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醬缸:千年難醒的噩夢   》 第14節:走老闆路綫      柏楊 Bai Yang

  16.走老闆路綫
  詩曰:"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中國知識分子,似乎是世界上最特殊的一種動物,那就是舉業第一,敲門磚第一。讀書之所以成為上品,乃因為有一個重"英豪"的"天子",使他可以做官。嗚呼,中國之"做官"和美國之"做官",有所不同。美國之做官也,是自己站出來,表示他願意做官,既做了官之後,其權力來自選民,他就不得不為選民服務,不然的話,官做不成矣。中國之做官也,心裏癢癢,癢得坐臥不安,用出種種陰謀奇計,弄了一個官,然後對一些他以為不知道底細的朋友,扭扭捏捏,說他根本不願意做官;說到得意之處,還齜牙曰:"誰願意做官誰就是畜牲。"就在前天,一位朋友請客,來賓中有位二抓牌,酒酣耳熱之際,醉眼蒙矓,沒有想到柏楊先生在座,突然大嘆一聲曰:"我真不想幹啦,已辭了八次,局長硬是不放。"我接嘴曰:"那是你閣下辭得不懇切,我不信你明天不上班,局長就去跳淡水河。"他聽了以後,勃然大怒,當下就問了我的尊名大姓,默記在心,以便相機抓我的小辮子,報此一箭之仇。真是不知道我還算客氣哩,我如果曰:"閣下,我勸你別折騰啦,萬一局長大筆搖了一個'可',你就汽車沒有啦,洋房沒有啦,電話沒有啦,馬屁之士也沒有啦,凄凄涼涼,孤孤單單,好不慘然。這還不算,你閣下不幹這個官,你去幹啥?垮了連飯都沒得吃。"嗚呼,幸虧我沒說這話,否則我的後患還嚴重。
  美國之官,權力來自選民,當然尊重選民;中國之官,權力來自主子,自然見了主子就等於見了上帝耶和華。故柏楊先生又有一條定律出籠,該定律為官崽大學堂秘密校訓,嚮來不外泄的,一時忍耐不住,特隆重告你閣下一人,千萬勿嚮別人道及。該定律是:在這個年頭,凡走主子路綫的,必大獲全勝,不幸而誤走了群衆路綫,勢必丟盔摜甲,哭爹叫娘。吾友俞寶全先生,二○年代時,任職開封河道公署,有一天來柏府閑坐,哼哼唉唉,好象得了痢疾。我問他何處不適,他就告訴我賈魯河之事,賈魯河之事是啥事,不關主題,不必管它,關鍵在於,如果改道,則千萬縣民受益,但新道恰好改到當時督軍趙倜先生的田上;但如果不改道,千萬縣民衹好每年繼續受災受害。我當時雖然年輕,但英明天縱,道德學問已經很大,就厲聲對他曰:"老哥,這還有啥猶豫的,當然不要改道。"他驚問其故,我曰:"千萬縣民算啥,他們就是一致說你好,為你立下生祠。老闆一紙命令下來,照樣免了你的職,要了你的命。"他頗不服氣,結果趙倜先生看他不夠聽話,就照他屁股上一腳,把他踢成督軍府衛生委員會委員,用不着上班,薪水卻是送到傢的。可是送了三個月,忽然不送啦,去衛生委員會一查,咦,原來根本沒有衛生委員會。他如果是圈裏之人,找到四同之士──同學焉,同夥焉,同志焉,同餐焉,照樣還是有官可做,可惜他是圈外之人,從此流落,幾乎餓死,毛病都出在他妄想走群衆路綫,可不戒哉。
  做官既是中國知識分子唯一的發展途徑,則做官也就是知識分子唯一的活命之方。柏楊先生家乡有句俗話曰:"千裏去做官,為的吃喝穿。"現在則不僅為的吃喝穿,還為了汽車洋房和國外存款,而且心血來潮之時,還可以"整人為快樂之本"。無論物資生活精神生活,均有斬獲。做官成為一種光榮,真是人間天上,天上人間也。《儒林外史》上范進先生,一聽說中了舉人,馬上就發了瘋,我想讀者先生看了該書,不見得會完全相信,其實何必《儒林外史》哉,就在臺灣,有些人想出國留學,用了各種解數之後,仍沒有出去,結果也發瘋了,書也教不成,事也幹不好。嗚呼,舉業也者,出國也者,皆為做官之本,為了打基礎都能發瘋,一旦觸及到官的本體,真得就地亂滾,大瘋特瘋矣。
  詩人周棄子先生曾告訴過我一則故事,該故事産生在臺北。他有一位朋友,原來大概是科長之官,後來在官崽大學堂旁聽了幾個月,頗有心得,稍加應用,即高升了副秘書長。夫副秘書長者,大矣巨矣。升官之後,好象屁眼裏插了一根蘿蔔,以致他神魂飄蕩,坐立不寧;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雖然高升了副秘書長,其座位卻一時未搬,仍坐在科長的原位置上。是副秘書長之桌一時未騰出來乎?或有其它原因?歷史書上沒有記載。反正是當周棄子先生有一次去拜訪他時,他閣下還坐在老地方。如果換了柏楊先生,察顔觀色,看他杏臉含春,準知必有異樣;偏偏周棄子先生作詩有餘,對官崽的認識不足,談了半天,都沒搔到癢處,該崽甚為不樂,僵到最後,該崽忍無可忍,忽然嘆一口氣。周先生果然中計,問他為何發嘆,他埋怨曰:"這副秘書長真不是人幹的!"周公這纔恍然大悟,嚮柏楊先生述及時,還恨不得自己打自己嘴巴。
  其實豈止詩人如此,一個人倒了運時,老娘都會倒綳孩兒。柏楊先生何等聰明,也曾經栽過觔鬥。前年之時,代一位朋友去臺北第一銀行辦理藉款,含笑鞠躬,自不在話下,眼看就要辦成,可是被我一通亂叫,完全叫垮。原來和我接頭的是一位戴眼鏡的副理,別人介紹時,明說他副理的,不知道怎麽搞的,我大概正黴星高照,硬是聽成了"協理",這一聽錯不打緊,一口一個"協理",在我以為叫得多甜呀,誰知道叫得越多,他心頭越煩。馬屁拍到馬屁股上,他纔舒服,拍到馬腿上,他怎麽舒服得了乎?結果該官崽一臉寒霜,左挑右剔,告訴我明天再去;第二天再去,不要說借錢啦,連虱子都藉不到。一直到今天,一想起這段往事,就無地自容。嗚呼,銀行編製,誰曉得副理比協理大呀,我還以為高叫了他一級,他高興得拉稀屎哩。
  17.賞飯學
  前些時臺北上演一部美國電影,名《馴妻記》,不知讀者先生看了沒有,裏面有一鏡頭,意義深長。小夥子受了男主角老傢夥的氣,心中大怒,照老傢夥就是一拳,想不到老傢夥頗有兩下子,衹聽噗通一聲,小夥子已被摔倒在地矣,小夥子以為這下子老頭一定不肯雇他工作啦,想不到老頭照樣雇他,小夥子冷笑曰:"你以為這樣是嚮我施恩,對吧。"老傢夥答曰:"我們誰對誰都沒有恩,我付你工資,你付我勞力。"老頭這句話應該寫成標語,貼到那些有權給人官做的眼簾上,以便日日讀之,恍然悟出一點道理。中國官場,因一嚮盛行個人路綫,所以委派你一個職務,就等於賞你一碗飯,從此恩重如山,你的脖子上就像挂了一片狗牌,成了"他的人"。他東,則東之;他西,則西之;他跌倒,你就得趕緊往地上爬;他打噴嚏從鼻孔裏噴出粉條,你一看偉矣盛哉,就得急忙抓一把粉條往鼻孔裏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醬缸第2節:靈性衰微第3節:醬缸特産第4節:化淫棍為聖明
第5節:尿入骨髓第6節:說不準學第7節:榮華富貴第8節:英雄人物
第9節:千古奇冤第10節:愚惡第11節:難得鬍塗第12節:鬼神歡聲雷動
第13節:做官與麻人第14節:走老闆路綫第15節:賞飯學第16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第17節:人生以做官為目的第18節:聖人的定義第19節:建議三項第20節:盡可能少開會
第21節:努力讀書第22節:黨進先生第23節:三代以下第24節:非人也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