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批評於丹   》 第14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4)      李悅 Li Yue

  看來於丹教授用她的書為我們找回來的是一個她假想的孔子,因為孔子從來也沒有在《論語》中闡發過“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傢凝聚起來”的思想。孔子在《論語》中提出“政者正也”和“子率以正,孰敢不正”的名言,態度鮮明地規範着在上位者應有的作法,指出執政者要正,政治才能正。孔子還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孔子是將治國的道德責任完全放在執政者身上,因為他深知百姓隨着執政者的安排與命令生活,所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於丹教授反孔子之道,將治國的道德責任完全放在老百姓身上,目的是想說明老百姓應該有信仰。於丹教授並不認為如今的百姓已經都有了對真理的信仰,若真有了信仰,就無需這位被稱為“小妮子”的教授去找回孔聖人了。
  於丹教授從國際調查的數據中發現,我們國民的幸福指數“在1996年時,已經從1991年的73%下跌到了68%”。
  於丹教授憂慮地寫道:
  這是一件很令人睏惑的事情。它說明,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繁榮,享受着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有可能存在極為復雜的心靈睏惑。
  如何解决這種“極為復雜的心靈睏惑”呢?
  是提高物質生活嗎?
  於丹教授搖頭,她寫道:
  誠然,誰都不願意過苦日子,但是單純依靠物質的極大豐富同樣不能解决心靈的問題。
  我們的物質生活顯然在提高,但是許多人卻越來越不滿了。因為他看到周圍總還有乍富的階層,總還有讓自己不平衡的事物。
  依靠物質的豐富不能解决心靈的問題,那我們老百姓該如何解决心靈的問題呢?
  於丹教授說:
  其實,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嚮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寬世界;另一個是嚮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
  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孔夫子能夠教給我們的快樂秘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原來於丹教授是讓心靈睏惑者嚮內看心靈,回到內心去,發現內心。《論語》中根本找不到這種“返回內心”的哲學思想,怎麽能說這是孔夫子教給我們的秘訣呢?於丹教授好容易從《論語》中找到一句話:“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這句話並沒有提到“去發現內心”,於丹教授衹好用筆墨去解釋一番了。她寫道:
  更高的境界 ,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們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睏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
  這是多高的驕傲啊!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保持着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
  這是多麽美妙崇高的境界啊!
  孔夫子最喜歡的弟子顔回達到了這樣的境界,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也達到了這樣的境界。於丹教授在書中把這兩個人當成了“回到內心”的君子的樣板。
  於丹還要再往《論語》上靠一靠,以顯示“回到內心”與孔夫子的思想有關。於是她又給回到內心的隱士們戴上了一頂“仁”的高帽。仁者愛人,仁者知人,與世無爭,安貧樂道,既瞭解別人並愛別人,這就是於丹用她的心得塑造出來的理想人物。
  於丹讀《論語》的第二個心得被她稱為“心靈之道”。她在這一章的前面,明確地告訴讀者: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撼與苦難。
  我從四歲背《論語》,(全無與於丹教授攀比之意,與於丹教授相似,純屬巧合)一直以為《論語》精華所在是論天、論倫理、論政治、論教育、論經濟等五項。從不曉得還有於丹教授所說的另一精華:“用平和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撼與苦難。”我當然要誠惶誠恐地認真拜讀下去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第2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
第3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3)第4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4)
第5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5)第6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6)
第7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7)第8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8)
第9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9)第10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0)
第11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1)第12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2)
第13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3)第14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4)
第15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5)第16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6)
第17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7)第18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8)
第19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19)第20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0)
第21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1)第22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2)
第23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3)第24節:批評於丹(塞外李悅作品係列)(2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