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   》 不光榮的“革命”(4)      梅毅 Mei Yi

  由此,唐文宗自毀臂膀,第一次謀誅宦官的努力不僅失敗,還貶放了自己的弟弟和大臣宋申錫。
  文宗太和七年(公元833年),鄭註又否極泰來,迎來他人生路上又一次“輝煌”。本來,對於鄭註這個人,文宗皇帝早有耳聞,知道他是王守澄的“大腦”,憎恨至極。由於貪污事發,鄭註被罷掉邠寧行軍司馬的官職,竄返京城。侍御史李款連上數十次奏章,彈劾鄭註“內通敕使、外結朝官、幹竊化權”等等罪行,王守澄見勢不妙,就把鄭註藏在自己統管的右軍禁軍之中。
  左軍中尉韋元素公公也恨鄭註,左軍將領李弘楚就勸韋元素假裝召鄭註治病,把他騙入左軍內殺掉。韋元素應允。不料,鄭註見了韋公公,“蠖屈鼠伏,侫辭泉涌”,又是推拿又是獻仙方,使得殺心方熾的韋大公公“不覺執手款麯,諦聽忘倦,”臨別又賜與鄭註一大筆金銀財寶。
  李弘楚見此情況,憤然對韋元素說:“中尉您失今日之斷,必不免他日之禍1
  不久,大臣王涯又在王守澄等人幫助下得為宰相,投桃報李,就壓下李款的彈章不報。同年底,文宗高血壓病情加劇,王守澄趁機薦鄭註入治。
  數粒大藥丸服下,估計裏面有傳自西域的鎮痛麻藥,文宗感覺很爽,對鄭註全然改觀,立拜為太僕卿、兼御史大夫。
  這下鄭註可不得了,“起第善和裏,通於永巷,長廊復壁。日聚京師輕薄子弟、方鎮將吏,以招權利。”同時,這位“老軍醫”又三天兩頭竄入太監掌領的禁軍,與王守澄密談,“語必移時,或通夕不寐。”
  其間,鄭註又一大“貢獻”,是把李訓介紹給了王守澄。“甘露之變”的兩大禍首,至此一一登常
  李訓,原名李仲言,進士出身,其堂叔是先前的宰相李逢吉。由於深知此位侄子“陰險善計事”,老宰相很是喜愛李訓。當時,李逢吉想重新做宰相,李訓知道堂叔意思後,自告奮勇,不顧自己母喪未滿期,自稱和鄭註關係好,要替李逢吉去京城“活動”。李逢吉大喜,給李訓“金帛珍寶數百萬”,讓他以此送給鄭註當“好處費”。鄭註得財,當然大喜,馬上把李訓推薦給王守澄。
  李訓“形貌魁梧,神情灑落,辭敏智捷”,又是《周易》專傢,王守澄對他也很有好感,立刻嚮本來就十分沉迷《周易》的唐文宗面推李訓。
  相見一淡,李訓美男子一個,風神俊逸,侃侃而言,精鶩八極,心遊萬仞,唐文宗大悅。當時,李訓服孝期未滿,還一身孝服穿戴。為了方便出入,文宗便讓李訓自稱“王山人”,戎服入見,穿身軍裝進宮。
  太和八年,李訓服孝期滿,立即被文宗召入內殿,面賜緋魚袋,並任翰林侍講學士。“兩省諫官伏閣切諫,言(李)訓姦邪,海內聞知,不宜令侍宸扆,終不聽”。
  細究唐文宗本心,也屬深思熟慮:當年與宋申錫密謀去宦官,不僅未成功,自己差點引火上身。現在,他想通過與鄭註交往,穩住王守澄等人,進而提拔李訓,再作進一步打算。如此,宦官們覺得文宗這兩個“紅人”皆是“自己人”,不會生疑他們和文宗一起搞事。
  李訓一嚮“善揣人意”,知道文宗痛恨宦官,便趁講解《周易》的餘暇,在文宗面前指斥太監擅政,言論縱橫,讓皇帝覺得此人真可托大下大事。鄭註也忙嚮皇帝靠攏,全然忘記昔日王守澄對他的“薦拔”之恩。“自是二人寵幸,言無不從”。太和九年,李訓遷禮部侍郎,同平章事,登廷入相。
  大權在手,李訓雷厲風行。為了嚮天下彰顯宰相氣度和“磊磊清操”,他首先派人速捕時為襄陽監軍的陳弘志,此人一直被認作是親手弒唐憲宗的首犯。李訓派人大張旗鼓押陳公公至青泥驛,又當衆杖殺之。此舉果真大快人心。
  內廷方面,王守澄還沒緩過神,一直以為李訓和鄭註是自己人,對二人沒有絲毫防備。
  趁王大公公不留神,李訓、鄭註合謀,擢右領軍將軍仇士良為左神策中尉,取代原先韋元素的位置。王守澄一直擠壓仇士良,現在忽然發現此人幾乎與自己比肩,心中不悅。未等王公公施出報復手段,李訓、鄭註又為唐文宗出主意,以王守澄為左、右神策軍觀軍容使,表面官升一階,實則奪其手中軍權,把他架空。
  王大公公正呆坐府中鬱悶,文宗已遣中使李好古拿瓶毒藥來“賜”,喝不喝都要死,手中無兵無人的王大公公長嘆一聲,大駡李訓、鄭註忘恩負義,然後,淚如雨下,自己吞下這杯實際是他自己親自“配製”的毒酒,一命歸西。由於對自己也有“擁戴”之功,文宗並未“顯誅”,對外稱其病死,並贈“揚州大都督”。
  消息傳出,“人皆快(王)守澄之受侫而疾(李)訓、(鄭)註之陰狡”。
  李訓、鄭註這一對難兄難弟,殺掉王守澄後,都覺飄飄然。“及祿位俱大,勢不兩立”。李訓後來居上,“或在中書,或在翰林,天子事皆决於(李)訓;自中尉、樞密、禁衛諸將,見(李)訓皆震懾,迎拜叩首”。連宰相王涯也甘拜其下。權傾天下之際,李訓以接應為辭,使鄭註外派當官,把哥們外任為鳳翔節度使,並相約當年十一月內舉外發,盡誅宦官。其實,李訓本意是殺太監之後,順帶就把鄭註一勺燴掉。鄭註本來就是太監走狗,那時候殺起他來就太容易了。鄭註不知情,從前的“老軍醫”現在頓成一方諸侯,屁顛屁顛去赴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黃金時代的凋零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2)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3)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4)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5)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6)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7)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8)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9)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0)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1)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1)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2)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3)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4)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5)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6)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7)時來天地皆同力(1)
時來天地皆同力(2)時來天地皆同力(3)
時來天地皆同力(4)時來天地皆同力(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