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诗歌文集 》  歷代婉約詞選     》
第十四集
    
佚名 Yi Ming 
 蝶戀花 --- 送春 (朱淑真)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係青春,少住春還去。
 猶自①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緑滿山川聞杜宇②,便作無情,莫也愁人苦③。
 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④。
 【作者簡介】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錢塘人。關於她生活的時代,歷來有北宋、南宋兩說並存。
 從作品內容來看,當為北宋末至南宋初人。相傳她因婚姻不滿,抑鬱而死。她善繪畫,
 通音律,是婉約派著名女詞人。著有《斷腸詞》,今存詞20餘首。
 【註釋】
 ①猶自:仍然。
 ②“緑滿”句:在漫山遍野茂密的叢林中聽見了杜鵑的叫聲。
 ③“莫也”句:(鳥兒)莫非也因為人間的愁苦而憂愁嗎? 苦:
 又作“意”。
 ④瀟瀟雨:暴雨、疾雨。瀟瀟是雨聲。
 【評解】
 這是一首惜春詞。上片抒發對春的眷戀之情。樓外的楊柳垂下千萬縷柳絲,想把春
 天係住,可是儘管楊柳多情,春也無意“少住”。柳絮隨風,春歸何處?下片描繪暮春
 景緻,抒發傷春感懷。緑滿山川,杜宇聲聲,瀟瀟暮雨,春將歸去,令人不勝眷戀。全
 詞意境清幽,抒情委婉,悱惻纏綿,深沉含蓄。
 謁金門 --- 春半 (朱淑真)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①。
 十二欄幹倚遍,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②鶯鶯燕燕。
 滿院落花簾不捲,斷腸芳草遠。
 【註釋】
 ①此情無限:即春愁無限。
 ②輸與:比不上,還不如。
 【評解】
 這是一首寫閨中春愁的小詞。上片寫仲春時節,眼前景色,觸目生愁。雖“十二欄
 幹倚遍”,也無法排遣春愁。下片寫閨中人在這風和日暖的大好春光中,想起了自己所
 懷念的人,不禁愁緒萬端,感到還不如成雙成對的鳥兒,因此不願再看見滿院落花和斷
 腸芳草。通篇哀婉細膩,愁思無限。
 清平樂 (朱淑真)
 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
 攜手藕花①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
 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臺。
 【註釋】
 ①藕花:即荷花。
 【評解】
 此詞寫天真少女與戀人相會的喜悅和離別的惆悵。上片點明留住須臾,故當時攜手
 情景,藕花細雨歷歷在目。下片追寫依戀情態,表現出對愛情的大膽追求;歇拍二句,
 敘分別時難言的情景,衹用“最是”兩字,藴含無限眷戀之情,歸來後哪得不悵然若失。
 詞中點綴夏日風光,使形象更為飽滿。
 眼兒媚 (朱淑真)
 風日遲遲弄輕柔①,花徑暗香流。
 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
 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
 緑楊影裏,海棠枝畔,紅杏梢頭。
 【註釋】
 ①輕柔:形容風和日暖。
 【評解】
 這首小詞,通過春景的描寫,宛轉地抒發了惜春情緒。上片寫風和日麗,百花飄香,
 而轉眼清明已過,落花飛絮,雲鎖朱樓,令人不堪回首。下片寫午夢初醒,緑窗聞鶯,
 聲聲喚起春愁。結尾三句,構思新巧,含藴無限。全詞語淺意深,辭淡情濃。清新和婉,
 別具一格。
 卜算子 (嚴 蕊)
 不是愛風塵①,似被前緣②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③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作者簡介】
 嚴蕊字幼芳,天台營妓。周密《癸辛雜識》稱她“善琴弈、歌舞、絲竹、書畫,色
 藝冠一時。間作詩詞,有新語。頗通古今”。道學家朱熹以節使行部至臺,指前任太守
 唐與正與蕊濫,欲治罪。並收蕊入監,備極箠楚,蕊堅不屈服。係獄兩月,聲價愈騰。
 未幾,朱熹改官,嶽霖繼任,憐其無辜。判令從良。蕊當場填此詞以進。(徐釚《詞苑
 叢談》)
 【註釋】
 ①風塵:古代稱妓女為墮落風塵。
 ②前緣:前世的因緣。
 ③東君:司春之神,藉指主管妓女的地方官吏。
 【評解】
 這是嚴蕊獲得釋放、出獄時獻給嶽霖的一首詞。反映了作者墮落“風塵”的不幸遭
 遇與對自由生活的渴望。全詞和婉自然,寄喻頗深。
 南鄉子 ---- 春閨 (孫道絢)
 曉日壓重檐,鬥帳①春寒起來忺②。
 天氣睏人梳洗懶,眉尖,淡畫春山③不喜添。
 閑把綉絲袴④,認得金針又倒拈。
 陌上遊人歸也未?懨懨⑤,滿院楊花不捲簾。
 【作者簡介】
 孫道絢,號衝虛居士,黃銖之母,宋代福建建寧人。善詩詞,筆力甚高。遺詞六首。
 【註釋】
 ①鬥帳:形狀如鬥的帳子。
 ②忺(xiān):適意。
 ③春山:指女子的眉。
 ④撏(qiān):摘取。
 ⑤懨懨:有病的樣子。
 【評解】
 這首春閨詞,抒寫了作者傷春念遠之情。上片寫閨中人的春日慵懶情態。睏人天氣,
 倦於梳洗,淡畫春山。委婉地表現出苦悶心情。下片寫對出遊人的惦念。閨中人在百無
 聊賴中閑撏綉絲,聊做女紅,可金針倒拈,全無心思。時已暮春,楊花滿院,因遊人未
 歸,便不願捲簾再看。通篇情思纏綿,和婉細膩。
 鷓鴣天 --- 別情 (聶勝瓊)
 玉慘花愁①出鳳城②,蓮花樓③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陽關麯④,別個人人⑤第五程⑥。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
 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作者簡介】
 聶勝瓊(生卒年不詳),長安名妓。後嫁李之問。
 【註釋】
 ①玉慘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臉。
 ②鳳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③蓮花樓:餞飲之處。
 ④陽關麯:古人送別時唱此麯。
 ⑤人人:那個人,指所愛的人。
 ⑥程:里程,古人稱一站為一程。
 【評解】
 這首詞是作者在長安送別李之問時所作。上片寫送別情景。出城相送,玉慘花愁,
 蓮花樓下,柳色青青。一麯陽關,離人遠去,留下了綿綿相思與懷念。下片寫別後凄傷。
 欲尋好夢,夢又難成。淚濕枕衾,輾轉達旦。雨聲和淚,滴到天明。相思之情,令人心
 碎。
 據《詞林紀事》載:之問得此詞,藏於篋間,抵傢為其妻所得。因問之,具以實告。
 妻善其語句清健,遂出妝奩資尖取歸。
 減字木蘭花 (淮上女)
 淮山隱隱,千裏雲峰千裏恨。淮水悠悠①,萬頃煙波萬頃愁。
 山長水遠,遮住行人東望眼。恨舊愁新,有淚無言對晚春。
 【作者簡介】
 淮上女,姓名及生平事跡不詳。宋寧宗嘉定年間,金兵南侵時被掠去。
 【註釋】
 ①悠悠:遙遠。
 【評解】
 公元1220年左右,金兵繼續南侵,趙宋將首都南遷到開封。在金兵屢次進犯及狼狽
 退卻之際,多少人民遭受殺害擄掠,淮上女就是其中的之一。詞寫淮上女被掠途中,對
 故鄉山水的依戀。那雲霧繚繞的山峰和煙波浩渺的淮水,似乎都充滿了愁恨。在漫長的
 旅途中,她不斷回頭望故鄉,淚眼模糊地對着暮春的晚景,多少新仇舊恨一起涌上了心
 頭。抒情哀婉真摯,反映了社會的動亂與人民的苦難。
 滿江紅 (王清惠)
 太液芙蓉①,渾不似、舊時顔色。
 曾衹得、春風雨露②,玉樓金闕③。
 名播蘭簪④妃後裏,暈潮⑤蓮臉君王側。
 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
 竜虎散,風雲滅⑥。千古恨,憑誰說。
 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⑦。
 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輾關山月。
 問嫦娥、於我肯從容⑧,同圓缺。
 【作者簡介】
 王清惠,南宋度宗昭儀(宮中女官名)。恭帝德祐二年(1276),臨安淪陷後被俘
 往大都,自請為女道士,號衝華。
 【註釋】
 ①太液芙蓉:太液池本漢代宮中池名,唐代長宏大明宮中亦有太液池。這兩句是以
 花比人,說自己本是宮中女官,容貌美麗,現在已面貌憔悴,完瑟全失去舊時的風姿。
 渾不似:全不似。
 ②春風雨露:比喻君恩。
 ③玉樓金闕:泛指南宋宮殿。
 ④蘭簪:本為女子首飾,這裏藉喻宮中後妃。 簪,一作“馨”。
 ⑤暈潮:形容臉上泛起羞紅的光采。
 ⑥“竜虎風雲”二句:指王朝覆亡。
 ⑦“對山河”二句:是說險固的山河要塞,已淪入敵手。
 ⑧從容:舒緩不迫。
 【評解】
 此詞為作者被俘北上途中所作。抒寫了國破傢亡、今非昔比的哀愁與感傷。上片從
 眼前景物全非入手,回憶當年在宮中的情況。下片寫被俘途中的感慨。據說這首驛中題
 壁詞,當時在中原傳誦,頗有影響。
 滿庭芳 (徐君寶妻)
 漢上①繁華,江南人物②,尚遺宣政風流③。
 緑窗朱戶,十裏爛銀鈎④。
 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
 長驅入,歌臺舞榭,風捲落花⑤愁。
 清平三百載⑥,典章人物,掃地俱休。
 幸此身未北,猶客南州⑦。
 破鑒徐郎⑧何在,空惆悵、相見無由。
 從今後,夢魂千裏,夜夜嶽陽樓⑨。
 【作者簡介】
 徐君寶妻,嶽州(湖南嶽陽)人。宋末被元將虜掠到杭州,住韓蘄王府(韓世忠舊
 宅)。元將幾次要侮辱她,都被她設法避過。一日元將發怒地表示要用強迫手段,她便
 說要祭告亡夫,主人答應了。她梳妝焚香,再拜默祝,嚮南哭泣,題《滿庭芳》詞於壁
 上,然後投水而死(見陶宗儀《輟耕錄》)。
 【註釋】
 ①漢上:泛指漢水至長江一帶。
 ②江南人物:指南宋的許多人才。
 ③宣政:宣和、政和都是北宋徽宗的年號。這句是指南宋的都市和人物,還保持着
 宋徽宗時流風餘韻。
 ④爛銀鈎:光亮的銀製簾鈎,代表華美的房屋。
 ⑤風捲落花:指元軍占領臨安,南宋滅亡。
 ⑥三百載:指北宋建國至南宋滅亡。這裏指整數。
 ⑦南州:南方,指臨安。
 ⑧破鑒:即破鏡。 徐郎:指作者丈夫徐君寶。
 ⑨嶽陽樓:湖南嶽陽縣西,這裏是作者故鄉。
 【評解】
 此詞的作者是個被元軍擄掠、不屈而死的女子。詞中先寫南宋都會繁華,人才衆多,
 國力也較為富厚;但當元軍南侵、長驅直入時,竟如風捲落花,無力抵抗,使人慨恨不
 已。
 以下說到自身的遭遇。嘆息丈夫不知下落,死前無緣再見一面。自己不能生還故鄉,
 死後魂魄還是戀念着這裏。全詞凄苦哀怨,抒寫對傢國的眷戀,對丈夫的摯愛,真切感
 人。
 禦街行 (無名氏)
 霜風漸緊寒侵被,聽孤雁、聲嘹唳①。
 一聲聲送一聲悲,雲淡碧天如水。
 披衣起,告雁兒略住,聽我些兒事。
 塔兒南畔城兒裏,第三個、橋兒外。
 瀕②河西岸小紅樓,門外梧桐雕砌③。
 請教且與,低聲飛過,那裏有、人人④無寐。
 【註釋】
 ①嘹唳(lì):指高聲鳴叫。
 ②瀕:靠近。
 ③雕砌:雕花的臺階。
 ④人人:那個人,指所愛之人。
 【評解】
 這首小詞,抒情氣氛極濃。作者藉與雁兒招呼,娓娓道出內心的真切情意。語淺意
 深,委婉動人。在碧天如水,霜風凄緊的寒夜,孤雁的哀鳴,引起了遊子的無限愁思。
 不禁披衣起床,囑咐南飛的雁兒,希望它能低聲飛過他愛人住的河邊小紅樓,因為她在
 傢中也正為相思而徹夜不眠。全詞構思新巧別緻,抒情真摯細膩。
 菩薩蠻 --- 夫壽妻 (無名氏)
 秋風掃盡閑花草,黃花不逐①秋光老。
 試與插釵頭,釵頭占斷秋。
 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
 不用泛瑤觴②,花先着酒香。
 【註釋】
 ①不逐:猶言不隨。
 ②瑤觴:泛指美酒。
 【評解】
 秋日黃花,分外馨香。采菊為婦簪頭,恩情纏綿如見。菊花相傳為益壽之卉,古人
 嘗謂菊酒可以延年,閨中弄花情深,不飲亦醉,不着香豔語而盡得風流。上片“占斷秋”
 三字極為新巧。
 長相思 (吳淑姬)
 煙霏霏①,雨霏霏,雪嚮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
 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②催。
 【作者簡介】
 宋代吳淑姬,嫁士人楊子治。有《陽春白雪詞》五捲。黃花庵雲:
 “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詞五捲,佳處不減李易安。”
 【註釋】
 ①霏霏:紛飛貌。
 ②管:樂器。
 【評解】
 這首迎春小詞,以景襯情,寄喻頗深。春日且至,而窗外煙雨霏霏,雪堆梅枝。不
 禁想到“春從何處回”!惟願東風送暖,“塞管”催春,早回大地。全詞寫景細膩,抒
 情委婉含蓄。
 一剪梅 (無名氏)
 漠漠春①陰酒半酣,風透春衫,雨透春山。
 人傢蠶事欲眠三②,桑滿筐籃,柘③滿筐籃。
 先自離懷百不堪,檣④燕呢喃,梁燕⑤呢喃。
 篝燈⑥強把錦書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註釋】
 ①漠漠:寂靜無聲。
 ②眠三:即三眠。
 ③柘:亦名“黃桑”,葉可飼蠶,故多桑柘並用。
 ④檣:船上桅桿。 檣燕:旅燕。
 ⑤梁燕:房中梁上之燕。
 ⑥篝燈:把燈燭放在籠中。
 【評解】
 此詞寫春日對江南的懷念。暮春時節,風雨交加;春蠶將老,桑柘滿籃。這是作者
 思念中的江南春景。燕子呢喃,增人離愁,撩人相思。點燈細看書信,是從江南寄來。
 作者的心也飛嚮了江南。全詞多用復疊句式,具有回環往復的特色。
 語雖重複,含意卻並不相同。
 風入鬆 (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①。
 樓前緑暗分攜②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料峭③春寒中酒④,交加⑤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
 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
 惆悵雙鴛⑥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作者簡介】
 南宋詞人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浙江寧波市)人。一生未曾
 做官,曾在江蘇、浙江一帶當幕僚。他的詞上承溫庭筠,近師周邦彥,在辛棄疾、姜夔
 詞之外,自成一格。他的詞註重音律,長於煉字。雕琢工麗。張炎《詞源》說他的詞
 “如七寶樓臺,眩人眼目,拆碎下來,不成片段”。而尹煥《花庵詞選引》則認為“求
 詞於吾宋,前有清真,後有夢窗”。吳詞多寫個人的身世之感,較少反映社會現實的作
 品。在藝術技巧方面有獨到之處。詞作有《夢窗詞甲乙丙丁稿》四捲。
 【註釋】
 ①草:起草。 瘞(yì):埋葬。庾信有《瘞花銘》。 銘:文體的一種。
 ②分攜:分手。 緑暗:形容緑柳成蔭。
 ③料峭:形容春天的寒冷。
 ④中酒:醉酒。
 ⑤交加:形容雜亂。
 ⑥雙鴛:指女子的綉鞋,這裏兼指女子本人。 幽階苔生:苔生石階,遮住了上面
 的足印。
 【評解】
 此詞表現暮春懷人之情。上片寫傷春懷人的愁思。清明節又在風雨中度過,當年分
 手時的情景,仍時時出現在眼前。
 如今緑柳蔭濃而伊人安在?回首往事,觸目傷懷。詞中以柳絲喻柔情。春寒醉酒,
 鶯啼驚夢,已覺愁思難言。下片寫傷春懷人的癡想。故地重遊,舊夢時溫,見鞦韆而思
 纖手,因蜂撲而念香凝,更見癡絶。末句“一夜苔生”極言“惆悵”之深,又自含蓄不
 盡。這首詞質樸淡雅,不事雕琢,不用典故。
 不論寫景寫情,寫現實寫回憶,都委婉細膩,情真意切,一反其堆砌辭藻,過分追
 求典雅的缺點,卻又於溫柔之中時見麗句,頗具特色。
 點絳唇 --- 試燈夜①初晴 (吳文英)
 捲盡愁雲,素娥②臨夜新梳洗。
 暗塵不起,酥潤凌波地。
 輦路③重來,仿佛燈前事。
 情如水,小樓熏被,春夢笙歌裏。
 【註釋】
 ①試燈夜:農歷正月十四夜。
 ②素娥:月。
 ③輦路:帝王車駕經行之路。
 【評解】
 此詞抒寫燈夜感舊之情。上片着意寫試燈之夜的景色。愁雲捲盡,月明如洗。以擬
 人手法,描摹精巧傳神。下片寫輦路笙歌,回首舊遊,恍如夢境,無限感傷。全詞意境
 清新,端麗溫厚,頗具特色。
 浣溪沙 (吳文英)
 門隔花深舊夢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①香動小簾鈎。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註釋】
 ①玉纖:指女子之手。
 【評解】
 此為感夢之作。上片寫所夢舊遊之地、燕歸之態,似真似幻,傳神於眼;下片抒懷
 人之情、相思之愁,如泣如訴,纏綿往復。末句尤貴含情言外,淵涵不盡。全詞雅麗清
 新,含蓄藴藉,耐人尋味。
 望江南 (吳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人去鞦韆閑挂月,馬停楊柳倦嘶風。堤畔畫船空。
 懨懨①醉,長日小簾櫳②。宿燕夜歸銀燭外,流鶯聲在緑陰中,無處覓殘紅。
 【註釋】
 ①懨懨:形容精神恍惚睏倦。
 ②簾櫳:挂有珠簾的窗戶。
 【評解】
 暮春三月,春光將盡,所見者惟鞦韆空挂,倦馬嘶風,畫舟空泊,人情睏慵,宿燕
 夜歸,鶯囀緑陰。詞以嘆息殘紅難覓作結,回護上片“花落更情濃”句,惜春之情倍濃。
 唐多令 --- 惜別 (吳文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①。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②。
 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③夢中休,花空煙水流。
 燕辭歸④、客尚淹留。
 垂柳不縈⑤裙帶住,漫長是,係行舟。
 【註釋】
 ①心上秋:合起來成一“愁”字。兩句點明“愁”字來自惜別傷離。
 ②颼颼:風雨聲。這句是說即使不下雨,芭蕉仍然發出颼颼的秋聲。
 ③年事:往事。這兩句是說往事如夢,似花落水流。
 ④燕辭歸:曹丕《燕歌行》“群燕辭歸雁南翔”。 客:作者自稱。
 淹留:停留。
 ⑤縈:旋繞。 裙帶:指別去的女子。
 【評解】
 本詞就眼前之景,抒離別之情。上片寫離愁。詩人滿懷愁緒,怕在月明之夜,登樓
 眺望。下片抒發別情。燕已歸來,人卻淹留他方。全詞構思新穎別緻,寫得細膩入微。
 語言通俗淺近,頗似民歌小調。
 夜遊宮 (吳文英)
 人去西樓雁杳,敘別夢,揚州一覺。
 雲淡星疏楚山曉,聽啼烏,立河橋,話未了。
 雨外蛩聲早,細織就霜絲①多少?
 說與蕭娘②未知道,嚮長安,對秋燈,幾人老?
 【註釋】
 ①霜絲:指白發。
 ②蕭娘:唐人泛稱女子為蕭娘。
 【評解】
 這首懷人詞,上片藉夢境,憶往事。別夢依稀。人去雁杳,雲淡星疏,楚山天晚。
 “聽啼烏,立河橋,話未了”。往事回首,感慨無限。下片從眼前景物,抒發今昔之感,
 表現懷人之情。寒蛩凄切,細織霜絲。“嚮長安,對秋燈,幾人老”,既表相思之情,
 又發今昔之嘆。全詞柔情似水,往事如夢,委婉細膩,麯折含蓄。
 祝英臺近 --- 除夜立春① (吳文英)
 剪紅情,裁緑意②,花信上釵股。
 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
 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③,玉纖曾擘黃柑④,柔香係幽素⑤。
 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
 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註釋】
 ①除夜:除夕。 立春:周密《武林舊事》說:“立春前一日,臨安府進大春牛,
 用五色絲彩杖鞭牛,掌管予造小春牛數十,飾彩幡雪柳……是月後苑辦造春盤供進,及
 分賜……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
 ②紅情、緑意:剪彩為紅花緑葉,即春幡,可以戴在頭上。
 ③尊俎:砧板。
 ④玉纖:如玉般的纖手。 擘:剖開。
 ⑤幽素:幽情素心。
 【評解】
 這首詞扣緊“除夜立春”,詠懷節日,更抒發懷人之情。
 上片寫傢人除夕守歲以及迎接新春之樂。剪紅裁緑,西窗添燭,笑聲鶯語,迎接新
 年。下片寫立春所用之春盤黃柑,曾是伊人置辦,如今春已歸來,而伊人不見,相思成
 夢,眼前惟有落梅成陣。全詞構思精巧,委婉含蓄,為古今讀者所稱賞。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 | 第一集 | 第二集 | 第三集 | 第四集 | 第五集 | 第六集 | 第七集 | 第八集 |  | 第九集 | 第十集 | 第十一集 | 第十二集 | 第十三集 | 第十四集 | 第十五集 | 第十六集 |  | 第十七集 | 第十八集 | 第十九集 | 第二十集 | 第二十一集 | 第二十二集 | 第二十三集 | 第二十四集 |  |  | 
 | 
 | 
|  |