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星荟萃 》 李連傑傳 》
第145節:從頭細說人生路(22)
廖小東 Liao Xiaodong
提問:李連傑先生你好,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叫你一聲李同學。你剛纔講的佛教的學生給我很大的啓示,讓我覺得非常感動。我問你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有可能因為我專業的原因,我經常受到一些質疑,你講愛的倫理你怎麽運用到生活中的。我們要用充滿愛和慈悲的心態對待這個社會,對待其他周圍的人,這樣我們的人生之路就會變得更美好,我會把我的人生定位在不斷走嚮我所承諾的目標道路上,我覺得這種生活的心態是非常好的。但是這些心態面對現實問題的時候,大傢也都知道這個社會並不是處處都很美好的。你已經是被大傢所關註的公衆人物,很多小事情夠不成危害,但是對我們這些人一些小問題就會把你消解掉,導致我的道路永遠達不到了。我想問一下你是怎麽把這種慈悲和愛的心態帶到不是說很理想化的現實生活中,你怎麽去面對。因為我們不能像刺蝟一樣紮了刺來保護自己。
李連傑:我覺得復旦大學的學校也去研究宗教是很好的,這個做法很簡單。我們不能強加於自己的主觀願望給別人,包括物質和精神,當我們宣傳慈悲和愛的時候,你也不能強加的要別人馬上做出同樣的反映。因為我們光講是沒有用的,如果我堅信這是我堅持的理念,我要做出來,我要不斷的做出來,總有一天人傢看到你言行一致的時候就會有感受。我們光停在理論上講慈悲、愛大傢就會說你說的那麽容易,你做一下看看。現在我做的東西如果沒有死亡的衝擊我也不會有足夠的勇氣,因為有一個概念,我們在面對大自然災難的時候,或者是面對心靈要得到幫助,彼此作為一傢人的時候,一個人一個月一塊錢我們成立一個慈善機構,這個錢給紅十字會,我們監督紅十字會不要亂用,用要需要的弱勢團體當中去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工作量,你還要承擔副滿的職責,比如說你是不是為了更出名,你是不是有名,有錢,沒事幹吃撐的。我為什麽說經歷過生死以後纔下决心做,就是以前衹夠勇氣想沒有勇氣做。因為這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就像環保在剛開始提出的時候都不是很支持的,特別使一些大企業都不是很主持。但是因為有一部分人堅信環保會對我們的傢和星球有好處,所以不斷的提了幾十年,然後各國政府開始慢慢的重視起來。有些大企業沒有辦法也被重視,但是我們談到心靈環保的時候,愛和慈悲付出的時候同樣是一個新的課題。但是我們不僅僅要想,我們還要真實的做,真實的一路做下去。我一直沒有想好說三年五年有一個結果,就是一代一代的做下去,死了就按照這個理念由下一代人繼續的做下去,希望這個愛的理念一路的傳下來,可能兩百年、五百年以後是對人類有幫助的。我給你一個建議,就是衹要努力積極的去做不要理結果。我今天講的話題沒有一個同學理解也無所謂,我積極自善心的去做就可以了,但是我相信哪怕有一個人有回響,這個種子一點點的積纍下去,將來一滴一滴的水就可以變成一壺水,就可以變成一盆水,就可以變成一個大海。謝謝。
提問:李先生你好,我想問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個人的問題,不知道你是否願意回答。請問你信仰佛有沒有一個具體的動因,就是佛教心靈上的震撼對你個人的體會來講在你的心理上産生了什麽樣的影響。
李連傑:我從小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就是要拿冠軍,我一定要積極努力從我的立足點達到我的目的,然後明天要保持冠軍,我就又立一個點。我這樣一路路的追求,是我五年之後已經證明現在可以拿武術冠軍了,所以我要嚮另外一個領域再一次證明自己,我當時轉的比較早,16歲就轉了。我不停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然後從自己的立足點達到那個目標。在目標過程中經歷過很多的掙紮、充實自己,這個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但是我努力的朝着那個目標的去做。這個目標就越來越遠,然後走到香港,然後走到美國,再走到歐洲這樣。我37歲的時候就開始想了,如果我不斷的給自己改變這個目標,什麽時候纔有一個結果,什麽時候我纔滿足,什麽時候的名纔叫夠,什麽時候的利纔叫夠,什麽時候纔滿足物質名譽心裏的要求。我發現如果我繼續走這條路我到死的時候還會說要拍一部電影,轟動世界的電影,這樣還是沒完沒了的。我感到到物質的改變和物質是兩回事,再加上我身邊的朋友之前有有錢的,也有沒有錢的。我也瞭解過了你是不是沒有事幹弄一點心靈安慰信佛教了,我可以告訴你不是這樣的,心靈的感受和物質不見得一定要靠物質彩殼一達到心靈快樂的。有錢沒錢人的看到奧運一樣開心的,我看門口和有錢大老闆一起看國旗升起也很興奮,一起看到天災人禍都不開心,聽到飛機爆炸的時候都不開心,遇到颳風下雨的時候情緒都是一樣的,遇見離婚的時候都不快樂,遇到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大傢都會擔憂,所以錢不會給你帶來直接的關係。我年輕的時候給我五塊錢就很開心,後來就是五十塊,五百塊,五千塊。如何瞭解情緒是怎麽來的,如何把負面的情緒變稱正面的,這個纔是我去學宗教的動機。就是如何把自己對整個宇宙的結構和心理的結構有一個正確的瞭解,我發現那個可能纔有機會保持心靈的快樂和平等。我有一個朋友是75歲,他是頂級一流五百強的老闆,他每天還在拼命的工作和賺錢,我問他生也帶不來,死也帶不走,你還在忙什麽,他就是放部下,擔心公司給別人因此而走嚮停頓的狀況。我覺得物質改變不了心靈,那就從心靈找他的本質,從心靈去找本質,並且可以瞭解和控製的話,那麽你就可以很早的掌握快樂,並且一直生活在快樂裏。這些是我從宗教裏面學到的知識。謝謝。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出生(1) | 第2節:出生(2) | 第3節:出生(3) | 第4節:出生(4) | 第5節:出生(5) | 第6節:出生(6) | 第7節:出生(7) | 第8節:棄武從影(1) | 第9節:棄武從影(2) | 第10節:棄武從影(3) | 第11節:棄武從影(4) | 第12節:棄武從影(5) | 第13節:棄武從影(6) | 第14節:師哥迎娶小師妹(1) | 第15節:師哥迎娶小師妹(2) | 第16節:師哥迎娶小師妹(3) | 第17節:師哥迎娶小師妹(4) | 第18節:師哥迎娶小師妹(5) | 第19節:師哥迎娶小師妹(6) | 第20節:師哥迎娶小師妹(7) | 第21節:師哥迎娶小師妹(8) | 第22節:事業愛情雙豐收(1) | 第23節:事業愛情雙豐收(2) | 第24節:事業愛情雙豐收(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