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 色·戒的世界   》 第14節:王蕙玲 編劇就像"世說新語"(2)      鄭培凱 Zheng Peikai

  從1980年代開始,臺灣和香港有多位導演都試圖改編張愛玲的小說,成績都不盡理想,總讓導演在琢意象的同時,跳脫不了張愛玲的文字魔障,不得不用字幕夾雜幾句書中的精彩文句。改編《色·戒》之前,你不擔心嗎?
  王蕙玲:張愛玲的文字是華麗的,太多導演都急着捕捉或者復製潛藏在文字之間的意象,千言萬語都想要轉化成影像,所以我常說改編張愛玲的小說,就像面對着一次文字獄的挑戰:你一旦落進她的文字中,就如同坐進了監牢,再難翻轉脫身了。過去五十年來,喜愛張愛玲作品的文藝青年,少有人是不活在張愛玲巨大的文字魅影之中的。
  張愛玲每完成一個作品就像建立了一個廢墟,你衹能去憑吊,不可能再造以取而代之的,她一造好文字堡壘,人就走了,但是殘影如同廢墟卻一直在讀者眼前徘徊不去,任誰都不可能復製。李安與其他導演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從來不是張迷,從來沒有想過要復製張愛玲的文字影像,沒有膜拜之心,才能悠遊自在,纔有可能重新創造小說在文字之外的另一種生命。
  我則是因為編寫《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的電視劇,參考閱讀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其中有關她第二任丈夫賴雅(Ferdinand Reyher)的日記,更是非常珍貴的第一手素材。賴雅受過紮實的記者訓練,即使日記寫作也像一則則的新聞報道,儘管都是芝麻蒜皮的生活瑣事,對我而言卻像是提供了非常詳細的秘密攝影機,讓我得能窺見張愛玲下半生的有如"在荊棘中穿梭"的真實人生,更加體會她的冷調與深情的人生情貌。
  再加上《人間四月天》和《她從海上來》的導演丁亞民,當年他曾和朱天文姐妹一起認識了鬍蘭成,在工作中他們也提供了汪政府時期鬍蘭成撰寫的政論等與當年第一手的見聞實錄,使我對張愛玲的一生及作品都有了更深入寬廣的認識。當李安决定要拍《色·戒》,我衹心中冥冥有感,莫非三年的努力有其必然的意義和目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李安《色·戒》幕後一瞥(代序)(1)第2節:李安《色·戒》幕後一瞥(代序)(2)第3節:李安《色·戒》幕後一瞥(代序)(3)
第4節:李安《色·戒》幕後一瞥(代序)(4)第5節:目錄第6節:李安 拍床戲比做愛更費氣力(1)
第7節:李安 拍床戲比做愛更費氣力(2)第8節:李安 拍床戲比做愛更費氣力(3)第9節:李安 拍床戲比做愛更費氣力(4)
第10節:李安 拍床戲比做愛更費氣力(5)第11節:李安 拍床戲比做愛更費氣力(6)第12節:李安 拍床戲比做愛更費氣力(7)
第13節:王蕙玲 編劇就像"世說新語"(1)第14節:王蕙玲 編劇就像"世說新語"(2)第15節:王蕙玲 編劇就像"世說新語"(3)
第16節:王蕙玲 編劇就像"世說新語"(4)第17節:王蕙玲 編劇就像"世說新語"(5)第18節:王蕙玲 編劇就像"世說新語"(6)
第19節:王蕙玲 編劇就像"世說新語"(7)第20節:王蕙玲 編劇就像"世說新語"(8)第21節:王蕙玲 編劇就像"世說新語"(9)
第22節:王蕙玲 編劇就像"世說新語"(10)第23節:王蕙玲 編劇就像"世說新語"(11)第24節:王蕙玲 編劇就像"世說新語"(1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