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武則天私秘生活全記錄   》 第八章(10)      司馬路人 Sima Luren

  “不立魏王,誓不罷休1“武氏江山,武氏為嗣1岑長倩指着廣場上那些人對格輔元說:“這是有組織、有預謀的行為,不可等閑視之,得趕快嚮皇上匯報。”格輔元點點頭,倆人急步下樓,趕往內宮,張嘉福還跟在後邊催着問:“兩位大人到底是簽字不簽字?”到了月華門口,因為官職小,不是常朝臣,張嘉福被把門的羽林軍擋在了門外。張嘉福探頭探腦往裏張望了一會兒,知道不妙,忙飛奔去找武承嗣去了。宮外改立皇嗣的喧嘩聲一浪高過一浪,幽居東宮的皇嗣李旦,面對這公然的挑戰,自然不敢應戰,衹是躺在床上不住地唉聲嘆氣。李旦的三兒子、年僅八歲的楚王李隆基憤憤地說:“吾傢江山,豈能落外人之手,爹爹何不找皇帝說說去?”“說又有什麽用?”李旦嘆了一口氣,撫摸着愛子的頭說:“三郎啊,你年紀還小,不知這裏面的利害,萬事還以少說為妙埃爹爹就因為少說不說,纔平安地活到現在埃”與此同時,武承嗣也從內部消息得知,岑長倩和格輔元去見女皇,極力反對更改皇嗣,岑長倩還嚮女皇上書,要求切責宮門外的王方慶等人,勒令其自行解散。武承嗣氣得咬牙切齒,趕緊來找武三思商議對策。武三思沉吟良久,對武承嗣說:“不除掉岑長倩、格輔元這些絆腳石,武氏兄弟難有出頭之日。”“岑長倩為相十幾年,皇上尤為信任,想搞他怕不容易。”武承嗣說。“衹有我親自出馬了。”武三思惡狠狠地說。當即,武三思收拾一番,趕往宮中去見女皇,女皇也正想召見他,見面就問:“三思啊,你對老百姓詣闕上表,請立承嗣為皇嗣有什麽看法?”武三思垂手侍立,恭恭敬敬地說:“臣沒往這方面多想,但武氏江山,當立武氏為嗣,老百姓的請願還是很有道理的。”“朝中文武群臣,對這件事的反應如何?”“臣宰們大多數還是傾嚮贊成魏王為嗣的。”武三思扯了個謊說。“可岑長倩、格輔元等幾個宰相卻堅决不同意埃”“岑長倩、格輔元不同意立我武氏也還罷了,可他們千不該萬不該出言傷我武氏,着實令人可恨。”武三思恨恨地說道。“他倆說什麽啦?”武則天問。“三思不敢妄議大臣。”“說1“回皇上,岑長倩和格輔元在南衙裏密謀,說千萬要保住李旦,阻止武傢承嗣為皇嗣,不然,唐朝的天下就永無復原之日了。”武則天聽了,果然勃然大怒,把手中的茶碗往地上一摔:“他倆真敢這麽說?”“皇上若是不信,讓來俊臣推問一下就知道了。”武則天把手往桌上一拍喝道:“你馬上傳令來俊臣,把岑長倩、格輔元抓起來,問明真相,若果有反武復唐言行,可立即斬首。”武三思內心竊喜,真是幾句話就把岑長倩、格輔元搞定了。出了宮,武三思馬不停蹄,去找來俊臣。不久,武三思將岑長倩、格輔元抓了起來,同時又將歐陽通、樂思晦等數十名朝臣構陷入案,一並斬於東市。幾位宰相同時被殺,諸武及其同黨欣喜若狂,以為有機可乘,每日不但在午門外吶喊示威,而且還花錢請來一個吹鼓班子,每日裏敲鑼打鼓,打板吹笙,鼓噪不已。武則天被鬧得心煩意亂,叫人把領頭的王方慶召進宮裏,當面問道:“皇嗣我子,奈何廢之?”王方慶對女皇問這句話早有準備,早有人暗中為他排練好臺詞,遂引用《左傳》裏晉大夫狐突之言,正色對答道:“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今誰有天下,而以李氏為嗣乎1聽王方慶這一說,還真有些道理,武則天不禁有些心動,可接班人問題是關係千秋萬代的大計,不好貿然决定,於是對王方慶說:“你先回去吧,容朕考慮考慮再說。”“皇上不答應,小民就不起來。”王方慶趴在地上,咬咬牙,鉚足勁,嘣嘣嘣連磕了幾個頭,哭道:“望皇上能明白小民的拳拳赤子之心,立我武氏為嗣。”武則天被纏得無計可施,無可奈何之下從抽屜裏摸出一個腰牌說:“別哭了,起來吧。也別帶人在宮門口鬧了。想見朕的時候,拿着這印紙給守門的看看就行了。”王方慶心裏非常高興,嘴上卻說:“皇上不答應我,我以後還會來的。”“好了,好了,你走吧,朕還有許多事要忙呢。”武則天不耐煩地揮揮手說。出了宮門,王方慶直奔旁邊的客棧,早已在房間裏等候多時的武承嗣急忙迎上來問:“怎麽樣,方慶,皇上跟你說了些什麽?”王方慶說:“皇上雖沒馬上答應我,但也八九不離十了。皇上還給了我一個腰牌,說我隨時都可以去見她。”武承嗣也很高興,鼓勵王方慶說:“要趁熱打鐵,隔一天、兩天去一次。事成以後,我送你十萬安傢費。王方慶非常高興,問武承嗣:“武大人,宮門口那些人還撤不撤?”“不能撤,告訴他們,都打起精神來,每日工錢照舊,另外再加二十文錢的補助費。”第二天,王方慶趾高氣揚,大模大樣地進了宮,惹得圍觀的人們一片豔羨之聲。到了朝堂,女皇正在和兵部的人研究出兵吐蕃的軍國要事。王方慶不識好歹,走過去喋喋不休地說:“魏王乃武氏正宗,理應立為皇太子。李旦乃外姓之人,舊黨餘孽,不殺他就算高擡他了,讓他做皇嗣,實在是傢國的不幸……”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閱讀指南(1)閱讀指南(2)第一章(1)第一章(2)第一章(3)第一章(4)
第一章(5)第一章(6)第一章(7)第一章(8)第二章(1)第二章(2)
第二章(3)第二章(4)第二章(5)第二章(6)第二章(7)第二章(8)
第二章(9)第二章(10)第二章(11)第二章(12)第三章(1)第三章(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