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二十、周邦彥(2)
閔澤平 Min Zeping
周邦彥是有資格驕傲的。為太學生時,他就享有了盛名。南宋陳鬱《藏一話腴》內編捲下說,周邦彥“二百年來,以樂府獨步,貴人學士、市儇妓女知美成詞為可愛”。繁華的帝都,為他大力施展才華提供了最合適的場所,既有衆多的同捨與他切磋學問、唱和詩文,更有那“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弦於茶坊酒肆”的娛樂場所吸引他去倚聲填詞。攻書之餘,他得意地填下不少風情旖旎、技巧高超的戀情詞。在周邦彥的這些“豔詞”中,影響最大的是《少年遊》:
並刀如水,吳????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嚮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正如許多讀者所期待的那樣,這首詞所寫的是旖旎的戀情,表現的是戀人間的溫柔體貼。令人拍案稱絶的是其中的對話。“嚮誰行宿”,也就是詢問對方今天究竟在哪個地方留宿,乍一聽,似乎沒有輓留之意。“城上已三更”,則是提醒對方,時候不早了,你該做個决定,是走是留,要走就早些走,要留就讓我早做準備,似乎還是沒有輓留之意。“馬滑霜濃”,表面上是替對方設想,如果走就會有危險,外面天氣冷,說不定還會着涼,這多麽讓人揪心。幾番轉折之後,才幹脆地說,你看,街上連人影也沒幾個,回傢去多危險,你還是不要走了吧。
關於這首詞,南宋以來就有這樣的傳說:李師師是汴京城最有名的歌伎,周邦彥一見,就為她的美豔着迷,寫了不少詞送她,暗自表白心意,感動了美麗的歌伎,從此兩人常設法排開衆人,單獨相聚,情投意合。但徽宗皇帝與李師師關係也很密切,他一有空就換上便服,溜到李師師的傢裏喝酒談天。
君臣兩個人常往師師傢裏跑,總免不了碰面。有一天,周邦彥先到,正和師師敘情,突然僕人傳話皇帝爺到,周邦彥來不及離開,衹好躲入床底下。徽宗不知床下有人,和師師卿卿我我,拿出新橙說:“這是剛從南方進貢的禮物,十分難得,特地送幾個給你”。二人邊吃邊談,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徽宗纔依依不捨離去。
躲在床下的周邦彥回傢後,立刻為這件事填寫了《少年遊》。不久,《少年遊》傳遍京城。喜愛詩詞的徽宗自然也聽到了,唱唱詞麯,想想詞意,好象和自己有關,心裏不免疑惑,於是問李師師,李師師衹得據實回答,皇帝一聽,火冒三丈,下令處罰周邦彥,最後以懈慢職務為藉口,將周邦彥貶官趕出京城。
一解心頭之恨的徽宗皇帝,得意洋洋地前來看望李師師,結果發現李師師不在傢。仔細一打聽,原來師師竟然給周邦彥送行去了。徽宗皇帝心中惱怒,見到李師師就要大發竜威,卻見師師“愁眉淚睫,憔悴可掬”,心中一軟,酸溜溜地說:“你到何處去了,竟如此傷心?”李師師委屈地說道:“臣妾得知周邦彥被攆出京師,前去送別去了。”徽宗皇帝冷笑道:“他不是很會寫詞嗎,不知今日又作了甚詞?”李師師答曰:“今日又寫了一首《蘭陵王》,煞是感人,且讓我慢慢唱來。”
柳陰直,煙裏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凄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裏、淚暗滴。
徽宗皇帝雖然心裏很彆扭,還畢竟是位大藝術傢,品味很高,懂得真正的藝術。道君皇帝聽李師師這深情一唱,也不禁被打動了。師師檀口輕開,為周邦彥告情。徽宗不僅順勢赦免了周邦彥,還越級提拔了他,讓周邦彥進入了國傢音樂管理部分。這個故事最先為宋朝的張端義《貴耳集》所記載,後來漸漸成為了戲麯小說的重要素材。《水滸傳》中宋江想招安,也沒有其他門路,後來想到了李師師這條麯徑,或許正是受到了周邦彥的啓發。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
|
|
一、王維(1) | 一、王維(2) | 一、王維(3) | 一、王維(4) | 一、王維(5) | 一、王維(6) | 二、李白(1) | 二、李白(2) | 二、李白(3) | 二、李白(4) | 二、李白(5) | 二、李白(6) | 二、李白(7) | 二、李白(8) | 二、李白(9) | 二、李白(10) | 二、李白(11) | 二、李白(12) | 二、李白(13) | 二、李白(14) | 二、李白(15) | 三、 杜甫(1) | 三、 杜甫(2) | 三、 杜甫(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