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古尊宿語錄 》
捲十三
賾藏 Ze Cang
○趙州(從諗)真際禪師語錄並行狀師即南泉門人也。俗姓郝氏,本曹州郝鄉人也,諱從獄。鎮府有塔記雲:“師得七百甲子歟。值武王微沐,避地伏崍,木食草衣,僧儀不易。師初隨本師行腳到南泉。本師先人事了,師方乃人事。南泉在方丈內臥次,見師來參,便問:“近離什麽處?”師雲:“瑞像院。南泉雲:“還見瑞像麽?”師雲:“瑞像即不見,即見臥如來。”南泉乃起問:“你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師對雲:“有主沙彌。”泉雲:“那個是你主?”師雲:“孟春猶寒,伏惟和尚尊體起居萬福。”泉乃喚維那雲:“此沙彌別處安排。”
師受戒後,聞受業師在曹州西,住護國院,乃歸院省覲。到後,本師令郝氏雲:“君傢之子,遊方已回。其傢親屬忻職不已,敗候來日,鹹往觀焉。”師聞之,乃雲:“俗塵愛網,無有了期。已辭出傢,不願再見。”乃於是夜結束前邁。其後自攜瓶錫,遍歷諸方。常自謂曰:“七歲童兒勝我者,我即問伊。百歲老翁不及我者,我即教他。”年至八十,方住趙州城東觀音院,去石橋十裏。已來住持,枯槁志效古人僧堂無前後架,旋營齋食。繩床一腳折,以燒斷薪用繩係之。每有別製新者,師不許也。住持四十年來,未嘗賫一封書告其檀越。
因有南方僧來,舉:“問雪峰:古澗;寒泉時如何?”雪峰雲:“瞪目不見底。”學雲:“飲者如何?”峰雲:“不從口入。”師聞之曰:“不從口入,從鼻孔裏入。”其僧卻問師:“古澗寒泉時如何?”師雲:“苦。”學雲:“飲者如何?”師雲:“死。”雪峰聞師此語,贊雲:“古佛,古佛。”雪峰後因此不答話矣。
厥後因河北燕王領兵收鎮府,既到界上,有觀氣象者奏曰,趙州有聖人所居,戰必不勝。燕趙二王,因展筵會,俱息交鋒。乃問:“趙之金地,上士何人?”或曰:“有講華嚴經大師,節行孤邈。若歲大旱,鹹命往臺山祈禱。大師未回,甘澤如瀉。”乃曰:“恐未盡善。”或云:“此去一百二十裏,有趙州觀音院。有禪師,年臘高邈,道眼明白。”曰:“此可應兆乎。”二王稅駕觀焉。既屆院內,師乃端坐不起。燕王問曰:“人王尊耶,法王尊耶。”師雲:“若在人王,人王中尊。若在法王,法王中尊。”燕王唯然矣。師良久中間問:“阿那個是鎮府大王。”趙王應諾:“弟子。”〔緣趙州屬鎮府,以表知重之禮。〕師雲:“老僧濫在山河,不及趨面。”須臾左右請師為大王說法,師雲:“大王左右多,爭教老僧說法。”乃約令左右退。師身畔時有沙彌文遠高聲雲:“啓大王,不是者個左右。”大王乃問:“是什麽左右?”對曰:“大王尊諱多,和尚所以不敢說法。”燕王乃雲:“請禪師去諱說法。”師雲:“故知大王曩劫眷屬俱是冤傢。我佛世尊,一稱名號,罪滅福生。大王先祖,纔有人觸着名字,便生嗔怒。”師慈悲非倦,說法多時。二王稽首贊嘆,珍敬無盡。
來日將回,燕王下先鋒使聞師不起,凌晨入院,責師慠亢君侯。師聞之,乃出迎接。先鋒乃問曰:“昨日見二王來不起,今日見某甲來,因何起接?”師雲:“待都衙得似大王,老僧亦不起接。”先鋒聆師此語,再三拜而去。尋後,趙王發使,取師供養。既拂城門,闔城威儀,迎之入內。師纔下寶輦,王乃設拜,請師上殿,正位而坐。師良久以手斫額雲:“階下立者是何官長。”左右雲:“是諸院尊宿並大師大德。”師雲:“他各是一方化主,若在階下,老僧亦起。”王乃命上殿。
是日齋筵將罷,僧官排定,從上至下,一人一問:“一人問佛法。”師既望見,乃問:“作什麽?”雲:“問佛法。”師雲:“這裏已坐卻老僧,那裏問什麽法。二尊不並化。”〔此乃語之詞也。〕王乃令止。
其時國後與王俱在左右侍立。國後雲:“請禪師為大王摩頂受記。”師以手摩大王頂雲:“願大王與老僧齊年。”是時迎師權在近院駐泊,獲時選地,建造禪宮。師聞之,令人謂王曰:“若動着一莖草,老僧卻歸趙州。”其時竇行軍願捨果園一所,直一萬五千貫,號為真際禪院,亦云竇傢園也。師入院後,海衆雲臻。是時趙王禮奉,燕王從幽州奏到命服,鎮府具威儀迎接。師堅讓不受。左右舁箱至師面前雲:“大王為禪師佛法故,堅請師着此衣。”師雲:“老僧為佛法故,所以不着此衣。”左右雲:“且看大王面。”師雲:“又幹俗官什麽事。”乃躬自取衣挂身上。禮賀再三,師惟知應諾而已。
師住趙州二年,將謝世時,謂弟子曰:“吾去世之後,焚燒了,不用淨淘捨利。宗師弟子不同浮俗。且身是幻,捨利何生。斯不可也。”令小師送拂子一枝與趙王,傳語雲:“此是老僧一生用不盡底。”師於戊子歲十一月十日端坐而終。於時竇傢園,道俗車馬數萬餘人,哀聲振動,於時盡送終之禮。感嘆之泣,無異金棺匿彩於俱屍矣。莫不高營雁塔,特竪豐碑,謚號曰真際禪師光祖之塔。後唐保大十一年孟夏月,旬有三日,有學者咨聞東都東院惠通禪師,趙州先人行化厥由。作禮而退,乃授筆錄之。
師問南泉:“如何是道?”泉雲:“平常心是道。”師雲:“還可趣嚮不。”泉雲:“擬即乖。”師雲:“不擬爭知是道?”泉雲:“道不屬知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也。”師於言下頓悟玄旨,心如朗月。
南泉上堂,師問:“明頭合,暗頭合。”泉便歸方丈。師便下堂雲:“這老和尚被我一問,直得無言可對。”首座雲:“莫道和尚無語,自是上座不會。”師便打。”又云:“這棒合是堂頭老漢吃。”
師問南泉:“知有底人嚮什麽處去。”泉雲:“山前檀越傢作一頭水牯牛去。”師雲:“謝和尚指示。”泉雲:“昨夜三更月到窗。”師在南泉作爐頭。大衆普請擇菜,師在堂內叫:“救火,救火。”大衆一時到僧堂前,師乃關卻僧堂門。大衆無對。泉乃拋鎖匙從窗內入堂中,師便開門。
師在南泉井樓上打水次,見南泉過,便抱柱懸卻腳雲:“相救,相救。南泉上楜梯雲:“一二三四五。”師少時間,卻去禮謝雲:“適來謝和尚相救。”
南泉東西兩堂爭貓兒。泉來堂內,提起貓兒雲:“道得即不斬,道不得即斬卻。”大衆下語,皆不契泉意。當時即斬卻貓兒了。至晚間,師從外歸來,問訊次,泉乃舉前話了雲:“你作麽生救得貓兒。”師遂將一隻鞋戴在頭上出去。泉雲:“子若在,救得貓兒。”
師問南泉:“異即不問,如何是類。”泉以兩手托地。師便踏倒,卻歸涅槃堂內叫:“悔,悔。”泉聞,乃令人去問:“悔個什麽?”師雲:“悔不剩與兩踏。”
南泉從浴室裏過,見浴頭燒火,問雲:“作什麽?”雲:“燒浴。”泉雲:“記取來喚水牯牛浴。”浴頭應諾。至晚間,浴頭入方丈,泉問:“作什麽?”雲:“請水牯牛去浴。”泉雲:“將得繩索來不。”浴頭無對。師來問訊泉,泉舉似師,師雲:“某甲有語。”泉便雲:“還將得繩索來麽?”師便近前驀鼻便拽。泉雲:“是即是,太粗生。”
師問南泉:“離四句,絶百非外,請師道。泉便歸方丈。”師雲:“這老和尚每常口吧吧地,及其問着,一言不措。”侍者雲:“莫道和尚無語好。”師便打一掌。南泉便掩卻方丈門,便把灰圍卻,問僧雲:“道得,即開門。”多有人下語,並不契泉意,師雲:“蒼天,蒼天。”泉便開門。
師問南泉雲:“心不是佛,智不是道。還有過也無?”泉雲:“有。”師雲:“過在什麽處,請師道。”泉遂舉,師便出去。
師上堂謂衆曰:“此事的的,沒量大人出這裏不得。老僧到溈山,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溈山雲:‘與我將床子來。若是宗師,須以本分事接人始得。’”時有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雲:“庭前柏樹子。”學雲:“和尚莫將境示人?”師雲:“我不將境示人。”雲:“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雲:“庭前柏樹子。”師又云:“老僧九十年前,見馬祖大師下八十餘員善知識,個個俱是作傢,不似如今知識枝蔓上生枝蔓,大都是去聖遙遠,一代不如一代。衹如南泉尋常道,須嚮異類中行,且作麽生會。如今黃口小兒,嚮十字街頭說葛藤,博飯鼻,覓禮拜,聚三五百衆,雲我是善知識,你是學人。”
僧問:“如何是清淨伽藍?”師雲:“丫角女子。”如何是伽藍中人?”師雲:“丫角女子有孕。”
問:“承聞和尚親見南泉,是否?”師雲:“鎮州出大蘿亶頭。”
問:“和尚生緣什麽處?”師以手指雲:“西邊更嚮西。”
問:“法無別法,如何是法?”師雲:“外空,內空,內外空。”
問:“如何是佛真法身?”師雲:“更嫌什麽?”
問:“如何是心地法門?”師雲:“古今榜樣。”
問:“如何是賓中主?”師雲:“山僧不問婦。”問:“如何是主中賓?”師雲:“老僧無丈人。”問:“如何是一切法常住。”師雲:“老僧不諱祖。”其僧再問,師雲:“今日不答話。”
師上堂雲:“兄弟,莫久立。有事商量,無事嚮衣鉢下坐,窮理好。老僧行腳時,除二時齋粥,是雜用心力處,餘外更無別用心處也。若不如此,出傢大遠在。”
問:“萬物中何物最堅?”師雲:“相駡饒汝接嘴,相唾饒汝潑水。”
問:“曉夜不停時如何?”師雲:“僧中無與麽兩稅百姓。”
問:“如何是一句?”師雲:“若守着一句,老卻你。”師又云:“若一生不離叢林,不語十年五載,無人喚你作啞漢。已後佛也不柰你何。你若不信,截取老僧頭去。”
師上堂雲:“兄弟,你正在第三冤裏。所以道,但改舊時行履處,莫改舊時人。共你各自傢出傢,比來無事。更問禪問道,三十二十人聚頭來問,恰似欠伊禪道相似。你喚作善知識,我是同受拷。老僧不是戲好,恐帶纍他古人,所以東道西說。”
問:“十二時中如何用心。”師雲:“你被十二時使,老僧使得十二時。你問那個時。”
問:“如何是趙州主人公。”師咄雲:“這箍桶漢。”學人應諾。師雲:“如法箍桶着。”
問:“如何是學人本分事?”師雲:“樹搖鳥散,魚驚水渾。”
問:“如何是少神底人?”師雲:“老僧不如你。”學雲:“不占勝?”師雲:“你因什麽少神。”
問:“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是時人窠窟?”師雲:“曾有問我,直得五年分疏不得。”
有官人問:“丹霞燒木佛,院主為什麽眉須墮落。”師雲:“官人宅中變生作熟是什麽人。”雲:“所使?”師雲:“卻是他好手。”
僧問:“毗目仙人執善纔手,見微塵佛時如何?”師遂執僧手雲:“你見個什麽?”
有尼問:“如何是沙門行。”師雲:“莫生兒。”尼雲:“和尚勿交涉?”師雲:“我若共你打交涉,堪作什麽?”
問:“如何是趙州主人公?”師雲:“田厙奴。”問:“如何是王索仙陀婆?”師雲:“你道老僧要個什麽?”
問:“如何是玄中玄?”師雲:“說什麽玄中玄。七中七,八中八。”
問:“如何是仙陀婆?”師雲:“靜處薩婆訶。”
問:“如何是法非法。”師雲:“東西南北。”學雲:“如何會去?”師雲:“上下四維。”
問:“如何是玄中玄?”師雲:“這僧若在,合年七十四五。”
問:“王索仙陀婆時如何?”師驀起打躬叉手。
問:“如何是道?”師雲:“不敢,不敢。”
問:“如何是法?”師雲:“敕敕攝攝。”
問:“趙州去鎮府多少?”師雲:“三百。”學雲:“鎮府來趙州多少?”師雲:“不隔。”
問:“如何是玄中玄?”師雲:“玄來多少時也。”學雲:“玄來久矣。”師雲:“賴遇老僧,洎合玄殺這屢生。”
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雲:“還見庭前柏樹子麽?”
師上堂雲:“若是久參底人,莫非真實,莫非亙古亙今。若是新入衆底人,也須究理始得。莫趁者邊三百五百一千傍邊,二衆叢林稱道好個住持,洎乎問着佛法,恰似炒沙作飯相似,無可施為,無可下口,卻言他非我是,面赫赤地。良由世間出非法語,真實欲明者意。莫辜負老僧。”
問:“在塵為諸聖說法,總屬披搭。未審和尚如何示人?”師雲:“什麽處見老僧。”學雲:“請和尚說。”師雲:“一堂師僧總不會這僧語話。”別有一僧問:“請和尚說?”師雲:“你說我聽。”
問:“真化無跡,無師弟子時如何?”師雲:“誰教你來問?”學雲:“更不是別人。”師便打之。
問:“此事如何辨?”師雲:“我怪你。”學雲:“如何辨得?”師雲:“我怪你不辨。”學雲:“還保任否?”師雲:“保任不保任,自看。”
問:“如何是無知解底人?”師雲:“說什麽事。”問:“如何是西來意?”師下禪床。學雲:“莫便是否?”師雲:“老僧未有語在。”問:“佛法久遠,如何用心?”師雲:“你見前漢後漢把攬天下,臨終時半錢也無分。”
問:“時人以珍寶為貴,沙門以何為貴。”師雲:“急合取口。”學雲:“合口還得也無?”師雲:“口若不合,爭能辨得。”
問:“如何是趙州一句?”師雲:“半句也無。”學雲:“豈無和尚在?”師雲:“老僧不是一句。”
問:“如何得不被諸境惑。”師垂一足,僧便出鞋。師收起足,僧無語。
有俗官問:“佛在日,一切衆生歸依佛。佛滅度後,一切衆生歸依什麽處?”師雲:“未有衆生。”學雲:“現問次?”師雲:“更覓什麽佛。”
問:“還有不報四恩三有者也無?”師雲:“有。”學雲:“如何是?”師雲:“這殺父漢。筭你衹少此一問。”
問:“如何是和尚意?”師雲:“無施設處。”
師上堂雲:“兄弟,但改往修來。若不改,大有着你處在。老僧在此間三十餘年,未曾有一個禪師到此間。設有來,一宿一食急走過,且趁軟暖處去也。”
問:“忽遇禪師到來,嚮伊道什麽?”師雲:“千鈞之弩,不為晡鼠而發機。”
師雲:“兄弟,若從南方來者,即與下載。若從北方來,即與裝載。所以道,近上人問道即失道,近下人問道者即得道。兄弟,正人說邪法,邪法亦隨正。邪人說正法,正法亦隨邪。諸方難見易識,我者裏易見難識。”
問:“善惡惑不得底人,還獨脫也無?”師雲:“不獨脫。”學雲:“為什麽不獨脫?”師雲:“正在善惡裏。”
尼問:“離卻上來說處,請和尚指示。”師咄雲:“煨破鐵瓶。尼將鐵瓶添水來,請和尚答話。”師笑之。”
問:“世界變為黑穴,未審此個落在何路?”師雲:“不占。”學雲:“不占是什麽人?”師雲:“田厙奴。”
問:“無言無意,始稱得句。既是無言,喚什麽作句?”師雲:“高而不危,滿而不溢。”學雲:“即今和尚是滿,是溢?”師雲:“爭柰你問我。”問:“如何是靈者?”師雲:“淨地上屙一堆屎。”學雲:“請和尚的旨?”師雲:“莫惱亂老僧。”
問:“法身無為,不墮諸數,還許道也無?”師雲:“作麽生道。”學雲:“與麽即不道也。”師笑之。
問:“如何是佛,如何是衆生?”師雲:“衆生即是佛,佛即是衆生。”學雲:“未審兩個那個是衆生?”師雲:“問問。”
問:“大道無根,如何接唱?”師雲:“你便接唱。”“無根又作麽生?”師雲:“既是無根,什麽處係堝你。”
問:“正修行底人莫被鬼神測得也無?”師雲:“測得。”雲:“過在什麽處?”師雲:“過在覓處。”雲:“與麽即不修行也。”師雲:“修行。”
問:“孤月當空,光從何生?”師雲:“月從何生。”
問:“承和尚有言,道不屬修,但莫染污。如何是不染污?”師雲:“檢校內外。”雲:“還自檢校也無?”師雲:“檢校。”雲:“自己有什麽過自檢校?”師雲:“你有什麽事?”
師上堂雲:“此事如明珠在掌,鬍來鬍現,漢來漢現。老僧把一枝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枝草用。佛即是煩惱,煩惱即是佛。”
問:“佛與誰人為煩惱?”師雲:“與一切人為煩惱。”雲:“如何免得?”師雲:“用免作麽?”
師示衆雲:“老僧此間即以本分事接人。若教老僧隨伊根機接人,自有三乘十二分教接他了也。若是不會,是誰過歟。已後遇着作傢漢,也道老僧不辜他。但有人問,以本分事接人。”
問:“從上至今,即心是佛。不即心,還許學人商量也無?”師雲:“即心且置,商量個什麽?”
問:“古鏡不磨,還照也無?”師雲:“前生是因,今生是果。”
問:“三刀未落時如何?”師雲:“森森地。”雲:“落後如何?”師雲:“迥迥地。”
問:“如何是出三界底人?”師雲:“籠罩不得。”
問:“牛頭未見四祖,百鳥銜花供養。見後,為什麽百鳥不銜花供養?”師雲:“應世不應世。”
問:“白雲自在時如何?”師雲:“爭似春風處處閑。”
問:“如何是露地白牛?”師雲:“月下不用色。”雲:“食薪何物?”師雲:“古今嚼不着。”雲:“請師答話?”師雲:“老僧合與麽?”
師示衆雲:“擬心即差。”僧便問:“不擬心時如何?”師打三下云:“莫是老僧辜負庠黎麽?”
問:“凡有問答,落在意根。不落意根,師如何對?”師雲:“問。”學雲:“便請師道。”師雲:“莫嚮者裏是非。”
問:“竜女親獻佛,未審將什麽獻。”師以兩手作獻勢。
師示衆雲:“此間佛法道難即易,道易即難。別處難見易識,老僧者裏即易見難識。若能會得,天下橫行。忽有人問什麽處來,若嚮伊道從趙州來,又謗趙州。若道不從趙州來,又埋沒自己。諸人且作麽生對他?”
僧問:“觸目是謗,和尚如何得不謗去?”師雲:“若道不謗,早是謗了也。”
問:“如何是正修行路?”師雲:“解修行即得。若不解修行,即參差落他因果裏。”又云:“我教你道,若有問時,但嚮伊道,趙州來。忽問趙州說什麽法。但嚮伊道,寒即言寒,熱即言熱。若更問道,不問者個事。但雲問什麽事。若再問趙州說什麽法。便嚮伊道,和尚來時不交傳語。上座若要知趙州事,但自去問取。”
問:“不顧前後時如何?”師雲:“不顧前後且置,你問阿誰。”
師示衆雲:“迦葉傳與阿難,且道達磨傳與什麽人。”
問:“且如二祖得髓又作麽生?”師雲:“莫謗二祖。”師又云:“達磨也有語,在外者得皮,在裏者得骨。且道更在裏者得什麽?”問:“如何是得髓底道理?”師雲:“但識取皮老僧,者裏髓也不立。”雲:“如何是髓?”師雲:“與麽皮也摸未着。”
問:“與麽堂堂,豈不是和尚正位?”師雲:“還知有不肯者麽?”學雲:“與麽即別有位?”師雲:“誰是別者。”學雲:“誰是不別者?”師雲:“一任叫。”
問:“上上人一撥便轉,下下人來時如何?”師雲:“汝是上上下下。”雲:“請和尚答話?”師雲:“話未有主在。”雲:“某甲七千裏來,莫作心行。”師雲:“據你者一問,心行莫不得麽?”此僧一宿便去。
問:“不紹傍來者如何?”師雲:“誰。”學雲:“惠延。”師雲:“問什麽?”學雲:“不紹傍來者。”師以手撫之。”
問:“如何是衲衣下事?”師雲:“莫自瞞。”
問:“真如凡聖,皆是夢言,如何是真言?”師雲:“更不道者兩個。”學雲:“兩個且置,如何是真言?”師雲:“絡部林發。”
問:“如何是趙州?”師雲:“東門西門,南門北門。”
問:“如何是定?”師雲:“不定。”學雲:“為什麽不定?”師雲:“活物,活物。”
問:“不隨諸有時如何?”師雲:“合與麽。”學雲:“莫便是學人本分事?”師雲:“隨也,隨也。”
問:“古人三十年一張弓,兩下箭,衹射得半個聖人。今日請師全射。”師便起去。
師示衆雲:“至道無難,唯嫌揀擇。纔有言語,是揀擇,是明白。老僧卻不在明白裏。是你還護惜也無。”問:“和尚既不在明白裏,又護惜個什麽?”師雲:“我亦不知。”學雲:“和尚既不知,為什麽道不在明白裏?”師雲:“問事即得。禮拜了退。”
師示衆雲:“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更不要道纔語是生,不語是滅。諸人,且作麽生是不生不滅底道理。”問:“早是不生不滅麽?”師雲:“者漢衹認得個死語。”
問:“至道無難,唯嫌揀擇。纔有言語是揀擇,和尚如何示人?”師雲:“何不盡引古人語。”學雲:“某甲衹道得到這裏。”師雲:“衹這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上堂雲:“看經也在生死裏,不看經也在生死裏。諸人,且作麽生出得去。”僧便問:“衹如俱不留時如何?”師雲:“實即得。若不實,爭能出得生死。”
問:“利劍鋒頭快時如何?”師雲:“老僧是利劍,快在什麽處?”
問:“大難到來如何回避?”師雲:“恰好。”
上堂良久:“大衆總來也未。”對雲:“總來也。”師雲:“更待一人來即說話。”僧雲:“候無人來,即說似和尚。”師雲:“大難得人。”
師示衆雲:“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滅即種種法滅。你諸人作麽生?”僧乃問:“衹如不生不滅時如何?”師雲:“我許你者一問。”
師因參次雲:“明又未明,道昏欲曉,你在阿那頭。”僧雲:“不在兩頭。”師雲:“與麽即在中間也。”雲:“若在中間,即在兩頭。”師雲:“這僧多少時在老僧者裏作與麽語話,不出得三句裏。然直饒出得,也在三句裏。你作麽生?”僧雲:“某甲使得三句。”師雲:“何不早與麽道。”
問:“如何是通方?”師雲:“離卻金剛禪。”
師示衆雲:“衲僧傢,直須坐斷報化佛頭始得。”
問:“坐斷報化佛頭是什麽人?”師雲:“非你境界。”
師示衆雲:“大道衹在目前,要且難睹。”僧乃問:“目前有何形段令學人睹?”師雲:“任你江南江北。”學雲:“和尚豈無方便為人?”師雲:“適來問什麽?”
問:“入法界來,還知有也無?”師雲:“誰入法界。”學雲:“與麽即入法界不知去也。”師雲:“不是寒灰死木,花錦成現百種有。”學雲:“莫是入法界處用也無?”師雲:“有什麽交涉。”
問:“若是實際理地,什麽處得來?”師雲:“更請庠黎宣一遍。”問:“萬境俱起,還有惑不得者也無?”師雲:“有。”學雲:“如何是惑不得者。”師雲:“你還信有佛法否。”學雲:“信有佛法,古人道了。如何是惑不得者?”師雲:“為什麽不問老僧。”學雲:“問了也。”師雲:“惑也。”
問:“未審古人與今人還有近也無。”師雲:“相近即相近,不同一體。”學雲:“為什麽不同。”師雲:“法身不說法。”學雲:“法身不說法,和尚為人也無。”師雲:“我嚮惠裏答話。”學雲:“爭道法身不說法。”師雲:“我嚮惠裏救你阿爺,他終不出頭。”
問:“學人道,不相見時,還回互也無。師雲:“測得回互。”學雲:“測他不得,回互個什麽?”師雲:“不與麽是你自己。”學雲:“和尚還受測也無。”師雲:“人即轉近,道即轉遠也。”學雲:“和尚為什麽自隱去。”師雲:“我今現共你語話。”學雲:“爭道不轉?”師雲:“合與麽着。”
師示衆雲:“教化得底人,是今生事。教化不得底人,是第三生冤。若不教化,恐墮卻一切衆生。教化亦是冤。是你還教化也無。”僧雲:“教化。”師雲:“一切衆生還見你也無。”學雲:“不見?”師雲:“為什麽不見。”學雲:“無相。”師雲:“即今還見老僧否。”學雲:“和尚不是衆生。”師雲:“自知罪過即得。”
師示衆雲:“竜女心親獻,盡是自然事。”問:“既是自然,獻時為什麽?”師雲:“若不獻,爭知自然。”師示衆雲:“八百個作佛漢,覓一個道人難得。”
問:“衹如無佛無人處,還有修行也無。”師雲:“除卻者兩個,有百千萬億。”學雲:“道人來時在什麽處?”師雲:“你與麽即不修行也。”其僧禮拜。師雲:“大有處着你在。”
問:“白雲不落時如何?”師雲:“老僧不會上象。”學雲:“豈無賓主?”師雲:“老僧是主,庠黎是賓,白雲在什麽處?”
問:“大巧若拙時如何?”師雲:“喪卻棟梁材。”
師示衆雲:“佛之一字吾不喜聞。”
問:“和尚還為人也無。”師雲:“為人。”學雲:“如何為人?”師雲:“不識玄旨,徒勞念靜。”學雲:“既是玄,作麽生是旨?”師雲:“我不把本。”學雲:“者個是玄,如何是旨?”師雲:“答你是旨。”
師示衆雲:“各自有禪,各自有道。忽有人問你,作麽生是禪是道。作麽生衹對他。”僧乃問:“既各有禪道,從上至今語話為什麽?”師雲:“為你遊魂。”學雲:“未審如何為人。”師乃退身不語。
師示衆雲:“不得閑過,念佛念法。”僧乃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念?”師雲:“念者是誰。”學雲:“無伴。”師叱:“者驢!”
上堂示衆雲:“若是第一句,與祖佛為師。第二句,與人天為師。第三句,自救不了。”有僧問:“如何是第一句。”師雲:“與祖佛為師。”師又云:“大好從頭起。”學人再問,師雲:“又卻人天去也。”
師示衆雲:“是他不是不將來,老僧不是不衹對。”僧雲:“和尚將什麽衹對。”師長吁一聲。雲:“和尚將這個衹對,莫辜負學人也無?”師雲:“你適來肯我,我即辜負你。若不肯我,我即不辜負你。”
師示衆雲:“老僧今夜答話去也。解問者出來。”有僧纔出禮拜,師雲:“比來拋磚引玉,衹得個貞子。”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師雲:“無。”學雲:“上至諸佛,下至匾子,皆有佛性,狗子為什麽無?”師雲:“為伊有業識性在。”
問:“如何是法身?”師雲:“應身。”雲:“學人不問應身。”師雲:“你但管應身。”
問:“朗月當空時如何?”師雲:“庠黎名什麽?”學雲:“某甲。”師雲:“朗月當空在什麽處?”
問:“正當二八時如何?”師雲:“東東西西。”學雲:“如何是東東西西?”師雲:“覓不着。”
問:“學人全不會時如何?”師雲:“我更不會。”雲:“和尚還知有也無?”師雲:“我不是木頭,作麽不知。”雲:“大好不會。”師拍掌笑之。
問:“如何是道人?”師雲:“我嚮道是佛人。”
問:“凡有言句,舉手動足,盡落在學人網中。離此外請師道。”師雲:“老僧齋了未吃茶。”
馬大夫問:“和尚還修行也無?”師雲:“老僧若修行即禍事。”雲:“和尚既不修行,教什麽人修行?”師雲:“大夫是修行底人。”雲:“某甲何名修行。”師雲:“若不修行,爭得撲在人王位中,臠得來赤凍紅地,無有解出期。”大夫乃下淚拜謝。
師示衆雲:“庠黎不是不將來,老僧不是不衹對。”又云:“庠黎莫擎拳合掌,老僧不將禪床拂子對。”
問:“思憶不及處如何?”師雲:“過者邊來。”雲:“過者邊來即是及處,如何是思不及處。”師竪起手雲:“你喚作什麽?”雲:“喚作手。和尚喚作什麽?”師雲:“百種名字我亦道。”雲:“不及和尚百種名字,且喚什麽?”師雲:“與麽即你思憶不及處。”僧禮拜,師雲:“教你思憶得及者。”雲:“如何是。”師雲:“釋迦教,祖師教是你師。”雲:“祖與佛古人道了也。如何是思憶不及處?”師再舉指雲:“喚作什麽?”僧良久。師雲:“何不當頭道着,更疑什麽?”
問:“如何是和尚傢風。”師雲:“老僧耳背,高聲問。”僧再問,師雲:“你問我傢風,我卻識你傢風。”
問:“萬境俱起時如何?”師雲:“萬境俱起。”雲:“一問一答是起,如何是不起?”師雲:“禪床是不起底。”僧纔禮拜次,師雲:“記得問答。”雲:“記得。”師雲:“試舉看。”僧擬舉,師問。
問:“如何是目前佛?”師雲:“殿裏底。”雲:“者個是相貌佛,如何是佛?”師雲:“即心是。”雲:“即心猶是限量,如何是佛。”師雲:“無心是。”學雲:“有心無心,還許學人揀也無。”師雲:“有心無心,總被你揀了也,更教老僧道什麽即得。”
問:“遠遠投師,未審傢風如何?”師雲:“不說似人。”學雲:“為什麽不說似人?”師雲:“是我傢風。”學雲:“和尚既不說似人,爭柰四海來投?”師雲:“你是海,我不是海。”學雲:“未審海內事如何?”師雲:“老僧釣得一個。”
問:“祖佛近不得底是什麽人。”師雲:“不是祖佛。”學雲:“爭柰近不得何。”師雲:“嚮你道不是祖佛,不是衆生,不是物,得麽?”學雲:“是什麽?”師雲:“若有名字,即是祖佛,衆生也。”學雲:“不可衹與麽去也。”師雲:“卒未與你去在。”
問:“如何是平常心。”師雲:“狐狼野幹是。”
問:“作何方便,即得聞於未聞。”師雲:“未聞且置,你曾聞個什麽來。”
問:“承教有言,隨色摩尼珠。如何是本色。”師召僧名。僧應諾。師雲:“過者邊來。”僧便過。又問:“如何是本色?”師雲:“且隨色走。”
問:“常心底人,還受教化也無?”師雲:“我不歷他門戶。”學雲:“與麽則莫沉卻那邊人麽?”師雲:“大好平常心。”
問:“如何是學人保任底物。”師雲:“盡未來際揀不出。”
問:“如何是大修行底人。”師雲:“寺裏綱維是。”
問:“學人才到,總不知門戶頭事如何?”師雲:“上座名什麽?”學雲:“惠南。”師雲:“大好不知。”
問:“學人欲學,又謗於和尚。如何得不謗去?”師雲:“你名什麽?”學雲:“道皎。”師雲:“靜處去者米囤子。”
問:“如何是和尚大意。”師雲:“無大無小。”學雲:“莫便是和尚大意麽?”師雲:“若有纖毫,萬劫不如。”
問:“萬法本閑而人自鬧,是什麽人語?”師雲:“出來便死。”
問:“不是佛,不是物,不是衆生。這個是斷語。如何是不斷語?”師雲:“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問:“如何是毗盧圓相?”師雲:“老僧自小出傢,不曾眼花。”學雲:“和尚還為人也無?”師雲:“願你長見毗盧圓相。”
問:“佛祖在日,佛祖相傳。佛祖滅後,什麽人傳?”師雲:“古今總是老僧分上。”學雲:“未審傳個什麽?”師雲:“個個總屬生死。”雲:“不可埋沒卻祖師也。”師雲:“傳個什麽?”
問:“凡聖俱盡時如何?”師雲:“願你作大德,老僧是障佛祖漢。”
問:“遠聞趙州,到來為什麽不見?”師雲:“老僧罪過。”
問:“朗月當空,未審室中事如何?”師雲:“老僧自出傢,不曾作活計。”學雲:“與麽即和尚不為今時也?”師雲:“自疾不能救,焉能救諸疾。”學雲:“爭柰學人無依何。”師雲:“依即踏着地,不依即一任東西。”
問:“在心心不測時如何?”師雲:“測阿誰。”學雲:“測自己?”師雲:“無兩個。”
問:“不見邊表時如何?”師指淨瓶雲:“是什麽?”學雲:“淨瓶。”師雲:“大好不見邊表。”
問:“如何是歸根?”師雲:“擬即差。”
問:“不離言句,如何得獨脫。”師雲:“離言句是獨脫。”學雲:“適來無人教某甲來。”師雲:“因什麽到此。”學雲:“和尚何不揀出?”師雲:“我早個揀了也。”
問:“非心不即智,請和尚一句?”師雲:“老僧落你後。”
問:“如何是畢竟?”師雲:“畢竟。”學雲:“那個畢竟是。”師雲:“老僧是畢竟,你不解問者話。”學雲:“不是不問。”師雲:“畢竟在什麽處?”
問:“不挂寸絲時如何?”師雲:“不挂什麽?”學雲:“不挂寸絲。”師雲:“大好不挂寸絲。”
問:“如救頭燃底人如何?”師雲:“便學。”學雲:“什麽處?”師雲:“莫占他位次。”
問:“空劫中阿誰為主。”師雲:“老僧在裏許坐。”學雲:“說甚麽法?”師雲:“說你問底。”
問:“承古有言,虛明自照。如何是自照?”師雲:“不稱他照。”學雲:“照不着處如何?”師雲:“你話墮也。”
問:“如何是的。”師雲:“一念未起時。”問:“如何是法王?”師雲:“州裏大王是。”雲:“和尚不是?”師雲:“你擬造反去,都來一個王不認。”
問:“如何是佛心?”師雲:“你是心,我是佛,奉不奉自看。”學雲:“師即不無,還奉得也無?”師雲:“你教化我看。”
問:“三身中那個是本來身?”師雲:“闕一不可。”問:“未審此土誰為祖師。”師雲:“達磨來這邊總是。”學雲:“和尚是第幾祖。”師雲:“我不落位次。”學雲:“在什麽處?”師雲:“在你耳裏。”
問:“不棄本,不逐末,如何是正道?”師雲:“大好出傢兒。”學雲:“學人從來不曾出傢。”師雲:“歸依佛,歸依法。”學雲:“未審有傢可出也無?”師雲:“直須出傢。”學雲:“嚮什麽處安排他。”師雲:“且嚮傢裏坐。”
問:“明眼人見一切,還見色也無。”師雲:“打卻着。”學雲:“如何打得?”師雲:“莫用力。”學雲:“不用力如何打得?”師雲:“若用力即乖。”
問:“祖佛大意合為什麽人。”師雲:“衹為今時。”學雲:“爭柰不得何?”師雲:“誰之過。”學雲:“如何承當?”師雲:“如今無人承當得。”學雲:“與麽即無依倚也?”師雲:“又不可無卻老僧。”
問:“了事底人如何?”師雲:“正大修行。”學雲:“未審和尚還修行也無?”師雲:“着衣吃飯。”學雲:“着衣吃飯尋常事,未審修行也無。”師雲:“你且道我每日作什麽?”
崔郎中問:“大善知識還入地獄也無。師雲:“老僧末上入。”崔雲:“既是大善知識,為什麽入地獄?”師雲:“老僧若不入,爭得見郎中。”
問:“毫釐有差時如何?”師雲:“天地懸隔。”雲:“毫釐無差時如何?”師雲:“天地懸隔。”
問:“如何是不睡底眼?”師雲:“凡眼肉眼。”又云:“雖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學雲:“如何是睡底眼。”師雲:“佛眼法眼是睡底眼。”問:“大庾嶺頭趁得及,為什麽提不起。”師拈起衲衣雲:“你甚處得者個來。”學雲:“不問者個。”師雲:“與麽即提不起。”
問:“不合不散如何辨。”師雲:“你有一個,我有一個。”雲:“者個是合,如何是散?”師雲:“你便合。”問:“如何是不錯路?”師雲:“識心見性是不錯路。”
問:“明珠在掌,還照也無?”師雲:“照即不無,喚什麽作珠。”
問:“靈苗無根時如何?”師雲:“你從什麽處來?”雲:“太原來。”師雲:“大好無根。”
問:“學人擬作佛時如何?”師雲:“大煞費力生。”雲:“不費力時如何?”師雲:“與麽即作佛去也。”
問:“學人昏鈍在一浮沉,如何得出。”師衹據坐。雲:“某甲實問和尚。”師雲:“你甚處作一浮一沉。”
問:“不在凡,不在聖,如何免得兩頭路?”師雲:“去卻兩頭來答你。”僧不審。師雲:“不審從什麽處起?在者裏時從老僧起,在市裏時從什麽處起。”雲:“和尚為什麽不定?”師雲:“我教你,何不道今日好風。”
問:“如何是大闡提底人?”師雲:“老僧答你,還信否。”雲:“和尚重言,那敢不信?”師雲:“覓個闡提人難得。”
問:“大無慚愧底人,什麽處着得?”師雲:“此間着不得。”雲:“忽然出頭,爭嚮?”師雲:“將取去。”
問:“用處不現時如何?”師雲:“用即不無,現是誰。”
問:“空劫中還有人修行也無。”師雲:“喚什麽作空劫。”雲:“無一物是。”師雲:“者個始稱修行,喚什麽作空劫。”
問:“如何是出傢?”師雲:“不履高名,不求垢壞。”問:“不指一法,如何是和尚法?”師雲:“老僧不說茅山法。”雲:“既不說茅山法,如何是和尚法?”師雲:“嚮你道不說茅山法。”雲:“莫者個便是也無?”師雲:“老僧未曾將者個示人。”
問:“如何是目前獨脫一路?”師雲:“無二亦無三。”雲:“目前有路,還許學人進前也無?”師雲:“與麽即千裏萬裏。”
問:“如何是毗盧嚮上事?”師雲:“老僧在你腳底。”雲:“和尚為什麽在學人腳底?”師雲:“你元來不知有嚮上事。”
問:“如何是合頭?”師雲:“是你不合頭。”雲:“如何是不合頭。師雲:“前句辨取。”
問:“如何是和尚的的意。”師雲:“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問:“澄澄絶點時如何?師雲:“墮坑落塹。”雲:“有什麽過。”師雲:“你屈著與麽人。”問:“未審出傢誓求無上菩提時如何。”師雲:“未出傢被菩提使,既出傢使得菩提。”
有秀纔見師手中拄杖,乃雲:“佛不奪衆生願,是否。”師雲:“是。秀纔雲:“某甲就和尚乞取手中拄杖,得否。”師雲:“君子不奪人所好。”秀纔雲:“某甲不是君子。”師雲:“老僧亦不是佛。”
師因出外,見婆子插田雲:“忽遇猛虎作麽生?”婆雲:“無一法可當情。”師雲:“救。”婆子云:“救。”師雲:“猶有者個在。”
有秀纔辭去雲:“某甲在此括撓和尚多時,無可報答和尚,待他日作一頭驢來報答和尚。”師雲:“教老僧爭得鞍。”
師到道吾處,纔入僧堂,吾雲:“南泉一隻箭來。”師雲:“看箭。”吾雲:“過也。”師雲:“中也。”
問:“百骸俱潰散,一物鎮長靈時如何?”師雲:“今朝又風起。”
問:“三乘十二分教即不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雲:“水牯牛生兒也好看取。”雲:“未審此意如何?”師雲:“我亦不知。”
問:“萬國來朝時如何?”師雲:“逢人不得喚。”
問:“十二時中如何淘汰?”師雲:“柰河水濁,西水流急。”雲:“還得見文殊也無。師雲:“者闍瞳漢,什麽處去來。”
問:“如何是道場。”師雲:“你從道場來,你從道場去。脫體是道場,何處更不是。”
問:“萌芽未發時如何?”師雲:“嗅着即腦裂。”雲:“不嗅時如何?”師雲:“無者閑工夫。”問:“如何數量?”師雲:“一二三四五。”雲:“數量不拘底事如何?”師雲:“一二三四五。”
問:“什麽世即無晝夜?”師雲:“即今是晝是夜。”雲:“不問即今。”師雲:“爭柰老僧何。”
問:“迦葉上行衣,不踏曹溪路,什麽人得披。”師雲:“虛空不出世,道人都不知。”問:“如何是混而不雜。”師雲:“老僧菜食長齋。”雲:“還得超然也無?”師雲:“破齋也。”
問:“如何是古人之言?”師雲:“諦聽,諦聽。”
問:“如何是學人本分事?”師雲:“與麽嫌什麽?”
問:“萬法歸一,一歸何所。”師雲:“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
問:“如何是出傢兒。”師雲:“不朝天子,父母返拜。”
問:“覿面事如何?”師雲:“你是覿面漢。”
盧山棲賢寶覺禪院住持傳法賜紫沙門澄劌重詳定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重刻古尊宿語錄序 | 捲一 | 捲二 | 捲三 | 捲四 | 捲五 | 捲六 | 捲七 | 捲八 | 捲九 | 捲十 | 捲十一 | 捲十二 | 捲十三 | 捲十四 | 捲十五 | 捲十六 | 捲十七 | 捲十八 | 捲十九 | 捲二十 | 捲二十一 | 捲二十二 | 捲二十三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