所知,“錄”同“劬錄”,《荀子·榮辱篇》楊倞註釋為“自檢束也”,《淮南子·主術篇》釋作“勞身苦體之意”,而《荀子·君道篇》王先謙集解引盧文弨說釋作“勤勞趨事”。三者釋意雖小有不同之處,但均無“駝背”之意是毫無疑問的。
  關於俞楚江的相貌特點,我們還可以從他的摯友瀋大成的記載中找到一個旁證。瀋大成《學福齋集》捲二十有《哭俞楚江文》,其中寫道:“嗟乎楚江,命止此耶?長身銳頭,玉立峨峨。慷慨激昂,磊落英多。內含剛毅,外與委蛇。遇有不可,如切太阿。君子引為同心,小人或且潛肆其讒邪。是以一客平津之館,纍走邯鄲之車。悲白下與邗溝,終彈鋏而長嗟。”如果說從袁枚的《俞楚江詩序》中還看不出俞楚江的身材相貌的話,那末瀋大成的記載總可以說是詳細的了。但從瀋大成的祭文中也絲毫看不出俞楚江有什麽“駝背”。假如我們把這段描述俞楚江身材相貌的文字同鄭州博物館所藏的“清代學者”小像對照一下,倒是兩相符合的。
  1975年10月5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捲首絮語祭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文此書係自愧而成
通靈寶玉:一塊被幻化的頑石賈寶玉:前身是一塊“美石”智而通則悟
難得糊塗寧榮二公的囑托與寧國府的祭宗祠實非別書之可比
《紅樓夢》中的一樁難解之謎尤氏心內有什麽“病”?看着明白人,倒都是些呆子!
一支《寄生草》,填的真妙一日倘或樂極生悲裙釵一二可齊傢
萬不可奢華過費敏探春“興利除弊”三人成衆,衆志成城(1)
三人成衆,衆志成城(2)不過實錄其事我心裏進不去,也白過了一世
娶妻當如薛寶釵嬌養太過,競釀成個盜蹠習性(1)嬌養太過,競釀成個盜蹠習性(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