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展示童話大師真實生活:安徒生傳   》 乘火車遊歷歐洲(1)      詹斯·安徒生 Jens Andersen

  19世紀40年代,安徒生一共遊歷過歐洲4次,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在丹麥所受到的壓抑也隨之一掃而光,為歐洲文化史寫上了壯麗的一筆。安徒生在國際上受到的歡迎正逢歐洲40年代現代技術爆炸性的發展,當時,蒸汽機和電的發明將各式各樣的機械力量釋放出來,人們對進步的信心仍然非常單純與樂觀,安徒生在1861年的童話《新世紀的繆斯女神》中就曾描寫過這種現象。此時,交通工具尤其是鐵路的發明與現代化,革命性地掃除了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對於像安徒生這樣喜歡遊歷的自我主義者和浪漫主義者來說,它們要比同時期發生的政治革命具有更大意義。1833~1834年間,這位丹麥作傢遊歷意大利時,乘坐的是郵車、驛站馬車和意大利式四輪馬車,12小時纔走50到100公裏,中途還要休息較長時間,以便讓馬和旅客恢復體力,為下一段行程做好準備。現在這種作傢所謂的“噴火巨竜”,意味着在幾個小時內他可以遊歷世界400公裏,而且還非常舒服。1840年11月,安徒生乘火車從馬格德堡(德國西部城市。———譯者註)到達萊比錫,這是歐洲大陸的第一條鐵路。這次他4個小時前進了120公裏,每小時達到了30公裏,這次經歷使他興奮異常:
  “現在,我有一種地球在旋轉的感覺;我旁邊的草地田野好像是旋轉的車輪一樣嚮前飛奔;衹有遠方的物體似乎仍然保持着靜止。現在,我可以想象出候鳥飛翔的感覺了,它們飛離城市時肯定是這樣。一座城市與另一座之間仿佛離得非常近,真是不可思議。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魔術師,駕着巨竜,拉着火車,飛也似地經過旁邊道路上坐在馬車裏,像是蝸牛一樣的可憐人。蒸汽噴出時,好像是魔鬼在喘氣。汽笛聽起來很不舒服,好像刀插入一頭豬的肚子時,豬發出的嚎叫聲。”
  技術在以飛快的速度發展,安徒生的事業同樣也在突飛猛進。他的小說和童話先是被翻譯成德文、英文和法文,並在19世紀40年代現代印刷技術和快速擴張的圖書工業推動下,在世界廣為傳播。這意味着,當安徒生在1840年開始他的文學生涯時,關於這位丹麥作傢浪漫生活和傳記的傳聞就已經傳到了德國上層社會。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安徒生的《沒有畫的畫册》在歐洲德語區引起極大反響。這本童話著作以各種刪節本和縮印本的形式,進入學術期刊和通俗雜志。這意味着安徒生已經進入德國的普通家庭,他的作品既屬於先鋒派,對讀者來說又是一種讀起來非常親切的作品。
  40年代中期,他前往歐洲的4次行程都經過了德國。他在慕尼黑、德纍斯頓、魏瑪和柏林呆了很長時間,並通過散發作品和講述自己浪漫生活的方式贏得了大傢的歡迎。在國王和王公宮殿裏舉行的宴會上,在有當時歐洲藝術與金融界有影響力的代表人物參加的沙竜和文學協會上,安徒生結識了一大批德國朋友、同行和商業人士。這些人不管是在藝術創作上、商業上,還是作為普通朋友,對他都十分關照。這本身也代表了他自己視野的開闊,與乘坐火車旅行非常相似。坐火車時,一座城市與另外一座城市好像離得非常近,在德國,他的好朋友們似乎就在他的身旁。
  在1840~1841年他前往近東的一次長期旅行時,就已經結識了一些著名人物,如弗朗茲?李斯特和門德爾鬆。當他繼續嚮南前進時,有一天結識了一位現代書商弗雷德裏剋?坎普,並在第二天第一次看到了用達蓋爾銀版攝影法拍攝的圖片。第三天,他與《大衆報》的出版商古斯塔夫?科爾布成了朋友。在慕尼黑,他可以舒服地觀看喜劇、悲劇、貴族畫廊,可以每天拜訪畫傢斯蒂勒斯、彼得?馮?柯尼利厄斯、考爾巴剋和哲學家F*9郾W*9郾J*9郾謝林。這位丹麥作傢一路上到處結識朋友,在德國大城市建立了友好和具有學術意義的橋頭堡。從長遠來看,這不僅意味着他可以享用美食住宿,可以在慕尼黑、德纍斯頓和柏林劇院舒服的包廂裏看戲,而且意味着他可以隨時找到一位翻譯和出版商。同樣,他還結識了各種各樣的插圖畫傢或油畫傢,如威廉?考爾巴剋,他為安徒生的童話《天使》所配的插圖成為當時最受人們歡迎的作品。從斯塔萬格到塞巴斯蒂安,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以平板畫形式出版的安徒生童話。
  在歐洲其它大城市,如巴黎、維也納和倫敦,安徒生也結識了一些朋友,建立了或大或小的關係網,對他的後半生幫助良多,這也可以從安徒生的大“紀念册”得到證實。這本紀念册其實是一本剪貼簿,高達半米,重3公斤,裏面安徒生記錄着他全部旅行中的賀詞、照片和紀念品。通過這本紀念册,我們可以看到他在40年間不停遊歷與社交的情況,看到一大批歐洲名人(幾乎有500人),他們通過親筆簽名、詩歌、書信、鋼版雕刻的畫像、樂譜和風幹了的鮮花,給這位丹麥作傢送來問候。這是一本握手、擁抱和親吻的紀念册,也是這位丹麥作傢在19世紀歐洲的地位與受歡迎程度的證明。安徒生結識了衆多的文化精英,他的這本大型紀念册也是一幅40多年的文化圖譜,其中有國王和王妃、畫傢、作傢、作麯傢和演員。比如,其中就有一位法國女演員雷切爾,1843年安徒生在巴黎被她的藝術迷住了。坐在滿是崇拜者的更衣室中,雷切爾抽出時間給安徒生寫了一張便條,上面用優美的字體寫着:“藝術就是真理。”用這句格言來形容這本巨大的紀念册再貼切不過了,從它可以看出安徒生的藝術雄心與社會理想,以及他不同尋常的旅行中所反映出來的理想主義。安徒生在花費幾乎10年時間、30次的長途旅行中,通過藝術尋求真理,當然也是通過與藝術傢面對面和手拉手的形式尋找答案。

    陈雪松,刘寅龙 編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丹麥親王寫的序言前言(1)前言(2)英文版前言
目錄真正的野蠻人(1)真正的野蠻人(2)真正的野蠻人(3)
自然之子(1)自然之子(2)自然之子(3)擁有天賦需要勇氣(1)
擁有天賦需要勇氣(2)擁有天賦需要勇氣(3)舞蹈學生(1)舞蹈學生(2)
舞蹈學生(3)舞蹈學生(4)邁入黃金時代(1)邁入黃金時代(2)
邁入黃金時代(3)邁入黃金時代(4)安徒生的處女作(1)安徒生的處女作(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