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嚇人的國粹教育 》
最當行的係(2)
柏楊 Bai Yang
選擇科係亦然,天國雖是天國,如果不合自己的口味,也會待不下去。喜歡文學的應讀文學,喜歡歷史的應讀歷史,喜歡理工的應學理工,喜歡學醫的應學醫。無論你學啥,無論你將來幹哪一行,衹要你有智能,再加上一點運氣,都會出人頭地。如果你沒有智能,再黴運當頭,學文學法固然庸庸碌碌一輩子,學理學工,也同樣庸庸碌碌一輩子。而學醫的恐怕還要更糟,輕則當個鄉村醫生,重則吃上人命官司,真是何苦來哉?
一個人很難選擇他的環境,一旦踏進了某一行,隔行便如隔山,想跳出來恐怕比上吊都難。蓋朋友都是那一行的朋友,見識都是那一行的見識,生活習慣也都是那一行的生活習慣,就衹有一直幹那一行幹到底,幹到死矣。前天報上有一篇報導,忘記是誰寫的,說凡是幹電影的朋友,都很有股邪勁,明知道幹不出啥名堂,卻仍不肯放手,因他太愛第八藝術啦。嗚呼,他們不放手可能是太愛第八藝術,但更可能是無法放手。不放手,還可以喝米湯,一放手,衹好喝自來水矣。電影界的朋友有他們的行為規範和意識形態,哪一行都用不上。猶如柏楊先生,既然跌到爬格紙的一行,別人見了我便想到舞文弄筆,假使要寫篇廣告詞,可能想到我,如果國防部長出缺,試想一想,能想到我乎?
當然也有所學的和所幹的是兩回事。若某某,本來是學礦的,後來當“教育部長”;若某某,本來是一位軍人,後來當“銓敘部長”;若某某,本來是學醫的,後來成了文學家。這種例子可舉上一百兩百,問題是不要說舉出一百兩百,就是舉出一千兩千,在龐大的就業群中,仍是絶對少數,而且得有奇妙的遭遇。一位朋友,本來是中國文學係的高材生,來到臺灣後,卻在基隆開了煤礦,其轉變都是或然的,不是必然的也。而千千萬萬小子,衹好學哪一行,幹哪一行的焉。蓋生活逼人,歲月荏苒,人總是往抵抗力最弱的方向走,我們不能想像學醫的朋友大學堂畢業後去開鐵匠鋪,也不能想像學電機的朋友大學堂畢業後去辦個農業雜志,學醫的差不多都鑽到醫院,學電機的差不多都鑽到工廠,既鑽進去矣,再想拔出來重搞別的,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矣。
所以年輕朋友選科係時,最好是嚴重地顧及到自己的興趣和志嚮,記得有一年國立臺灣大學堂人類考古學係,衹有一個人報考,年輕人都以為該係沒有前途。嗟夫,還是老話,衹要你有智能兼有運氣,讀啥科係都能讀出前途,如果沒有智能而又沒有運氣,就是“皇帝係”、“國王係”或“總統係”畢了業,都沒有用。人類考古係讀出了苗頭,照樣地想去美國就去美國,想去阿比西尼亞就去阿比西尼亞,想發財就發財,想留名更不用說啦,衹要從地下挖出一根骨頭,證明是十萬億年前的人類骨頭,包管你名震世界。
大學裏的科係,沒有哪一個是專門為斷送青年前途而設的,這一點柏楊先生敢賭一塊錢者也。不信的話,不妨閉眼想之。而且科係在謀職方面熱門不熱門,也是瞬息萬變的事,前已言之,經濟係垮啦,外文係垮啦,又焉知美國不稀裏嘩啦完了蛋,埃及不代之而興乎?屆時會英文的朋友衹好回傢孵豆芽,大傢又拼命考阿拉伯文學係矣。不能自己掌舵,而總在風氣後面趕,謂之“老趕”,鄉下佬是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北嶽文藝出版社 |
|
|
聯考必須改變(1) | 聯考必須改變(2) | 定於二三 | 對大學堂教習人格都不信(1) | 對大學堂教習人格都不信(2) | 不拆兒子的信 | 兒童樂園 | 新十八摸 | 升學是第一大關 | 日換星移(1) | 日換星移(2) | 風氣不斷在變 | 最當行的係(1) | 最當行的係(2) | 重要一步(1) | 重要一步(2) | 搴旗斬將(1) | 搴旗斬將(2) | 工業教育 | 前途像有人唱歌 | 內行人語(1) | 內行人語(2) | 中文係畢業生何處去(1) | 中文係畢業生何處去(2)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