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 》
不光榮的“革命”(3)
梅毅 Mei Yi
大略分類,李德裕一黨可作為門閥士族的代表方,牛僧孺一派可作為以進士為骨幹的寒族地主的代表方。兩黨之間,君子小人相雜,但從總體上講,李黨君子多,牛黨小人衆,而且李德裕本人力主削奪藩鎮、抵擊吐蕃,功名赫赫。牛僧孺則因循守舊,粉飾太平,因私廢公。
唐宣宗繼位後,深忌對自己全無擁戴之功的“李太尉”,把李德裕一貶再貶,一直貶到天涯海角的崖州(今海南瓊山)。牛李黨爭的終結點,似乎以牛黨的令狐綯等人作宰相成功而告終,但黨爭餘害,綿延不絶。由於二黨相互糾緾,你死我活,正所謂“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無論是太監還是侫臣小人,衹要想對朝臣打擊報復,均以“朋黨”為辭,冠以牛李徒衆,一一貶逐,“黨人”成為現成的“壞分子”標簽。
正因牛李黨爭的水火不容,唐文宗繼位後纔不得不矮子裏拔大個,先以淺躁少謀的宋申錫為相,後又倚靠貪濁小人李訓、鄭註為腹心,一心想去除宦官,最終一無所成,自己反為玉食囚徒,面壁喟嘆。何者?“唐之諸臣,皆知有門戶而不知有天子者”。退而求其次,大臣們基本依靠不住,文宗皇帝病急亂投醫,把草包當純臣,最終一敗塗地。
禁衛軍中尉大公公王守澄是弒憲宗主謀之一,由於推立穆宗有功,又知樞密事,權兼文武。文宗入統,王守澄依舊大權在握。“文宗以元和逆黨尚在,其黨大盛,心常憤惋”,於是,他找到翰林學士宋申錫密淡,宋學士力勸文宗除掉王守澄等人。終於找到“知音”,文宗大喜,很快就提升宋申錫為同平章事,擢用為宰相。
宋申錫為了集聚誅除宦官的後備力量,就任用吏部侍郎王璠為京兆尹,嚮他講述皇帝的意旨。王璠首鼠之人,非剛决果斷之士,不知是他有意還是無意,很快就把宋申錫的想法泄漏出去,王守澄以及他的心腹謀士鄭註得悉此訊後,立刻組織反擊。
說起這位王守澄的“智囊”鄭註,還應好好交待一番。此人小矮個子,高度近視,婁阿鼠一類人物,但有“金丹”之術,能治陽萎早泄腿腳痛,最早以高級遊方郎中的身份在長安權貴豪門間小有時譽。但鄭註起身為官的“恩公”,竟然是大英雄李愬——雪夜襲蔡州擒吳元濟那位爺。都說小人之間心心相吸,但鄭註這麽一個“保健醫生”卻“魅力”十足。元和十三年,李愬任襄陽節度使,鄭註前往投靠。不知怎的,吃了鄭註數粒大藥丸子,李愬感覺神輕體健,房中采戰功力上升了一個層次,“因厚遇之,署為節度衙推”,從此,鄭註便從一個“赤腳醫生”一變成為國傢官員了。不久李愬移駐徐州,也把鄭註帶在身邊,並且讓他開始參决政事。
鄭註“詭辯陰狡,善探人意旨”,哄得李愬十分開心,“然挾邪任數,專作威福,軍府患之”。當時,任徐州監軍使的公公王守澄聽從人說起過鄭註,“深惡之”,並專門去李愬那裏要李將軍除掉這個惹起軍中公憤的“小人”。
李愬回護鄭註,對王守澄說:“鄭註雖有些小毛病,實乃奇才。公公如不信,請您和他談談,如果再不滿意,把他外貶也不遲”。
王公公老大不情願,又不能不給李愬面子,勉強把鄭註喚來一見。“及延坐與語,(鄭註)機辯縱橫,盡中其意”。王守澄大喜,馬上把鄭註請入內室,“促滕投分,恨想見之晚”。估計鄭註一個江湖醫生,見多識廣,見人下菜碟,先為王公公談身體,再為王公公講國事,小人見小人,喜不自禁。
轉天,王守澄見到李愬,翹兩個大拇指:“誠如公言,(鄭註)實奇士也1從此,鄭註可以自由出處王守澄監軍府衙,並又被升為李愬的巡官,位於僚屬之尊。
王守澄在穆宗時代做樞密使時,有了處理政事的大權,就更依賴鄭註這個“謀士”。鄭註“晝伏夜動,交通賄遺”,可見,日理萬機,至於通宵,“數年之後,達僚權臣,爭湊其門”,最後官階升至檢校庫部郎中並成為昭義節度副使(副省級官員)。
聽說宋申錫四下活動要對宦官不利,王守澄着慌,忙招鄭註密議。煉丹調藥之餘,鄭註最關心的就是朝廷政事。閉着小眼想半天,鄭註獻上一計:派位神策軍將上告皇帝,說宋申錫暗中欲擁立文宗之弟漳王李湊。這一招真是毒而有奇效。神策軍將豆盧著受王守澄、鄭註指使,跪在文宗面前,指稱:“十六宅(諸王之居所)宮市內監朱訓等人與宋申錫親吏王師文等人共謀不軌,他們說聖上您多病,太子年少,如果聖上不豫(死了),依次則應立漳王,所以他們密謀預先巴結漳王,並從漳王處領取一套衣物賜給宋申錫”。
文宗心內一直很疑忌自己這位英敏賢德的六弟,大怒之下,派人鞠審。朱訓、王師文等人被屈打成招。京城內外大駭,紛紛傳言宰相與親王密謀想搞政變。王守澄在浴室把朱訓、王師文等人的承服狀子給文宗,並要派二百禁軍鐵騎直接去宋申錫傢裏屠害他整族人。幸虧另外有一個太監馬存亮在場,諫勸說:“謀反者惟宋申錫一人,何不召南司(宰相)會審。忽然大肆殺人,恐怕在京城引起駭亂”。“(王)守澄不能難,乃止”。
廷審之中,在左常侍崔玄亮的固諫下,文宗“意稍解”,貶漳王李湊為巢縣公,貶宋申錫為開州司馬。沒過幾年,二人均鬱鬱死於貶所。其實,文宗衹要認真派人推審,就肯定會知道上告宋申錫等人謀反的豆盧著是鄭註表兄弟,整個事件完全是王守澄、鄭註二人一手策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黃金時代的凋零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2)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3)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4)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5)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6)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7)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8)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9)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0)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1)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1)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2)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3)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4)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5)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6)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7) | 時來天地皆同力(1) | 時來天地皆同力(2) | 時來天地皆同力(3) | 時來天地皆同力(4) | 時來天地皆同力(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