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走向共和   》 第二十二章 神助拳 义和团(三)      盛和煜 Cheng Heyu    张建伟 Zhang Jianwei

  李鸿章这才叩头谢罪道:“臣的耳朵是聋了,因为这是太后和皇上的家事,做臣子的不愿与闻,所以臣的耳朵这时候是聋的,如果太后还要问,臣的耳朵也还会聋1
  慈禧冷笑道:“说是不愿与闻,只怕心里头还向着你的皇上吧?”
  李鸿章:“微臣心里是向着皇上,还是向着太后,这一点太后心里清楚。”
  慈禧赌气地说:“我不清楚!你知道么?现在有人弹劾你是‘康有为一党’1
  李鸿章:“臣确是康党1
  慈禧反而一怔。
  李鸿章:“虽然戊戌变法那几个月,臣受太后恩命,出访西方各国,未能亲身参与变法,但康有为他们变法的内容,也正是臣想做,但几十年没做成的事情。后来却让他们在短短的时间给办成了,臣不是‘康党’又是什么呢?”
  几句话说得慈禧一时作声不得,半天才说:“你这样说,我也不好说你什么了,你跪安吧1
  李鸿章叩个头,从地上爬起来,颤巍巍走了。
  望着他的背影,李莲英阴沉地说:“这个李鸿章,愈发的倚老卖老,连太后您都不放在眼里了1
  慈禧却一笑说:“他有倚老卖老的本钱呗!至于说他连我都不放在眼里,小李子,你自个也不相信这句话吧?”
  李莲英面无表情,应道“是。”
  ……
  已经快到四更时分,通往颐和园的路上,一顶轿子在夜色中行进。轿内坐的是荣禄。
  ……
  乐寿堂,慈禧披衣而起,“他也该来了,让他进来吧。”
  李莲英:“老佛爷有旨,让荣禄进来1
  荣禄一进屋,也不说话,“咚咚”叩了两个响头,哭了。
  慈禧不悦地说:“我一直等着你来,是想听听你对废立之事的看法,不是想听你哭来着1
  荣禄哽咽着说:“骤行废立,必招大变,奴才正是为此而哭1
  慈禧:“招什么大变,你给我说说?”
  荣禄:“先是西洋各国……”
  慈禧一听就火了,“你也抬出洋人来压我?”
  荣禄不理会她的发火,只顾自己说下去:“洋人受康梁蛊惑,都以为皇上是英明有为之主,这不是奴才等口辩所能解释的。他们要保皇上,老佛爷您要废皇上,僵峙下去,危险也就不远了1他瞥一眼慈禧脸色,又说:“再就是外省的人……”
  慈禧立即关注地问:“外省的人有说法吗?”
  荣禄:“老佛爷圣明,外省的人确有说法,李鸿章……”
  慈禧:“李鸿章总是将洋人的力量看得很大,不算他。张之洞是什么态度?”
  荣禄从怀里掏出一份电文,呈给慈禧,说:“这本来是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联衔给奴才发来的电报,半路上,张之洞把名字划掉了。”
  “啊?”慈禧接过电文,李莲英马上从旁边递上眼镜给慈禧戴上。
  看着电文,慈禧不禁念出声来:“‘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这个刘坤一,好大的胆子1说着,将电文一放。
  荣禄:“刘坤一湖南犟驴子脾气,老佛爷又不是不知道。不过他话虽然说得过了些,总归是为了老佛爷。”
  慈禧沉默了半晌,叹口气说:“唉,他这样耿忠,也是难得。只是废立之事我已说出口,覆水难收啊1
  荣禄:“不必收,只改动一下就行。”
  慈禧:“噢?”
  荣禄:“废立的事缓一缓,先给皇帝立个储君,也就为以后留下了伏笔。”
  慈禧心头咯噔一下,“圣祖时就立下规矩,我大清不预立储君,你不知道么?”
  荣禄:“立个太子,总比换掉皇上,话要好听些1
  慈禧脸色一变:“今儿个怎么啦?先是李鸿章,再是刘坤一,如今又是你,你们一个个翅膀硬了,都敢公然顶撞我1
  荣禄只是叩头不说话。
  慈禧又叹气道:“唉,我也知道你们是为我着想……这么着吧,依你的办,先给穆宗立嗣,在宫里养着。皇帝身体不好……以后的事儿,看看再说吧。”
  荣禄这下开口了,声音里满是欣喜,“老佛爷圣明1
  慈禧:“端王的那个儿子今年十五岁,我看他蛮好的,就立他为皇太子吧1
  荣禄:“嗻1
  三
  颐和园昆明湖畔,波光潋滟,景色宜人。
  慈禧和英、法、日、德、美等各国公使的夫人,漫步谈笑而来。
  一群宫女花团锦簇地跟在后面。
  慈禧:“如果能够邀请到你们的夫君,尊敬的公使们前来参加立储庆典,我一定给各位夫人送一份珍贵的礼物1
  英国公使夫人:“皇太后放心,我想贵国立皇太子的庆典,一定隆重壮观,还有盛大的筵席。我们的丈夫都是些好吃的家伙,他们即使不喜欢热闹,也抵御不了美味佳肴的诱惑1
  公使夫人们都笑起来。
  慈禧也放心地笑了。
  太和殿,露台上的铜鼎炉燃起松柏枝,廊下中和韶乐班金钟玉磬、笙箫琴笛齐声演奏,文武百官花衣锦簇,熙熙攘攘。
  而殿内,与殿外的热闹形成强烈对比,场面异常冷清。
  铺着雪白台布的长桌上,银器皿里的珍馐根本未动,玻璃瓶中,各种颜色的洋酒闪着冷幽幽的光。
  各国公使和他们的夫人一个也未到。
  慈禧坐在呆头呆脑的皇太子身后,一脸铁青。
  旁边奕劻、刚毅几个大臣侍立一旁,大气儿也不出。
  慈禧终于耐不住,指着庆王问道:“奕劻,说得好好的,各国公使都来参加立储庆典,怎么到这时候了,一个人也没有来?”
  奕劻:“这些洋人……不守信诺……”
  慈禧:“你不知道再派人去请?”
  奕劻:“奴才已派了五六拨人去请了,可他,他们……”
  正说着,一个太监跑进来禀报:“禀老佛爷,英国公使来了1
  慈禧大喜:“快,快快有请1
  话犹未了,英国公使已大步走进来。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大型60集历史剧同步图书《走向共和》《走向共和》美化李鸿章?相关图书即将出版
《走向共和》两极争议白热化 导演张黎解迷津《走向共和》编剧盛和煜称:愿为李鸿章负责
南方周末:《走向共和》的内幕故事第一章 修园子(一)
第一章 修园子(二)第一章 修园子(三)
第一章 修园子(四)第一章 修园子(五)
第一章 修园子(六)第二章 洋务运动(一)
第二章 洋务运动(二)第二章 洋务运动(三)
第二章 洋务运动(四)第二章 洋务运动(五)
第二章 洋务运动(六)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一)
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二)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三)
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四)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五)
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六)第四章 一局双赢(一)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