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都御史      蒲鬆齡 Pu Songling

  都縣外有洞[1],深不可測,相傳閻羅天子署。其中一切獄具,皆藉人工。
  桎梏朽敗[2],輒擲洞口,邑宰即以新者易之,經宿失所在。供應度支,載之經製[3].明有御史行臺華公[4],按及都,聞其說,不以為信,欲入洞以决其惑[5].人輒言不可。公弗聽,秉燭而入,以二役從。深抵裏許,燭暴滅。視之,階
  道闊朗,有廣殿十餘間,列坐尊官,袍笏儼然:惟東首虛一坐。尊宮見公至,降階而迎,笑問曰:“至·矣乎?別來無恙否?”公問:“此何處所?”
  尊宮曰:“此冥府也。”公愕然告退。尊官指虛坐曰:“此為君坐,那可復還。”公益懼,固請寬宥。尊官曰,“定數何可逃也!”遂檢一捲示公,上註云:“某月日,某以內身歸陰。”公覽之,戰慄如濯冰水。念母老子幼,泫然涕流。俄有金甲神人,棒黃帛書至。群拜舞啓讀已,乃賀公曰:“君有回陽之機矣。”公喜緻問。曰:“適接帝詔,大赦幽冥,可為君委折,原例耳[6].”乃示公途而出。
  數武之外,冥黑如漆,不辨行路。公甚窘苦。忽一神將,軒然而入,赤面長髯,光射數尺。公迎拜而哀之。神人民“誦佛經可出。”言己而去。公自計經咒多不記憶[7],惟《金剛經》頗曾習之[8],這乃合掌而誦,頓覺一綫光明,映照前路,忽有遺忘之句,則目前頓黑;定想移時,復誦復明。乃始得出。其二從人,則不可問矣[9].據《聊齋志異》手稿本“註釋”
  [1]都縣:隋置。清初屬重慶府,即今四川省豐都縣。縣有平都山仙都觀,係道傢七十二福地之一,謂為陰府所在。參段成式《西陽雜俎·玉格》。
  [2]桎梏:腳鐐和手銬。
  [3]載之經製:謂將上述專項費用列入附加稅內徵收報銷。別立名目增收之稅稱“經製錢”。
  [4]御史行臺:又稱行臺御史。元以後指代表御史臺對地方行使監察權的御史。
  [5]决其惑:破除其迷惑,即確定真假。
  [6]委折,原例:謂援引前例,委麯折免華御史之罪。委折,委麯折免;即設法減除。原例,原本往例;義近“援例”,謂照章行事而已。[7]經咒:指佛經經文和祝禱詞。
  [8]金剛經:佛教經典,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參捲三《魯公女》註。
  [9]不可問:不必再問,意思是已死無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大話聊齋
捲一: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噴水瞳人語畫壁山魈[1]咬鬼
捉狐荍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
蛇人斫蟒犬姦雹神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