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全面窥视全球反美图景:美国的敌人 A comprehensive global anti-American spy picture: the enemy of the United States 》
第140节:索马里--心有余而力不足(6)
李涛 Li Tao
艾迪德武装的行为震惊了美国和联合国,也震惊了世界。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授权维和部队可以使用武力,对敢于破坏维和行动的人以有力的打击,并决定向索马里派兵增援,并授以维和部队有"逮捕和审判"6月5日事件负责人的权利。
6月11日,索马里行动总部发表声明将对肇事者进行严惩,联合国更将以"反人类""反对联合国部队"和"煽动暴力"等罪起诉艾迪德。为此,联合国特别派出一个律师小组到摩加迪沙对联合国维和部队进行法律指导。
6月12日,美国为首的维和部队开始对艾迪德进行报复。3架AC-130"幽灵"型特种作战飞机和数架直升机,对艾迪德的武装营地进行了轰炸,摧毁了艾迪德控制的电台和4座弹药库。此后,由12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成员组成的迅速反应部队和11国联军突袭占领了摩加迪沙的多处战略要点,逐个搜查艾迪德。在此过程中,逮捕了200多名当地武装分子,缴获了大量的坦克和重武器。接连几天,美军为首的联军多次空袭艾迪德营地,艾迪德总部很快被炸成一片废墟,但是艾迪德仍旧"逍遥法外"。
在几天的打击中,以美军为首的维和部队收获颇丰,不但逮捕了大量武装分子,还收缴了大量武器,是真正的以小代价换来的大收获。美国人更是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中找到了在巴拿马捉拿诺列加的感觉。
不过,后来所发生的证明美国人错了。虽然美国为首的维和部队取得了这几天斗争的胜利,但是却让索马里人民对维和部队的态度发生了质的转变。他们得到了威名,却输掉了民心。索马里人民觉得原本是送希望的维和部队,现在带给他们的除了救援物资,还有炸弹和通缉令,给索马里带来的不是和平和秩序,而是比军阀更猛烈的炮火和死亡。
艾迪德看到索马里民众对美国和多国部队的不满,决定利用这次机会向夺权迈进。艾迪德控制的摩迪加沙对外宣称联合国部队要推翻他,让民心尽失的前总统巴雷当政。索马里人不理解,殖民时期的外国军队和此时的维和部队有什么区别,所以艾迪德的煽动性宣传十分有效。外国军队在索马里平民心中的地位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变,有的甚至帮助艾迪德的民兵,让他们混在人群中袭击联合国部队,并掩护他们离去。艾迪德日益得到了索马里民众的认可,成为了当地民众眼中的英雄。当美军在摩加迪沙张贴了对艾迪德的通缉令时,迅速引来了满城的反西方传单。
美国人有点儿气急败坏了,小小一个地方武装,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居然公开和美国这个世界超级大国作对。为此,美国向索马里增派援兵,并配备了各种最先进的常规武器,甚至还派遣了400名特种部队人员,利用电子监控设备和间谍卫星来追查、围捕艾迪德。这些精锐的特种部队和最尖端的军事技术,曾经在美国的历次战争中大显身手,屡建奇功。然而,这一次,这些军队和设备却在索马里失灵了。
艾迪德利用熟悉的地形打游击战,他不使用任何电子设备,所有命令都是通过交通员来传达,电子监控设备再灵敏也没有用武之地。艾迪德仍旧在摩加迪沙神出鬼没,游刃有余地穿行在维和部队的天罗地网中,不时出现在电视上嘲笑美军。
在美军决定出兵索马里之前,美国驻肯尼亚大使就告诉美国,索马里人都是优秀的游击战士,要出兵一定要谨慎行事。英国和意大利也根据几十年的亲身经历向美国提出过警告,但是,强大的美国不以为然。他们不相信自己雄厚的军事实力会栽在各方面都贫困的索马里手里,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国,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四 灰头土脸地撤军
在摩加迪沙,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市民纷纷涌上街头,抗议美军暴行,燃烧美国国旗。索马里民众对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不满,在美国人眼里看来,无疑是对其"领袖"地位的挑战,对其霸主身份的否定,是公开支持艾迪德武装分子的表现。美军此时已经被艾迪德的挑衅蒙住了双眼,无论是武装分子,还是平民,都成了艾迪德的支持者,对其都予以报复。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目录、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1) | 第2节: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2) | 第3节: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3) | 第4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 | 第5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2) | 第6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3) | 第7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4) | 第8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5) | 第9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6) | 第10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7) | 第11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8) | 第12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9) | 第13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0) | 第14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1) | 第15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2) | 第16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3) | 第17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1) | 第18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2) | 第19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3) | 第20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4) | 第21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5) | 第22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6) | 第23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7) | 第24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8)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