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说评论 》 细述金瓶梅 》
四 重要论文(10)
杨鸿儒 Yang Hongru
《论金瓶梅中的西门氏家族社会》 该文见于《金瓶梅研究集》,及巨涛撰,山东齐鲁书社1988年1月出版。论文从西门氏家族社会之模式的结构意义的论述入手,着重评价了《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历史与文学价值。文章认为,《金瓶梅词话》中的西门氏家族和中国封建社会中传统的以血缘宗法为纽带、小生产为基础的农业家庭不同,而是一个新型的商业家庭。它上挂内廷官府,下连世俗社会,对所有的人都呈现开放状态。但它又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一个交混着新意识与旧理念、新景观与旧规范的社会模式。
《金瓶梅词话成书新证》 文章见于《金瓶梅研究集》,王利器撰,由山东齐鲁书社1988年1月出版。
论文认为,现存《金瓶梅词话》的最早刊刻者为袁无涯。据袁小修《游居沛录》记载,袁无涯曾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七月二十三日至九月六日有公安之行,其目的一是将新刻《水浒》赠与袁小修、杨定见、僧无念诸友人。二是向袁小修求借《金瓶梅词话》以辞行,但遭拒,后由刘承禧处借到手,又请无念作题跋(即“廿公跋”),然后补足小说第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刊行于世。但其才疏学浅,补入的这五回中较多暴露出捉襟见肘的窘态。如《别头巾文》和《别头巾诗》等,是其假托屠隆之名而行之。所谓的“兰陵笑笑生”,“勾曲笑笑先生”,“三台哈哈道士”与“三合欣欣子”等,均为袁无涯化名。
文章还考证了《金瓶梅词话》与《水浒传》之间的关系,认为它所据的是《水浒》的繁本——“天都外臣序”本,且从两书的对勘中,发现作者为“嘉靖间大名士”之说存在着不少疑窦。从书中保存着许多说唱话本的家风等特点来看,认为它“当亦出自书会中人之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 序 言 | 一 关于《金瓶梅》创作之传说(1) | 一 关于《金瓶梅》创作之传说(2) | | 二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1) | 二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2) | 二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3) | | 三 新中国成立后《金瓶梅》之际遇(1) | 三 新中国成立后《金瓶梅》之际遇(2) | 三 新中国成立后《金瓶梅》之际遇(3) | | 三 新中国成立后《金瓶梅》之际遇(4) | 四 《金瓶梅》是比较难以研究的小说 | 一 版本流传(1) | | 一 版本流传(2) | 一 版本流传(3) | 二 作者之谜(1) | | 二 作者之谜(2) | 二 作者之谜(3) | 二 作者之谜(4) | | 二 作者之谜(5) | 一 西门庆 | 二 潘金莲(1) | | 二 潘金莲(2) | 三 李瓶儿(1) | 三 李瓶儿(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