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读遍红楼 》
梦里梦外大观园(1)
胡文彬 Hu Wenbin
——兼论大观园在宣南文化中的地位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曹雪芹心灵深处的一个梦。
梦即理想。
这个梦是曹雪芹用自己手中的传神之笔,精心构想、精心设计、精心描绘出来的,是纸上的梦、艺术的梦,也是转瞬即逝的梦。
曹雪芹之所以呕心沥血去营造这个梦,是欲借着梦来“消解”自己在现实世界想得到而又无法实现的理想追求。因为他太向往自由,渴望回归自然。他要打破旧的藩篱,得到真善美,让真情有一片净土。
似乎曹雪芹实现了自己的梦。《红楼梦》中建造了一个“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他的那些心爱的人物曾经在这座园子里度过了充满欢声笑语的日子,享受过无忧无虑、没有尘世喧嚣的生活,他们的心灵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和快乐。
然而,这只是瞬息繁华,自由之神没有给他们以永久的呵护。因为说到底,大观园终究是贾府的一部分。它的命运永远是和贾府的盛衰相伴。终于,随着荣宁二府的运终数尽,大观园也烟消火灭,风流云散……
“寒烟漠漠,落叶萧萧”。曹雪芹心底里的梦破灭了,留给他的只是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食尽鸟飞各投林。
但是,曹雪芹的梦却留给了亿万读者,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扉上,千古不死,万古不磨,与日月同辉。
历史眷顾了曹雪芹。
20世纪80年代初,一座人间大观园落成在北京宣南的大地上。名著带来一座名园,梦实现了,美梦成真!
一、恰巧这是一种“缘”
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到现实世界中的真砖实瓦建造起来 的北京大观园,这其间还真真的有一种人们意想不到的“缘”。这个“缘”,就是来自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同寓居宣南文人的交游和结下深厚的文字因缘。
曹寅(1658—1712),字子清,一字楝亭,号荔轩,别署西堂扫花使者等。生于北京。据顾景星《荔轩草序》云:曹寅“束发即以诗词经艺惊动长者,称神童。”张伯行《正谊堂文集》中也有云:曹寅“幼而岐嶷颖异,通经史,工诗文,虽老师宿儒,已叹为雄才之倒峡,而邃学之淳渊。”①由于曹寅“门第国勋”,又有“神童”之称,所以他自12岁起就被刚亲政不久的康熙皇帝选拔进宫入侍,充任“哈哈珠子”,成为康熙早年的学习侍从。②
个人天资的颖异和皇帝近侍的特殊身分,为曹寅结识海内的文化精英、学林翘楚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从而有幸参与他的好友纳兰性德组织渌水亭雅集和“己未文会”③。而这两个文人荟萃的活动中的主要人物多寓居于宣南,又使曹寅与宣南结下了不解之缘。
曹寅《楝亭诗别集》卷一收有《雨夕同古颜师作兼怀城南诸友》诗一首,诗云:
秋色欲无际,碧阴生夕凉。
湿云犹恋水,细雨漫焚香。
思入空濛里,愁应涓滴量。
未知嵇阮辈,能否纵清狂。
那么,曹寅诗中的“城南诸友”都是谁呢?翻开《宣南文化便览》④一书中“士人之乡”所列的36位寓居宣南清代文化名人,其中有9位杰出人物与曹寅相知相熟,并有诗文往来。他们依次是:徐乾学、姜宸英、朱彝尊、王士禛、毛奇龄、施闰章、查慎行、阎若璩、梁佩兰。由于本文篇幅所限,这里只简略介绍一下徐乾学、朱彝尊、施闰章三人与曹寅的交谊,借以说明曹寅与宣南文化的关系。
徐乾学(1631—1694),字原一,号健庵,江苏昆山人。康熙九年进士,授编修。他在京时曾寓居宣南绳匠胡同,并在此开设了碧山堂馆,作为他的尚书府。⑤
徐乾学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史书中记载他学贯古今,最精经史之学。他由编修迁侍讲学士,寻直南书房,擢内阁大学士。他曾出任《明史》总裁官,负责过《大清一统志》的编纂,主持《通志堂经解》和《资治通鉴·后编》等巨帙的编修。他自著《读礼通考》、《文集》、《外集》、《虞浦集》、《词馆集》、《碧山集》等。他是一位饱学之士,碧山堂馆成为清初宣南荟萃人才和造就人才的一个摇篮。
徐乾学长于曹寅27岁,他们可谓是忘年之交。据周汝昌先生考证,康熙十一年(1672)顺天乡试时徐为主试官。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韩菼均出于东海先生之门。韩荚在其《织造曹使君寿序》文中有“余与使君同自出也”之语,据此可知曹寅或曾中此科乡试,同出徐乾学之门。⑥虽然这一说法还有待佐证,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交往则是有史可证的。例如,康熙三十二年(1692),徐乾学有《赠曹子清》一诗,诗云:
涉秋已弥句,执热甚中夏。
清风渺难御,赫曦如渥赭。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红楼一春梦 |
|
|
卷首絮语 | 祭曹雪芹逝世二百四十周年文 | 此书系自愧而成 | 通灵宝玉:一块被幻化的顽石 | 贾宝玉:前身是一块“美石” | 智而通则悟 | 难得糊涂 | 宁荣二公的嘱托与宁国府的祭宗祠 | 实非别书之可比 | 《红楼梦》中的一桩难解之谜 | 尤氏心内有什么“病”? | 看着明白人,倒都是些呆子! | 一支《寄生草》,填的真妙 | 一日倘或乐极生悲 | 裙钗一二可齐家 | 万不可奢华过费 | 敏探春“兴利除弊” | 三人成众,众志成城(1) | 三人成众,众志成城(2) | 不过实录其事 | 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 | 娶妻当如薛宝钗 | 娇养太过,竞酿成个盗跖习性(1) | 娇养太过,竞酿成个盗跖习性(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