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饮食文化 》 糧食戰爭 》
第14節:糧食戰爭(14)
拉吉-帕特爾 Raj - Patel
食物生産由誰决定
麥當勞大叔有一個農場,咿呀咿呀喲,
農場裏有一些母牛,咿呀咿呀喲,
在這兒哞哞叫,在那兒哞哞叫,
這兒叫,那兒叫,
到處都是牛叫聲。
麥當勞大叔有一個農場,咿呀咿呀喲。
——美國童謠
大多數人所瞭解的食物生産故事主要是來自童話故事或兒童電視節目,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渠道可以讓我們瞭解食物生産過程。我們不可能去重溫童年時期聽到的食物起源之類的神話,所以,衹能一代又一代地傳遞着祖先流傳下來的那些說法:農夫把種子種到地裏,給種子澆水,然後就等着太陽出來,莊稼就會長得又大又好。這確實是糧食種植的過程。但這衹是食物生産中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在講述食物起源故事的時候,我們還常常提到,種莊稼是為了填飽鄉下人的肚皮。當食物起源被簡述為一條簡單的生産綫,我們無法理解的東西就太多了,甚至我們都不知道該問什麽問題了。
比如,誰是糧食生産中的主角?——農民?他們的生活是什麽樣的?他們能吃得起什麽糧食?當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時,纔會知道世界上大多數農民都在受苦。有些農民衹能賣掉自己的土地才能會分到一小片養傢糊口的耕地。有些農民必須遷往城市、甚至國外,才能生存下來。而剩下的一小部分的農民,衹能選擇自殺。
但問題遠不止這些。比如:農民該種些什麽作物?大多數農民選擇種莊稼。這是受到諸多因素的製約的,比如:耕地類型、氣候條件、距離市場的遠近、能否賒購,以及糧食生産中各種各樣的有形、無形因素。沒有人可以舔一舔手指頭,在風中晾一下,就可以一下子判斷出下一年要種什麽莊稼。假如種的糧食是為了賣掉而非自傢消費,大多數農民,尤其是南半球的農民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們必須種植符合市場需要的糧食。
總體而言,種植業受到市場競爭的製約。我們這個說法其實掩蓋了市場處於險境的事實。如果農民真的可以選擇種植哪種作物,做出選擇也並非易事,因為他們必須在多種參數中做出最優化選擇,並且不容出現任何差錯。市場以貧睏來懲罰那些做出錯誤選擇的人。對那些已經債臺高築的農民來說,一個錯誤的選擇將意味着滅頂之災。銀行和糧食批發商研究出新奇的方法來對付那些破産的農民。例如,通過合約式農業或土地租種方式,把原先屬於某個農民的土地租給該農民耕種。如今,麥當勞大叔把全部農場都出租給農民來耕種。但農民們似乎都願意接受這種新的耕種方式,因為他們幾乎沒有別的選擇。由於銀行以土地贖回權相威脅,對於農民來說,無論那種耕種方式,包括無土地權的租種方式,都比無田可耕要好一些。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糧食戰爭(1) | 第2節:糧食戰爭(2) | 第3節:糧食戰爭(3) | 第4節:糧食戰爭(4) | | 第5節:糧食戰爭(5) | 第6節:糧食戰爭(6) | 第7節:糧食戰爭(7) | 第8節:糧食戰爭(8) | | 第9節:糧食戰爭(9) | 第10節:糧食戰爭(10) | 第11節:糧食戰爭(11) | 第12節:糧食戰爭(12) | | 第13節:糧食戰爭(13) | 第14節:糧食戰爭(14) | 第15節:糧食戰爭(15) | 第16節:糧食戰爭(16) | | 第17節:糧食戰爭(17) | 第18節:糧食戰爭(18) | 第19節:糧食戰爭(19) | 第20節:糧食戰爭(20) | | 第21節:糧食戰爭(21) | 第22節:糧食戰爭(22) | 第23節:糧食戰爭(23) | 第24節:糧食戰爭(24) | |
| 第 I [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