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9·11"后所表现出的精诚合作的态度,可以给它颁发个最佳配角奖,但是英国就是伸长了脖子,也到不了美国的脚脖子,美国单在反恐事业上的开支就多达3790亿美元,这是英国一年国防预算的11倍还不止。
甚至当时都有人在质疑,北约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纽约时报》的专栏记者,托马斯·弗雷德曼曾经被派往阿富汗作战地新闻报道。弗雷德曼从喀布尔撤离的时候乘坐的是美国空军的运输机,他亲眼目睹了美国空军是如何在夜间完成任务。除了自豪之外,弗雷德曼想得更多的就是北约的存在价值问题,他认为美国已经不需要北约的支持来打赢一场战争,就像阿富汗战争一样,英国等国家根本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回国后,弗雷德曼发表了一篇名为《终结北约?》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总统的顾问班子们认为完全不需要盟国的种种战斗援助,这些援助往往会束缚美国手脚,妨碍发挥军事威力。所以,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越来越多的人发出疑问,北约是否还能在未来像以往一样共同战斗。" 英国等国家在弗雷德曼的笔下一副穷酸相,舍不得掏钱来加强国防,还对美国有所不满。在弗雷德曼眼中,落后的国家没资格表达不满,这种想法在美国极具典型性。
众所周知,北大西洋公约是为了与苏联冷战才建立起来的。冷战结束后,北约最先失去的就是政治用途。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在欧洲少了一个最大的威胁,政治用途的消失基本上就令北约失去了其主要意义。从政治角度来说,美国不再需要北约的帮助。如今,美国的战略目标已经转移到了中东以及亚太地区,这说明美国有信心在欧洲的地位已经坚如磐石了。
这使得美国更加可以放心大胆地实行单边主义,对欧洲同盟的意见置之不理。布什在2002年的欧洲访问就能很好地证明这点,他在德国演讲时提到,美国完全不担心欧洲会发生战争,美国也不大可能在欧洲进行军事行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对美国的作用下降,并不意味着美国就要与其反目成仇。虽然失去了战略作用,但是在关键时刻,美国还需要一个庞大的支持群体来帮其渡过舆论关卡。而且,欧盟财力、人力的缩小,那是相对而言,一旦美国需要的时候,这些看似微弱的力量聚集在一起便可以起到大作用。
不过,令美国矛盾的是,不能与欧盟断绝关系,但也不能让其发展壮大,毕竟美国想要称霸世界,就不能为自己培养起一个敌人。将欧洲势力弱化、分散,是减小欧洲力量的最佳方案。一方面需要欧洲的及时帮助,另一方面还必须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利用欧洲的同时也要遏制欧洲,这就是美国对待欧洲的主要态度。
在反恐问题上,美国的行为几乎无法被控制在理智的范围内,往往表现出激进甚至是神经质。2001年,当布什在没有跟任何盟国商量的情况下就提出伊拉克、伊朗和朝鲜是邪恶轴心的理论,并且坚定地表明打击邪恶轴心的决心时,美国的盟友们呆若木鸡。不仅仅是布什的这番言论十分大胆,更让盟友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美国的独断专行和自以为是。
当时的韩国总统金大中正在推行南北统一的计划,美国邪恶轴心论调的出现,让整个计划都变得十分被动。这也难怪金大中总统在得知此消息后会暴跳如雷,然后把韩国外长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其实这不是某个人的错误,就算是韩国外长有心与美国多做交流,也得人家美国肯啊! 欧洲就更不用说了,早就炸开了锅,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反美高潮。美国把盟友的尊严踩在脚下,还狠狠跺了几脚,这些变了形状的尊严所表现出的就是愤怒和不满。然而,美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把反美情绪说成了对美国领导地位的不尊重。欧洲各个国家的领导人猛烈回击,纷纷表示不赞成美国自诩的领导身份。正如德国外长表达的那样,美国与欧盟是盟友的关系,不是主仆关系,美国没资格不经过盟友同意而自作主张。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